发布时间:2010-12-15 18:30 | 来源:京华网 2010-12-13 | 查看:1209次
中国式慈善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我概括为四个字:“政社不分”。
我们看到中国的慈善往往是救急而不是救贫,遇到大灾大难时,富人、企业家的捐款比较多,而常态下平民百姓的参与不够。从统计数据来看,每年的慈善捐赠里,老百姓个人的捐赠不到30%,而美国这个比例能够占到70%。中国主要是靠富人、企业家大额的捐赠,这就和“政社不分”的特征有密切关系。
从主体角度来看,中国式慈善以官办慈善机构为主,比如,中国慈善会系统的会长基本上都是原民政部部长、副部长,地方慈善会也都是在民政局之中。大型公募基金会基本都是官办的。巨灾时往往只允许个别垄断性的慈善机构劝募。
从动员手段上看,中国式慈善的动员资源手段一般是通过运动式的行政劝募方式。政府发一个文件,我们就进行捐款,捐款时,首先还要看一下领导捐多少,一般不能比领导捐得多。
中国式慈善的客体动员的对象往往是企业和单位,政府官员最主要的是找当地的大企业,当地有100家企业,一家企业捐1万就是100万,一家捐10万就有1000万。动员个人比较难,成本高,动员企业却比较容易。
中国式慈善的资源使用相对集中,捐款主要集中由政府使用。汶川地震捐款,老百姓直接捐给政府;日常情况下,政府以及官办的公募基金会是接受捐款的主要主体,草根公益和社会组织筹资比例非常少。而在美国,如果NGO参与救灾花了钱,可以申请政府补贴。中国式慈善这种使用方式,导致了广大的民间公益组织能获得的善款资源非常有限,分布非常不平衡。
中国式慈善导致的最主要的后果即是:民间自发的有活力的慈善组织少、规模小;公益组织人才匮乏;官办慈善组织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公众、企业参与慈善不便捷;逼捐、索捐时有发生;不是快乐慈善,反而觉得慈善很累,没有一个很好的慈善文化。捐钱的,认为他是在作秀,不捐钱就说他为富不仁,在中国做慈善真的不容易。此外,还造成了慈善靠行政动员,而不是靠公信力的局面,民间慈善文化难以推广:捐款中缺乏日常小额捐赠,造成公益资金链不稳定。
中国式慈善发展到今天走到十字路口,一定要还慈善本来的面目——基于自觉、自愿的原则全民广泛参与的快乐利他行为。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邓国胜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