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期】于金盼:退役老兵守护英烈十八载(图)

发布时间:2022-09-11 18:31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1-08 | 查看:709次

于金盼,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沧州市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主任。于金盼2003年到冀中烈士陵园工作,工作中除了负责陵园的日常管理外,还承担着讲解工作。18年来,共接待参观人员160万人次,现场讲解1670余场。2020年7月荣获“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称号,2021年4月被推荐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于金盼作为冀中烈士陵园主任,除负责陵园的日常管理外,还承担着讲解工作。18年来,他共接待参观人员160万人次,现场讲解1670余场。

  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恒心

  俗话说“宾馆看服务,纪念馆看讲解”,可见讲解工作对于纪念馆的重要作用。对于讲解工作零基础的他来说,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首先要全面学习了解冀中革命历史。自2003年到冀中烈士陵园工作起,他便开始学习冀中的抗日历史,近年来,关于冀中抗日的书,他学习了108套、216本,每本书都至少看了两遍。在这里工作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经常和烈士们的后代打交道。2016年9月,原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之女俞慈声、原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之子吕彤羽、参谋长孙毅将军之子孙铮铮等10位革命后代,来到河间缅怀革命先辈,并参加纪念活动,他充分抓住机会,求得了《冀中一日》《冀中人民抗日战争文集》《百岁将军孙毅纪念集》等珍贵书籍,收集反映冀中抗战的事件、人物、历史沿革文章等300余篇。收到这些书籍文章后,他如获珍宝,一有时间便翻阅书籍,前前后后至少通读了四遍,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很多文章烂熟于心,做了16本笔记。但是,尽管学习了很多,讲解工作中仍不时出现被问倒的情况。记得2019年清明节,他为中小学生讲解,当讲到卢沟桥事变时,一个中学小女孩举手说,“老师,卢沟桥既不在边疆,又不是国界,还不跟日本相邻,为什么他们会在这挑起中日战争呢?”,当时他听后心中有点慌忙,感觉十分尴尬,脸立刻就红了,他没有回答出来。讲解结束后,他中午饭也没吃,赶紧查找历史资料,准确地还原了历史背景,并加进了日常的讲解中。他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永无止境,亦如逆水行舟,需永远保持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恒心。为了进一步掌握冀中的抗战史,他多次到北京各大书店、图书馆购买查阅有关书籍和历史资料,并利用工作之余,先后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华北烈士陵园、冀南烈士陵园等十几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学习讲解技巧、要点,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陈展方式,为讲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常怀一颗热情服务的真心

  该同志在陵园做讲解工作已经18年了,与其他行业的讲解工作不同,他讲解的是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他希望通过他的讲解,能够让大家牢记历史,牢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时常在想,作为一名军人,在和平年代,可能不需要他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依旧需要他们用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来守护他们的英烈,宣传他们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历史。

  多年来的讲解工作让他有了一个很深刻地认识,那就是讲解不仅要突出主题、准确真实,更要热情服务,付出真心,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记得去年,有一次快闭园的时候,一个坐着轮椅、腿部残疾的老人来到了陵园,想听听烈士们的事迹。当听到老人是自己手推着轮椅从乡下赶来的,他被老人感动了,便偷偷地将锁门的钥匙放进了兜里,亲自推着老人走进了纪念馆,并耐心细致地将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逐个向老人讲解。老人离开时,感动的掉下了眼泪,握住他的双手紧紧不放地说:“你讲得太好了,这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烈士们的故事。谢谢你。”他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应该这样做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清明节到国庆节是最忙碌的时候,平均每天三四场讲解,来自河间所属各单位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一批又一批参观人员赶来祭奠先烈,常常讲的口干舌燥,根本顾不上喝水休息,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随便扒拉两口戴上耳麦又投入到讲解中,全年共讲解近百场。

  2019年3月,瀛州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到冀中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时正赶上他持续咳嗽低烧,刚办理了住院手续。于是,上午讲解,下午再去医院输液,赶上参观人员多的时候,就把输液推到晚上。讲解工作不能中断,有时咳嗽上来连呼吸都困难,但是看到满院人群渴望的目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他心里想,老一辈革命家们都带伤打仗呢,这点病算啥,更何况又是一名军人,轻伤不下火线。每次讲解结束后响起的热烈掌声,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葆一颗尽忠职守的初心

  他把冀中烈士陵园当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多年来,他已经形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到陵园里检查一圈,然后打扫院子清理卫生,为一天的接待工作做准备。每天晚上睡觉前不到园里转一圈,就睡不着觉。陵园内植被较多,尤其是春季和秋季,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只有亲自检查才放心。记得200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气阴沉,大风夹着暴雨倾盆而下,街上的人们都往家赶,这个时候,他担心纪念馆有漏雨情况,于是急忙跑了回去,细心查看每个地方,守候了一个多小时雨停了,他才安心地回家,爱人生气地说:“人家下雨往家跑,你老往陵园跑”。

  是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亲情,陵园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9年的春节,他父亲因病,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本应守忠尽孝,可到了除夕夜,听着外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怎么也呆不下去。想到陵园的安全,自己的责任,打了个车,他又返回了陵园。凌晨一点多,周围烟花、爆竹渐渐平息,相对安全了,他才安心回家休息。18年来,他几乎每个除夕夜都在陵园坚守。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每年大年初一早晨,他都要挨个擦擦墓碑,扫扫地,让安葬在这里的507位烈士也过个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18载,一千余场讲解,表达着对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与尊重。

  2020年清明节前夕,协助河间电视台搞好网上祭祀活动,全市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

  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怀,来自于上级部门,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的帮助与支持。但他仍然感觉到距离上级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2021年,他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拓宽讲解范围,拓展教育形式。进学校,让学生们了解抗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励志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进社区,让社区居民共享今天和平幸福生活,邻里和睦,社会安定;进工厂,让企业职工接受烈士精神熏陶,爱国、创业、奋发有为,为河间做出自己应有的贯献!

  守护英灵,不改坚守初心,只要他还在这个岗位上,他就会继续坚守下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