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0 21:14 | 来源:新华网 2022 09/09 16:48:00 | 查看:3860次
新华社石家庄9月9日电 题:长城脚下,这对教师夫妻并肩守望
新华社记者杨帆
清晨薄雾退去,立于山脊的长城烽燧露出真容。山脚下的李家峪村鸡鸣声起,简单洗漱后,杨金陆和张海艳便开始各自忙碌。
这对教师夫妻,多年来扎根在河北长城脚下的小山村。新教师换了一批又一批,老教师退休了一个又一个,他们一直坚守岗位、以校为家,将人生最美的时光交付在这里。
牵手:他在她就来
2003年,张海艳从河北体育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一所乡镇中学教体育。在那里,她与早两年进校工作的杨金陆相识。
“我们俩老家离得不远,年龄相仿,有很多共同话题。”被问起年轻时的事情,张海艳总是会笑,总会低头。
结婚生子,顺风顺水。但2006年,迁西多所乡镇学校进行整合,杨金陆被调到更为偏远的李家峪小学工作,两人被迫分开。
9月7日,李家峪小学俯瞰(无人机照片)。受访单位提供
该村地处迁西县最西北角,到镇上10公里,穿山越桥要走很久。“因为交通不便,我回家很少,她一个人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杨金陆说。
那几年,夫妻俩总在琢磨如何才能团聚。
2013年9月,杨金陆升任李家峪小学教学主任。当时的校长想,让杨金陆做通妻子思想工作,调到李家峪小学任教,这样一举两得。
“还做啥思想工作啊,只要他在这,不管啥条件,我肯定来。”张海艳说。
扎根:总要有人留在这里
李家峪小学建于20世纪30年代,虽经过多次修缮,但前些年校舍仍然陈旧不堪。
“2015年学校改建前,校舍是瓦房木窗,操场坑坑洼洼,供暖靠捡柴火、烧煤炉。环境确实比较艰苦。”杨金陆说。
9月7日,杨金陆在给6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新华社记者杨帆 摄
有的年轻老师来看一眼就走了,有的干一个月就走了,很少有坚持过一年的,这让学校的师资力量极度匮乏。目前,算上校长一共8位老师,每个人工作任务都很重——比如张海艳,她是三年级的班主任,要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还要负责学校图书室的工作。
“孩子上初中后,我们一家回到离学校40里地的镇上居住。但为照看学校,会带着粮食、青菜、鸡蛋,周一到周五住校,周末回家。”杨金陆说。
学校老师田桂源告诉记者,该小学服务周边两个村子,经常有隔壁村孩子中午放学没人接,杨老师他俩会带着孩子吃饭、午睡,放学后他们常在村里入户家访,尤其关注家庭困难的孩子。
9月7日,张海艳在给3年级学生上体育课。付卫峥 摄
“孩子们很天真很可爱。总要有人留在这里,所以我们没走。”张海艳说。
无悔:选择了就得付出
九月上旬,当地进入板栗收获季,漫山遍野果实累累。杨金陆一家也迎来喜事——儿子今年考上了天津师范大学,和母亲大学时读的专业一样,体育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和陪伴上,夫妻是缺席的,这让他们觉得愧疚。
9月6日,杨金陆和张海艳在迁西县高速收费站口给儿子送行。受访者提供
“初中就让他住校了,一周接回家一次。高中到县城上学,有时候一个月才能见一次。”张海艳说,“这次他大学开学,我们挺想一起去天津的,但因工作关系没法成行,只能在高速口送一下。”
近年来,迁西县教育部门先后投资170余万元改建李家峪小学,对学校教室、操场、厕所、实验室进行改造提升。如今,这所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基本完备,校园环境优美整洁,教师队伍务实肯干,发展更添新气象。
“留在这里没有遗憾,学校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教孩子。”杨金陆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