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8 17:27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0-07-02 11:30:00 | 查看:830次
人民公仆,正是这般模样
——四川省脱贫攻坚一线共产党员群像素描
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帮扶干部梁晓彬深入基层体察村情民情。
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书记李君(左)和村民一起直播卖货。
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的四川,涌现出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肯吃苦、能干事的共产党员,他们或深入贫困地区驻村帮扶,或真情实意结对帮扶,或扎根家乡带领乡亲谋发展,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这些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共产党员的智慧和汗水。
他们是对党的事业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人民公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付出了超常努力,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扶贫赞歌。
践行使命
2019年4月20日15时10分,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珍因病倒在了为之奋斗三载的脱贫攻坚第一线。她生命的刻度,永远停留在了44岁。
扶贫期间,张珍把每一天的时间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刻也顾不上休息。就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还在关心103户贫困户的100万元扶贫资金落实了没有。
张珍在永安镇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捷报频传:永安镇成为全区唯一两个贫困村同时达标摘帽乡镇;提前一年完成95户贫困户226名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全镇641户建档贫困户1714名贫困群众全部退出贫困……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享受了党的好政策才参加工作当了干部,拿着国家的工资,就要为党干事,只要组织需要就必须无条件服从,苦点累点不算啥!”这是张珍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生命如炬。她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担当。
“白天要外出干活,晚上才能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社的群众会结束,往往就是凌晨一两点了,这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回到村里的住处后,用冷水迅速洗漱后躺在床上,还得想明天的事情。” 被派驻巴中市通江县火炬镇苟家坝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通江县信访局机关工会主席、县群众接待中心副主任丁强在日志中这样描述自己驻村扶贫的工作和生活。
扶贫期间,他总是无暇关心、辅导女儿的学习,也没有时间照顾患病卧床的母亲,就连父亲去世前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每天的忙碌,换来了苟家坝村的率先脱贫。
“身体好不好?”“环境卫生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峨眉山市水务局机关党委书记汪启亮自结对帮扶大为镇金村村罗永联和巨新村葛忠怀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每次入村,都像亲人一样对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实现脱贫出主意、想办法。
“作为一名基层帮扶干部,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将相关工作做好、抓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和义务。”汪启亮坦言。
杜洋、李健铭、姜萌、伍建平、甘兴伟、陈勇……在四川的脱贫攻坚一线,还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践行使命,沉下身子融入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勤勉实干
“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和群众打交道,真正管用的是真挚的感情。凡事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丁强曾深有体会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驻村后,丁强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村上,运用“三亲三带三本账”群众工作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9个社的486户农户,形成了“苟家坝村村情民意一本通”,这也成了他驻村最重要的“家当”。有了这些“家当”,他对全部贫困户进行了细化分类,挨个找出致贫致困的根源,详细制定了《苟家坝村脱贫攻坚规划》,勾勒出苟家坝村的美好蓝图。如今,他对全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底“了然于胸”“信手拈来”,乡亲们每每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唤他一声 “小丁书记”。
梁晓彬作为西南医科大学派驻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的帮扶干部,上任后,第一时间深入基层挨家挨户开展调查摸底,摸清贫困户家底,找准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定期回访。同时,发挥自身“高校下派、医疗系统”优势,组织专家教授团20人次到村开展巡回诊疗和义诊活动。此外,他还积极谋划全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制定了村五大支柱产业规划,有效地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想不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我们这个穷山沟会有这样的变化!”“自从杨书记来到我们村,给村里做了太多实事,大家的生活也更有奔头了。”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富家村的黎兴地作为一名老党员,对本村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喜在脸上。他口中的杨书记,就是中江县文旅局的下派干部杨宏辉。自他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富家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道路得到加宽,水利设施、住房条件、文体设施明显改善……
自2018年3月28日凃力任什邡市师古镇苏家桥村第一书记后,持续关注贫困群众所需所求,先后完成47户贫困户“五改三建”,为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提供了价值14万余元的农业生产资料,确保收入稳定。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8年的13750元提升到2019年的17300元。同时,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连续2年组织开展“最美脱贫户”和“慈孝家庭户”评选,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
峨眉山市大为镇楠香村第一书记郑鸿洋深知要实现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必须从产业着手;德阳中江仓山镇独楼村驻村第一书记苏磊采取“以购代扶”等举措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巴中市巴州区大茅坪镇白云村第一书记施元丞着力精准施策,抓党建夯基础、谋产业促发展,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人民公仆为人民,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事情大如天”,真心实意地解决好百姓关心的问题,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锐意创新
2017年4月,巴中市委宣传部派驻唐强到巴中市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任第一书记。这是巴山深处海拔1200米的山高沟深坡陡高寒边远的贫困村。在唐强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制定实施“强基础、兴产业、转民风”帮扶计划,踏遍群众的门槛,走遍村里的田坎,组织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村容村貌大变样。
“穷帽”虽摘,但一些村民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的村民相互攀比,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对此,唐强将塑造文明村风作为根治村民不良习俗的有效路径,他在小田村探索实施“乡村道德银行”积分制,通过“议、评、晒、奖”的办法,改变了给群众直接送钱送物的扶贫方式,搭建了良好的群众教育载体。全村形成了“学榜样、讲文明、当模范、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了村风民风大好转。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第一书记的任职时间只有两年,如何在这两年时间里,带出一支好队伍,留下一个好班子,是邻水县扶贫开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杜刚被选派到广安市邻水县石滓镇中城寨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就日日夜夜思考的问题。
要把村社队伍建设好,思想建设是关键。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带着村上的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增强理论自信,增强为民自觉。如今的中城寨正干群一心谋发展,铆足干劲创事业,奋力脱贫奔小康。
“我觉得要让视频带货持续火爆,产品的品质是前提。”在今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这样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在李君的带领下,岫云村借助“互联网+”助力农村新经济发展,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已突破25000元,并辐射带动周边村落180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功创建成为四川省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
在四川,还有无数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共产党员,他们践行着使命担当,尽己所能地发挥着光和热。
什么是使命担当?为人民服务是他们执着坚守的使命担当。这些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共产党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务实的行动,他们用奉献、坚守、责任、实干、创新,印证了一颗颗火热的初心,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记者 胡桂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