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他们在高原上行走10多年(图)

发布时间:2022-08-28 11:45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1-06-29 11:08:00 | 查看:448次

为了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群人,他们在高原上行走10多年

周青平(右)及团队在种质资源圃进行鉴定评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们的初心,是把科研成果留在牧民家

  ●培育的牧草品种,已成为退化草地治理的首选草种

  ●挖掘青藏高原牦牛种质资源,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昨晚入住汶川县城,居然每小时醒一次,今天赶到红原开展工作,竟然二次高反走不动路……”6月23日,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院长刘圆在朋友圈记录下与高反“再次重逢”的工作心情。她这次上高原,是为了一个医药防治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青藏高原研究院科研教学楼位于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南区,在这座楼内,设置有4个研究室,涵盖畜牧学、草学、生态学、民族药学等多个科学领域。从这里出发,向四川西北方向行驶,就能来到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青藏基地”)。

  成都与红原,相距400余公里,海拔差距近3000米,一边是高楼大厦林立,另一边是广阔草原。在10多年的时间内,有这样一支科研团队,他们往返于成都和红原之间,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草牧业生产等实际问题,再带回实验室探寻解决方案,最终把科研成果留在牧民家。他们就是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团队(以下简称“青研院”)。

  一个团队,“承包”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多领域

  “做科研,不可能单打独斗,平台建设至关重要。”西南民族大学钟金城教授是青研院的初创人员之一。他出生于云南,是哈尼族人,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还有触手可及的云朵是其成长的底色。

  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成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管理委员会,并选址红原建设基地,当时43岁的钟金城就是委员会的一员。一到红原,钟金城就被失眠、胸闷等高原反应“上了一课”,他立即意识到今后将长期在此类环境中工作,但这并未让他产生丝毫犹豫:眼前红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唤醒了他作为科研人员的“原始冲动”。

  招兵买马,是建设平台的第一步。钟金城告诉记者,成为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是该研究院的发展目标,所以从人员配备上一定是各个研究方向的“大咖”。

  20世纪60年代,周青平出生在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在一次合作项目中,和牛打交道的钟金城与和草打交道的周青平相遇。2012年底周青平加入青藏高原研究院,随后中科院地理所、寒旱所、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纷纷“加盟”。

  目前,青研院团队已有钟金城、周青平、刘圆、王长庭四名科研团队带头人,分别带领青藏高原畜牧业、牧草培育和草产品加工、民族医药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功能的保护与利用四大方向的研究团队,基本“承包”了青藏高原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耐住寂寞,用耕耘静待科研“花开”

  每到6月,红原气候的脾气便变得温顺起来,伴随云卷云舒,绿色的地毯缓缓铺开。每年此时,青研院团队便开始往返于成都和红原之间,七八月的黄金时期便驻扎在当地,前往青藏高原各个地区开展科研工作。

  “不在高原的人很少知道,牦牛对于青藏高原的牧民来说意味着什么。”钟金城表示,我国的牦牛占全世界牦牛总头数的95%以上,集中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山草地上,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这是一份漫长、细致且沉寂的工作。2010年起,钟金城团队去到青藏高原的各个区域,挖掘当地的牦牛种质资源,为抵达目的地,常常需要换乘几种交通工具,跑一趟就是小半个月。钟金城告诉记者,这个过程就像拼一幅拼图,其难点在于青藏高原不仅地域辽阔,并且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千差万别,牦牛种质的生存环境也各有不同,所以一定要找到每块拼图才能窥见全貌。

  这一走就是10多年。其间,钟金城研究团队挖掘出21个具有独特种质特征特性的牦牛群类,首次发现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改变了以前认为牦牛遗传多样性贫乏的观点,为后期开展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该团队主导的青藏高原牦牛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我们团队的科研成果都是急不来的。”在周青平的工作照片里,他大多戴着宽檐帽,身着冲锋衣,双手戴着厚厚的白手套,和当地的农夫没两样。他告诉记者,从野外采种、种植,到收割、打碾,再重新种植、收获,培育出一个新的牧草品种大概需要7至8年的时间,很多研究人员穷极一生也只能创制出为数不多的新牧草品种,等待自然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耐得住寂寞是做科研的基本要求,但尽快解决现实问题是其使命。

  2015年,在红原县一个叫瓦切的地方,1000多亩流动沙丘正吞噬着周边的天然草地,这深深刺痛周青平的心。为尽快培育出能防风固沙的草种,他带领团队走遍了四川的阿坝、甘孜,以及青海、甘肃等地的高寒草地,从野外选采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再带回红原基地牧草种质资源圃进行种植培育。

  草种的种植培育是怎样的过程?记者在西南民大的牧草分子育种实验室看到,该实验室的温度经过严格设置,从青藏高原各地区带回的牧草种子被放入一个个花盆中,不少研究人员在这里记录其每一个生长数据,再综合进行比对研究,最终生长态势良好的种子便会被选送到高原现实的生长环境中,再经历一次考验。然而,这个考验不仅仅对草种本身,也是对研究人员心智的磨炼。

  目前,牧草团队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的抗逆草种质资源2700余份,先后培育出了老芒麦、中华羊茅等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可达到有效防风固沙、提高植被盖度、改良土壤的作用,已成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治理的首选草种。

  不畏艰辛,他们都曾与死亡擦肩而过

  牦牛和抗逆草种质资源均是能耐寒耐冻即能抵抗高原残酷生存环境的生物。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青研院的团队精神有所相似。对于他们来说,“缺氧不缺精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红原海拔在3500米左右,特别是植被稀少的季节,氧气非常稀薄。今年59岁的周青平头发已微微发白,他坦言,每年刚上高原时,前几宿都睡不好觉,有时甚至都不敢睡觉,常常坐着到天明。但高原上的植物生长期很短,即使身体不适,也必须抓紧时间完成草种的选育工作。

  每年11月份后,高原地区便日日是漫天大雪,这为高原草地带来了极佳的保温效果和充足的水分,这将如何影响第二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产草量和生态功能呢?“雪越大越要上去。”为找到答案,王长庭团队“逆雪”而上,忍受着流鼻血、头疼等常人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

  在青研院团队的工作中,诸如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高反就像一个狡猾的“敌人”,长期同科研团队周旋,但却从未消磨掉他们工作的激情。

  “每次前往青藏基地及其他青藏高原地区前,不多给自己买份保险,都像对不起家人一样。”青藏高原研究院院长刘圆说。采访当天,她身着亮橘色的毛衣,搭配上波点的小丝巾,皮肤显得更加白皙。但工作中的刘圆,和其他青研院同事一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铁人”。

  据介绍,在一次返回红原基地的途中,刘圆的车辆原本平稳行驶在公路上,突然她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司机一个急刹车,瞬间地面飞扬起的尘土笼罩着整个车辆。“我当时就懵了,眼前的路也看不见了,甚至以为我们是不是被埋了。”但刘圆并没慌张,确认完同行学生的安全后,她便下车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原来,就在她们车辆刚刚行驶过的一瞬间,后面的山体发生了塌方。

  2019年夏天,一名老专家同刘圆前往卧龙进行民族药材资源普查,当时仅有两台越野车和已经有些年头的面包车,普查结束后他发了一条微博:“当我看到刘圆上了面包车的副驾驶室时,我明白她什么都没想,心里只有科研。”刘圆说,带学生外出调研、普查时常往返于高山峡谷之中,坐副驾驶已成为她的习惯。她表示,副驾位置是全车最危险的,而她是带学生的导师,只有坐副驾心里才踏实。

  “既然决定做这份工作,那这种风险就是必须去承担和面对的,没有什么好埋怨。”2016年,刘圆带领的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民族医药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100个科技扶贫典型案例,是四川省唯一入选团队。

  服务社会,把研究成果留在牧民家

  “周教授,你的种子我种下了,长得很好,请问还能带点种子来吗?”“周教授,我把草的照片发给你,帮我看看长得怎样吧。”……打开周青平的微信,一条条和牧民的聊天记录映入眼帘。

  要把科研成果留在牧民家,是青研院的初心。

  以周青平为例,草种选育成功后,团队都会第一时间向当地牧民推广。“这些草种耐寒、抗旱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牧民们种植后能为牲畜贮存更多饲草。”但新品种的推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周青平刚开始推广燕麦饲草时,牧民对种草养畜的做法充满了质疑。后来牧民们看到了成效,种植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在其助力下,牧民们圈窝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家畜缺草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不仅解决了草的问题,牛的产量也提了上去。由钟金城团队研究建立的“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农牧区耦合牦牛全年均衡出栏4218模式”在四川、西藏等地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为专家服务团成员,王长庭经常参与四川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安排的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当地需求相结合,和牧民深入交流,系统考察和总结牧民家的实验地的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在纵向横向上进行对比,为牧民提出养殖数量的建议以达到草畜平衡。

  转眼已到6月,青研院团队又赶赴红原基地。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他们一次次去到青藏高原地区?周青平说,才到红原去到牧民家中时,大家都因愁于生计而没多大能力来招待他们,而现在牧民们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这就是周青平还想去青藏高原的动力。“这是片神奇的土地,有独特的自然风貌,还有世代和草原共生的牧民,我永远去不够、看不尽。”王长庭说。

  主角名片

  青藏高原研究院是西南民族大学为了拓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空间而建立的以科研为主的教学单位。研究院围绕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人才培养,拥有青藏高原畜牧业、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青藏高原牧草培育及草产品加工、青藏高原民族医药等研究方向的几位学术带头人,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一批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科研项目24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等。(全媒体记者 邓翔沣)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