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忠:“雷锋式民兵”

发布时间:2022-08-23 11:28 | 来源:赣州文明网 2021-11-08 | 查看:2902次

他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优秀代表,成为全省人民的榜样;他处处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乡亲们称赞为“确是个诚心帮人的好青年”;他为抢救国家、集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英勇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就是龙南籍烈士张建忠。

  张建忠,1969年9月生于龙南桃江乡窑头村一个厚道诚实的农民家庭里。小学毕业前夕,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将来长大后,如果我能上战场,我一定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英勇顽强,不怕牲牺;如果我遇到歹徒破坏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我一定要像刘文学那样誓死保卫国家财产。决心一辈子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张建忠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1985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6年,张建忠虽未参军,但加入了民兵组织。

  张建忠不为名不为利,哪里需要帮助,他就出现在哪里。乡亲们都说:“建忠把好事做遍了桃江两岸。”有一次,蔬菜专业户张秋生的手扭伤并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妻子又分娩,母亲年迈干不得重活,一家人正为菜地摘下的菜没人挑进城去卖而发愁。张建忠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找上门对张秋生说:“你家送菜进城的活我包了。”整整一个月,张建忠每天一大早便把张家的蔬菜送进县城,无论天晴下雨从未间断,一直到张秋生病好能挑担为止。张建忠会木匠手艺,自己做了一辆大板车,被邻里乡亲称为“公用车”。只要有空,哪家都可以借用。张建忠常说:“我们是八十年代的青年,活着不能光为着自己。”他就是这么一个处处想着别人的人。

  1988年初,张建忠成为龙南民兵应急分队的一名战士。他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民兵的义务,曾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勇擒歹徒,多次奋不顾身参加扑火抢险,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这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窑头山“飞播林区”突然失火。火光就是命令!外出做木工刚回到家的张建忠,丢下手上的工具,顾不得擦一把脸,拿起柴刀飞快地向火场跑去。一到火场,他和赶来的群众开火界,断火路,挥舞树枝站在重要火线上扑打,从傍晚6点多一直战斗到深夜12点钟,忍着饥饿疲劳,与数百名乡、村干部和群众终于把山火扑灭。

  张建忠正义勇敢,只要见到坏人干坏事,他是看一件管一件。有一天,张建忠和堂弟二人来到县车站,准备去探望在外地工作的姑姑。排队买票时,他见一只手伸向一位年过五旬老人的上衣口袋。张建忠猛喝一声:“你干嘛!”大手像铁钳一样卡住这只手。歹徒想反抗,但一见身材高大强壮的张建忠,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便灰溜溜地走了。

  1989年5月20日以来,龙南遭受强台风影响,连降暴雨。从5月21日晚至22日,降雨量达167毫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之一桃江,河水陡涨,水位不断上升。桃江乡窑头村旁有一条铁索桥面临多年未遇的严重威胁。这座桥梁一旦被冲毁,隔江数千群众进城的交通便会中断,每天数万斤蔬菜也无法及时运进县城。此时,县人武部发出了组织民兵抗洪抢险的动员令。桃江铁索桥作为民兵抗洪抢险的重要目标,由张建忠所在应急分队担负起了看护重任。

  5月22日凌晨,大雨瓢泼,洪水每10分钟就涨高3厘米,横跨130多米宽河面的窑头铁索桥的桥板离水面只剩咫尺,随时有被洪水冲垮的危险。窑头村党支部、民兵营果断决定,把铺在铁索桥上价值万元的桥板抢运回来。一夜未合眼的张建忠刚躺下不久,又闻讯而起。这时,张建忠的母亲想到自家的鱼塘,忧虑地说:“建忠,家里的鱼塘也快被淹了,你还是去看鱼塘吧……”他边穿雨衣边回答:“鱼塘由姐夫和您先去看一下,我要先去桥头。”母亲又担心地说:“可你不太会水呀……”他答道:“妈,您放心,我会注意的。”说完,他拿起手电筒箭一般地向桥头奔去。

  张建忠一赶到桥头,就与村干部、民兵紧张有序地抢运桥板。他不顾危险,推着桥板来回奔跑。当抢运到第五趟正走向桥中间时,一股巨浪卷着一棵大树向他脚下的钢筋桥墩猛烈冲撞过来。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钢缆断裂,桥墩倒塌,桥面猛地向一侧倾倒。眨眼间,张建忠等10人被抛进了滚滚洪流之中,其他9位同志经过奋力自救游上了岸,张建忠却失踪了。不幸的消息传开后,桃江两岸100多个村民,打着手电,撑着雨伞,站在沿河两岸,乡亲们不断地呼唤着“建忠,建忠,建忠……”

  5月23日早晨,人们在离出事地点2公里的下游找到了张建忠的遗体。此时,他年仅19岁。12月6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作出决定,追授张建忠“雷锋式民兵”荣誉称号。12月14日,省有关领导向张建忠的家属颁发革命烈士光荣匾。张建忠用平凡、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自己日记中的一句话:“让忘我牺牲精神成为人生支柱。”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