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1 18: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2-03-28 | 查看:4153次
“我是来拿爱心面包的!”晚上9点,王祥云准时出现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一家蛋糕店。
王祥云和志愿者正在打包面包。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王祥云是温岭“火速志愿队”的队长,从2013年4月开始,这项由他发起的“爱心面包”微公益项目已持续了近9年,累计送出了90余万个爱心面包。
3000多个夜晚,王祥云和队员们奔波在城市夜色里,他们被誉为深夜里的“面包使者”。
3000多个日夜的接力
晚上9点不到,穿梭在温岭街头的车辆和行人逐渐稀疏,王祥云掐着点匆匆下了楼。他从手机里翻出爱心面包收集路线参考表,上面罗列着10多家面包店的打烊时间、地址和联系电话,最早的9点,最晚的11点。“我得掐准时间。”王祥云边走边说,“我们有过协议的,只在打烊的时间去拿,之前不会提前干扰店家的正常销售。”“面包放在那边了。”店员抬头,见是熟悉的红马甲,老朋友一样笑着打了声招呼,手一指一侧的橱柜。
王祥云和志愿者正在打包面包。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收面包也有讲究,那些夹了奶油和蔬菜的面包在热天容易变质,夏天志愿者们一般不收。为了让面包新鲜度更有保障,他们还筹集资金给几个“爱心面包”接受点购买了保鲜柜。同店员道了声“谢谢”,王祥云便立即赶往下一家店。同行的志愿者则在微信群里发了条信息“糕手25个”,“每一个面包的来源去路都要清楚。”司乎26个,托思卡纳40个,糖秋千1个……路灯下,“红马甲”脚步匆匆,爱心面包微信群的报数也不断更新。王祥云和志愿者跑完了6家面包店,先后收到100多个面包,车里飘满了面包的香味。接下来要奔赴终点站,面包第二天要给环卫工人当爱心早餐,要连夜送到交接的志愿者家中。车子停下,志愿者已经在小区门口等候,相互道了句“辛苦”,交接好面包,一晚上的“任务”便圆满结束了。从1到500的爱心汇聚“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装面包的专属布袋上,标语鲜明醒目。
王祥云拎着装满“爱心面包”的布袋。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这8个字就是当初发起这个项目的初衷。”在2013年的一场糕点义卖活动中,王祥云察觉很多面包店每天都会有卖剩的面包,为保证口感,一般不会再上架,弃之可惜,但又没合适的去处,由此造成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却鲜有人知。“于是,我萌发了将这些面包收走的念头,可以送去敬老院、儿童之家、建筑工地等,为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第二天的爱心早餐。这多好,一举两得。”王祥云一面盘算着,一面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愿意合作的商家。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这个项目。“万一吃出问题来,责任你负得起吗?”“每天晚上收面包,还要送,你能坚持下去不?”面对各种质疑,王祥云只是一笑而过,党员带头,大家伙儿一起埋头做事。如今,“爱心面包”在温岭家喻户晓,加盟的爱心商家从两三家扩展到十多家,参与的志愿者也从十来人增加到500多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8年多来,爱心面包服务的“版图”一再扩大,从最初仅限温岭城区,扩展到如今的城东、城西等乡镇街道,受益者包括环卫工人、启智学校学生、养老院老人、建筑工地工人以及通宵工作的保安、护工等。
笑容就是最好的回馈
翌日早上6点钟,在温岭街心公园,志愿者们早早“出摊”了。
不多久,“爱心早餐”小摊迎来了第一位“来客”。环卫工人吴民山来自河南,在温岭工作已经两年了,也是爱心面包的“老主顾”了。老吴一停下三轮车,志愿者便贴心地将面包和牛奶送了过去,熟稔地打招呼:“来了!”
“来了来了!每个礼拜都过来,下雨天你们也在,定点定时,风雨无阻,辛苦了!”老吴兴高采烈地接过来,当即便吃了起来。
公园里人声嘈杂起来,环卫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来,渐渐在小摊前排起了长队,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分发面包和鲜奶。
志愿者分发“爱心面包”。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这些年来,爱心面包帮助了很多人。“有一次我在送面包,得知有一个环卫女工,全家从河南来这边打工,一家4口人挤在一个10平米大的房间里,儿子因病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又得了肝癌,日子过得清苦。”王祥云回忆道。于是他就和队员们一起,经常借送“爱心面包”之名,到她家探望,送去生活用品以及现金,让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改善了许多。
在王祥云的努力下,爱心面包项目名声越来越大,不少面包店和志愿者也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加入。
正是在这种充满爱心的氛围里,温岭火速志愿队创造了一个纪录:除了疫情期间不得不“宅家”,活动开展8年多来,即便春节假期,也没有中断过一天,共送出90余万个爱心面包,累计节约社会资金700余万元,超12万人次受益,而这个记录仍在不断刷新着……(来源:浙江日报、钱江晚报)
2021年12月
王祥云入选“中国好人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