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3 17:36 | 来源:文山新闻网 2018-09-07 09:48 | 查看:6985次
石漠化治理【特约记者陈明凯 摄】
“西畴精神”是西畴县在扶贫工作中创造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西畴精神”了,刚巧,《人民日报》于2017年3月20日头版头条发表了“西畴精神”相关内容,我应许多读者文友的要求,重提“西畴精神”。
“亿年华盖木,喀斯特绿洲”是进入革命老区西畴县的第一印象。对西畴这个县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那时,我们村(在文山州丘北县)和周围几个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让出土地给西畴搬迁出来的人耕种。说实话,那时大家都瞧不起这些搬迁者,贬称他们是“老西畴婆”。在我们心目中,西畴是个蛮荒之地,西畴人都是懒汉。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倡导坚持打好扶贫攻坚战,西畴劳动人民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西畴精神”后,才使我改变了对西畴的看法。当然,西畴精神在报刊上和领导的“报告”中得知的多了,可从未亲眼目睹。西畴精神啊!我一直读着你、想着你、梦着你,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近你。直到1999年5月,在一个山花烂漫的日子里,文山州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西畴召开,才使我终偿凤愿。5月2日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去西畴的公路始终如羊肠一般弯曲,一路晃荡颠簸,考验着驾驶员,却带给我们这些外来者一份神秘,激起了想尽快靠近西畴的期望。
到了西畴,我才知道,西畴顽石雄踞,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北回归线直穿县城横贯县境造就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境内已发现有植物界“国宝”华盖木、桫椤、水杉等多种珍贵保护树种和药中之王“金线莲”等野生名贵中药材,还有东南亚面积最大的珍稀木兰园,云南第一大名鱼“西畴金线鲃”等稀有濒危动物。自古以来,西畴是走西串东、南来北往通商的衢道和国家抵卸外敌时屯兵蓄粮的要地。这里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彝族、蒙古等26万余人。西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在这里繁衍,古代越人曾在这里生息。这里有晚期智人“西畴人”遗址、蚌谷狮子山崖画、老街牛羊都司遗址、西畴茶马古道、老街牛羊太平桥、兴街保兴桥、一代奇人林开武、程强将军故居等等。西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曾被中国著名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原主席戴爱莲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东方迪斯科”。彝族花倮葫芦笙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族曲艺“渔鼓说唱”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畴还有一项世间顶尖级神奇传统节日——女子太阳节。它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等等。这些预示着西畴历史的古老。另外,我还了解到,解放以来,西畴除“西畴精神”外,还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那就是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中共西畴县委上报的关于《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一文,不仅编辑入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而且毛主席亲笔写了“按语”,西畴成了全国的典型。
后来在西畴的两天中,我知道了西畴精神的底蕴。西畴1506平方公里的面积由十万大山拱卫着,海拔平均1500米。这里集“老、少、边、穷、山、战”为一体的革命老区贫困县,严重的石漠化,石山区占国土面积的74%,“七分石头三分地,缺土又缺水”是对它最好的概括。这里最惹眼的确实要数石头了。最震撼心灵的是这些顽石堆积起来的大石山,这里是石头组成的世界,一块挤着一块,一片接着一片,一山连着一山。如峰如林的怪石,鬼斧神工,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自然天成,如千军万马列队。怪石组成的大石山,苍凉雄险,荒蛮大气,把西畴的自然个性展露得淋漓尽致。跃上山脊,可见峰峦云海,走入谷底,总有曲折小路,人在山顶山腰安家,地走七里八里不远,绕山绕水几十里,才发现出发的地方不过就在山对面。西畴是石的天,石的地,石的路,是当之无愧是个石的王国。据当地干部介绍,西畴山恶、土少、石头多,石头顽劣,栗禾呻吟,当时全县23万余人,人均仅有耕地0.8亩。曾经有一外国专家到西畴县蚌谷乡一个被当地比喻为“拉屎都不生蛆”的屙屎谷考察后,摸着山梁上的顽石说:“西畴县相当部分地区已失去人类生存的条件。”一时间,一些外地干部不安心,本地干部无信心,人民群众盼迁居。从此,一些耐不住苦的人,背井离乡搬迁到外地去了。搬出去的人,撒尿都不愿意朝西畴这方。小伙子找不到媳妇,成了家的媳妇跑了。然而,那搬出去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西畴人还是留下来了。生存环境的冷凉闭塞,弯弯山路的艰险难行,生产生活的落后贫困,使西畴人凝集了太多的沉重。于是,生活把西畴人推向了绝路,他们面对生活重新冷静地思考:不干不行,不干没有出路。祖先既然选择了这片土地,就一定有生路。向石头宣战,向石魔宣战!终于,“搬家不如搬石头”、“若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与其等着饿死,不如干着累死”……一句句铁骨铮铮的豪迈之声在干部群众中吼出。光喊口号不行,说干就干,于是,多少年,多少代,一直默默无闻躲在山旮旯里的西畴醒了,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蚌谷拉开了一场石破天惊勇斗顽石的恶战。为了打破外国专家的结论,西畴人别出心裁地把屙屎谷改为摸石谷。一时间,摸石谷千余人上阵,叮叮当当,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炸,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垒埂,用肩头一担一担地挑土来填。没有钱,没有炸药,他们用“火烧石”的土办法来开山。一个冬春过去,昔日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摸石谷山梁上,奇迹般地出现了道道石埂、石墙。西畴人硬是从石缝里造出1500亩“三保”台地,世间一片哗然。
站在摸石谷,听着摸石谷的传奇,你一定会想起昔日大寨人奋战狼窝掌的事来,你也一定会想起中国人民熟悉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来。一个德国地质专家到摸石谷考察时,耸耸肩,摇着头说:“No,No,No,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然而,就是在这“不可思议”的山梁上,西畴人硬是凭着一股“石性”使这方热土沸腾起来,并演出最具震撼力的脱贫大戏,让人不再敢小视。有了土地就有了生的希望,有了土地,脱贫不再是难事。1995年12月,云南省扶贫工作会议在文山州召开,时任省委书记和省长和志强及全体与会者到蚌谷摸石谷参观后,全被震撼了,并高度赞扬了西畴的扶贫路子是正确的,把西畴精神归纳为16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拼搏。”“西畴精神”从此名扬天下。
山里人崇拜大山,生成的就是这不倒的大山性格。扎根大地,屹立巍然,雄视万物,立地顶天。无声中奋起,坚持中屹立,攀高不止,高峰连绵。西畴人的精、气、神在大山中彰显。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石缝中求生存的西畴人,凭借着大山精神创造了土地的神话。有了土地,粮食够吃了,跑了的媳妇回来了,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现如今的西畴,大地一片葱茏,一条条耀眼的公路延伸到大山深处,一簇簇崭新整洁的新农村占领了石旮旯,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土地播种着希望,一首首发自内心的歌声响彻云霄……
在历史的长河中,顽石是阻挠过西畴的发展,然而也正是这些顽石铸成了西畴人终生的顽强和坚硬。不是吗?西畴人自落地的时候,顽石就给他们打上胎记,他们的性格都通过顽石的锻打而成。再经过云贵高原七月流火的烧冶,十二月风霜的锻炼,肌肤和魂魄都注入石性,永不可变。正是这石性,西畴人像大山一样信念坚定、执着,像大山一样扎实苦干、根基牢固傲然耸立,像大山一样不断进取、攀高不止、生生不息,像大山一样不逃避电闪雷鸣、勇于当担,历经风霜雪雨而巍然。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极大地鼓舞了贫困地区群众不甘落后、艰苦奋斗的苦干实干热情,拉开了文山改天换地的序幕。在那些激情燃烧的日子,在被称为地球“癌症”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西畴县蚌谷人民炸石造地、种土造地。他们先在石头上播种土壤,然后在浅浅的土壤里播洒种子,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西畴精神”。西畴人民用与天斗与地斗的伟大创举,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感天动地的篇章。
天山峭,秦岭唆,庐山奇,昆仑莽……而西畴的山,其特色就是硬,西畴人恨这硬石,但更神往硬石的峥嵘险峻,气象万千。他们向顽石宣战的第一炮是伟大的,这是大山打破沉寂的呐喊,这是岁月从昏然中清醒的举措,这是西畴人在经历了去意徘徊的迷惘之后直奔世纪主题的宣言。这是老山精神和延安精神在这里的延续;这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之精神所在。朋友,当你第一次闯入西畴,我敢说,你不会迷恋那里的奇峰异谷和流连翠屏,倒是那些在崎岖的山路上勇猛登攀,奋力达到光辉的顶点的西畴人,会赋予你深刻的内容,给你力量的启示。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需要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地方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地方精神。地方精神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神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一种一个地方各族人民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也是展示一个地方形象、引领地方发展的旗帜。这种精神是灵魂,是财富,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起到导向、凝集、激励的作用。
假如说西畴精神是一本书,那么,我再一次翻开它时,不由自主地以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态慨叹自己的浅薄。是的,要读懂西畴这部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巨卷,需要时间的穿凿和精神的反刍。
(朱法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