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30 21:06 |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2016-07-06 05:09:00 | 查看:1674次
浙江在线7月6日讯(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虞建萍 邱建平) 近日,记者在龙泉采访,听人说起一位做了一辈子好事的老人,他年轻时拼命打工赚钱,帮村里修了5座石桥和一条水泥路;他一生以打零工、种地维持生计,总是从牙缝中“抠”出每一分钱来做公益;他主动照料村里的“五保”老人10多年,直至他们相继去世……
精彩的故事吸引记者走进坑源底村,寻到他的家,记录下他的四件“傻事”。
六次裸捐,建桥又铺路
坑源底村山高路远,村民大多靠伐木维持生计,但是一座只有两根木头组成的“独木桥”成了困扰村里人的大麻烦。
“这座独木桥,碰到雨雪天,必须走得非常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村党支部书记邱利仁说,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没能力修座安全的桥。
1986年,邱利呈觉得自己终于攒够了钱,拿出所有的积蓄——5400元钱,要为村里修桥。在那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这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他请来师傅,拆掉独木桥,建起了他的第一座“爱心桥”——南边岭桥。
此后的20多年,从南边岭桥,到水碓头桥、垟头桥、下南边岭桥、垟头社桥,凡是有独木桥的地方,邱利呈都挤出每一分钱来修桥。随着5座“爱心桥”相继落成,老邱也成了两鬓花白的老人。
2004年,邱利呈又拿出省吃俭用省下的9000元钱,送到村干部手中,要求把村中破烂不堪的道路变成水泥路。村干部被感动了,从紧张的村集体资金中拿出1万多元,加上老邱的9000元,终于筹齐了工程款……
同样打工,只拿一半钱
说到邱利呈,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不仅是他造桥修路造福全村,更为他的人品点赞。几十年来,每逢农闲,老邱总是闲不住,四处寻找打工机会,帮人种香菇、木耳,上山砍毛竹……凡有村民忙不过来,他总是乐呵呵地前去打个短工。
在村里,老邱是最受欢迎的短工,因为别人的工钱是50元一天,而他只要20元至30元。“老邱干活很卖力,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力气比不上年轻人,工钱拿少一点也是应该的。”村支书邱利仁每每提到老邱总是竖起大拇指。
端屎端尿,赡养五保户
说起邱利呈的好,村里人总是滔滔不绝,但是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1984年,村里的五保户叶马福夫妇年老体弱,生活难以自理。老邱把两位老人从破旧的老房接到自己家,和他们一起吃住,像对亲生父母一样赡养他们。
他悉心照料着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老人瘫痪,在床上拉屎拉尿,恶臭熏人,他也不嫌弃,及时为老人更换衣服、清洗被单等。这一照料,就是十多年,直到两位老人相继离世。
自掏腰包,送出碾米机
坑源底是山区,村子也是依山而建。水稻收获的季节,许多村民家里没有碾米机,要挑着上百斤稻谷到别人家去碾米。老邱看在眼里,这事就上了他的心。
几年前,老邱用攒下的几千元钱,一口气买来4台碾米机,分别送给4个不同地点的村民。这样,乡亲们终于不用再挑着稻谷,从村头走向村尾去碾米了。一到丰收季节,老邱看着乡亲们用上了自己买的机器,总是乐呵呵地笑着。
20多年捐了3万多元,这个数额在许多人看来,并不算什么。但这钱,是老邱几十年来所有的积蓄。2015年6月,老邱入选“浙江好人榜”,2016年1月,他又获得“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提名奖。
记者手记:孤单好人,需要更多关爱
邱利呈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婆抚养成人。好不容易成家立室,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妻子竟离家出走。此后,老人没有再婚。一直以来,老邱的生活非常简朴,粗茶淡饭,连肉都舍不得吃。听村里的人说,他还常常就着砂糖配饭吃。
如今,老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他依然乐观。老邱说:“我还有3000元,是棺材本,但是有人要帮忙,我愿意全部拿出来。”
听完这些,记者有些哽咽。这个看似瘦弱的身躯,在我心里却如此高大,临行前,我问老邱,有没有什么心愿,老邱说没有。
有多少人可以倾尽所有,只为别人能过得更好?这样一个好人,如今年事已高,即便如此,他也不愿麻烦别人。尽管乡里、村里每年都给他送米送油,但这位年老孤独的好人还是需要更多的关爱,也许只是陪他说说话,给他做顿饭……如果你有想法,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浙里丽水”,跟我们取得联系,咱们一起携手帮帮老邱,让他度过更加温馨的晚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