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3图)

发布时间:2022-04-25 10:1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5日 05版 | 查看:700次



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拍摄的象群。新华社发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图为措普沟景区内拍摄的章德草原和扎金甲博神山。新华社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它们终于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并没有像野生动物园那样设置障拦墙,大象一家出门不会被拦住,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它是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以扎实行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

  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通过多年保护,我国境内的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至目前的300头左右。从这次象群北上经过的路径看,专家认为这些地方植物多样性丰富,森林成带成片,生态环境良好,为象群迁移提供了安全的通道和停歇休息的舒适空间,使得亚洲象北移成为可能。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020年9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时此刻,无数中国人正在以实际行动,守护着美丽的家园:云南白马雪山中,滇金丝猴正在林间自由腾跃,护猴员余建华穿梭于密林中守护着这些可爱的“雪山精灵”;几十年来,王明武一直在长江上“漂”着,只不过从摇船撒网的捕鱼人变成了驾船巡防的护鱼人;曾经是一片荒原的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瞭望员紧绷神经,守望着林海的安全……

  从南方到北方,从内陆到海滨,越来越多的珍禽猛兽和奇花异草开始回归,展现出自然之妙与生态之美——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黑冠长臂猿的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如今的五群35只。

  还记得去年“进村”的东北虎“完达山1号”吗?那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护并放归的野生东北虎。在吉林和黑龙江积极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后,“林深藏虎豹”的态势正在形成。

  世界屋脊,雪域高原,藏羚羊野外种群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至7万只恢复到现在的30万只左右,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为此将藏羚羊的保护级别从“濒危”降级为“近危”。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也取得显著成效,保护区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昆虫种类由478种增加到512种,鸟的种类由自然保护区初建时的187种增加到如今的370种。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202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时指出。

为珍稀濒危动植物打造“生命之舟”

  在中国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能够完成长距离野外迁徙的哺乳动物,不只有亚洲象。

  2013年11月6日,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两岁雌性大熊猫“张想”,在接受野化培训后,于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被放归自然。2016年4月,它通过拖乌山生态廊道向相邻的冶勒自然保护区移动,随后跨越108国道到达小相岭山系石灰窑大熊猫小种群区域。红外相机记录表明,“张想”成功完成两个相对独立局域种群间的迁徙,成为首只被发现跨保护区活动的放归大熊猫。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大熊猫种群保护,在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等方面实现突破,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日臻完善,人工圈养和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增长。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1至9月,我国共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32胎46只,圈养大熊猫总数达673只;1340只野生大熊猫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范围,占全国野外种群的71.89%;建立各级大熊猫类自然保护区67处,有效保护了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同时,持续推进大熊猫野外小种群复壮,成功放归人工繁育大熊猫11只。以上种种保护举措,使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在植物世界同样力度空前。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回归……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等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我国得到抢救性保护,部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尤其是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我国已建有近200个各级各类植物园,收集保存了2万多个物种,基本完成苏铁、棕榈和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

  在昆明北郊苍翠的密林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所在的四层楼房看上去很普通,但这里是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家园”。

  作为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目前已建立起一个由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自然保护区参与的种质资源采集网络,并制定了采集规范和标准,重点采集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等野生植物物种。“这里是种子的‘家’和‘生命之舟’,只要这里安全无恙,就足以让这些野生珍稀植物免遭灭绝的厄运。我们的目标是保存种质资源1.9万种、19万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李德铢告诉记者,他们会与世界上其他机构不定期交换备存种子,“这对全球种质资源的安全十分必要”。

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全新启程

  一趟奇幻旅行,让亚洲象和云南红土地不经意间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更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画卷上一朵绚丽的盛放之花。

  当前,人类站在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在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同时,也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

  2021年10月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和30多个国际机构、组织共计5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大会宣布了中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包括: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大会还通过《昆明宣言》,释放出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信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更加清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昆明出发,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开启全新篇章。站在新起点上,国际社会应携手同行,同心共建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

  让人欣喜的是,改变正在发生——

  距离昆明3000余公里,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与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合作,努力改善野生东北虎豹栖息地生态环境;

  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时,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表示计划逐步取消原木出口,同时开发太阳能、水利和地热能,以降低碳排放;

  在非洲萨赫勒地区,中国理念和技术元素已经深度融入非洲“绿色长城”工程建设……

  (本报记者 张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