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7 22:00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2年04月17日 第4版 | 查看:458次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新华社酒泉4月16日电(记者任军川、于嘉)当“太空三人组”离开地球时,大漠胡杨用翩飞的金叶为他们“饯行”。秋去春来,绿意萌发的戈壁梭梭喜迎他们归来。
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回到地球的怀抱。
当日破晓前,搜救队员已整装待发。东风着陆场周边各个点位,警卫人员部署到位。人们不时仰望天空,期待着,盼望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阵阵风声让戈壁滩显得更加寂静。不知过了多久,耳畔忽然响起直升机的轰鸣声。数分钟后,天空传来“嘭”的一声巨响。
“看见了!看见了!主降落伞打开了!”有人高声喊道。
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天空,只见红白相间的主降落伞吊挂着返回舱徐徐降落。
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在天空盘旋的直升机随之缓缓降落,地面分队的车辆也向着陆点疾驰而来。
万众瞩目下,返回舱舱门打开,医监医保人员上前与航天员交流。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出舱后表情轻松,挥手向大家致意。
警戒线外围,人们欢呼“欢迎回家”,并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拍照,定格这珍贵的历史瞬间。
参与着陆场外围保障工作的内蒙古额济纳旗边境管理大队政治教导员巴达日勒图说,能为国家航天事业出一份绵薄之力,感到无比光荣。
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牧民达布西拉图提前2天将放养的40多峰骆驼赶回圈中。“我们一直关注着三位航天员的动态。”达布西拉图说,“他们返回到离我家不太远的地方,我非常自豪。”
额济纳旗小学四年级学生杨惜彤一大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返回舱返回直播画面。“之前看‘天宫课堂’上的实验,觉得很神奇。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像王亚平阿姨一样,探索宇宙奥秘。”她说。
新华社酒泉4月16日电(记者米思源)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返回地面,全程仅用9个多小时,中国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家”。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设计师、神舟十三号回收试验队技术负责人彭华康介绍,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后,不仅航天员回程提速,整体舒适度也进一步提高。
快速返回模式,主要依靠减少飞船在轨绕地飞行圈数来实现。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后,需绕地飞行数圈后,择机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的是11圈返回模式,绕地飞行一圈约需1.5小时。”彭华康介绍,神舟十三号任务在保持主要项目不减少的基础上,对返回过程中的部分飞行事件进行压缩和合理裁剪,将以前需要在绕地飞行11圈内完成的飞行事件压缩到5圈完成。
返回时间的缩短,对着陆场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针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模式,东风着陆场反复推演不同情况下的搜救力量行动方案,做到正常情况有方案、异常情况有预案、极端情况有对策。”
据了解,我国今后的载人飞行任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将成为常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