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2 18:40 | 来源:甘肃文明网 2021/07/30 18:07 | 查看:487次
刘付付,男,出生于1964年,中共党员。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当乡张坪村人,于1980年担任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当乡张坪村卫生室村医的各项工作。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凭,简历上也只是个高中,可他却是在农村医疗战线上工作了40年的乡村医生,并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先后荣获2006年和2007年荣获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年度优秀乡村医生”;2017年中共漳县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民政局、县妇女联合会、县共青团漳县委员会、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县计划生育协会、漳县总工会和文化广播局“助老之星”,2018年全县卫生计生“先进工作者”,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第二届“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2020年第一批“漳县好人”,2020年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守土尽责,守望相助”先进个人。1980年高中刚毕业,对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浅山半干旱地区的家乡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家所在村人口一千二百余人,只有父亲一名乡村医生,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毅然选择了跟随父亲学医,做一名乡村医生。1983年父亲不幸去世,弟弟妹妹年龄幼小,母亲又体弱多病,身为长子的他,一家所有的担子全部落到了他一个人肩上,但他没有放弃村医这个神圣的职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而且工作认真,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白天既要给村民治病还要下地干农活,晚上还要看书总结经验,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2002年“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和乡村医生的责任感,积极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抗击“非典”。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对打工的返乡人员逐个排查,特别是在疫区务工的返乡人员,更认真、更仔细,确保全村不能遗漏一例发热病人。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自己购买消毒制剂和消毒器械,组织村民志愿者在村头路口,给过往的行人及车辆消毒和发放“非典”预防宣传资料,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13年漳县岷县7.22地震,为了防止疫情的发生,他给全乡镇村民免费煎制预防感冒和腹泻的中草药,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前来服用汤药,每天都在10付以上,从不向村民收取一分钱的费用。
今年正月初七下午,在入户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时,因下雪路面较滑,不慎摔倒,但他强忍疼痛,继续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工作。晚上他疼的一夜没有合眼,翻个身都非常困难。第二天,在儿子的强烈劝导下,他来到县中医院检查,在拍完片子后,被医生诊断为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医生强烈建议他住院治疗。儿子和儿媳也一再要求他住院治疗,他们说:“你的三根肋骨骨折,回去也不能做什么,你的身体也不好,还患有多种疾病,就住下治疗吧”。但是,刘付付说:“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干了40年的村医就这样躲在医院里实在不合适。”他坚决不住院,便苦口婆心的说服大家回了家,由儿子每天接送,依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继续投入到了疫情防控一线。有好心人人问他:“病毒传染的这么厉害,你让我们都待在家,你却跑来跑去,你就不害怕吗?更何况你的三根肋骨都骨折了,你更应该在家休息,况且上下班还要儿子接送。”他笑着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能够为全村群众的防护救治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也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幸。病毒我也怕,但是你做好防护,我做好防护,大家都做好防护,整个村子就安全了,我就不怕了。等疫情结束了,我就去家里好好养伤。”就这样,他吃着止疼药,强忍着疼痛,坚持每天督促返乡人员测量体温。经常与返乡人员聊天谈心,疏解他们心里压力,让他们安心在家,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公共卫生和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的需要,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还得自学电脑知识。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计算机完全不懂。他购买电脑知识教材,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全村257户人,1270个居民,都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4名,年年都要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96名高血压,16名糖尿病,7名精神病患者,都要按时上门随访,完成了0-3岁儿童、孕产妇、65岁老年人、慢性病、重症精神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对以上重点人群做到底数清,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筛选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肢残疾、精神残等慢性病人,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量血压制度,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
村民刘付哥是精准扶贫户,家中只有七十多岁的母亲和他过日子,而且母亲患有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又视力残疾,生活非常艰难。去年7月份,老人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家属放弃治疗,刘付付赶紧向刘付哥劝说,并将老人的两个女儿叫来,讲解党的扶贫政策:“现在扶贫政策非常好,住院是先诊疗后付费,还一站式报销,精准扶贫户的报销比例还高,自己也出不了多少钱,我也可以给你们联系上级医生,送到医院治疗几天老人的病情一定会好转的。”经过刘付付苦口婆心的劝说,儿女们终于同意对老人住院治疗。出院后,他进行跟踪随访,老人激动地握住他的双手热泪盈眶:“付付,这次要不是你,我可能活不了。”这是一农村患病老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声,也是对我们乡村医生工作的肯定,他百感交集,不知如何向老人回答。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心里一清二楚。行医40年来不忘初心,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