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甘肃好人”杨玲娣:情系妇幼写春秋 德“医”双馨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2-04-02 17:34 | 来源:甘肃文明网 2021/02/04 11:02 | 查看:372次

杨玲娣,女,汉族,1970年7月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妇产科主任医师,现任临夏州人民医院妇科主任。

  从医30年来,杨玲娣不忘从医初心、敬终如始,牢记医德教诲、敬业奉献,着力精湛医术、刻苦钻研,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深受患者和家属、医院同行的尊敬与认可。作为临夏州妇产学科带头人,杨玲娣年均诊治门诊病人5600人次、住院病人500人次,年均完成妇产科手术600多台次,抢救危重症病人200多人次,孕期保健检查400多名,接生500多名。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将临夏州妇产科疾病诊治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到了新的层面,缩短了临夏州妇产科诊疗水平与国内大医院的差距。

  初心不改、立志从医是杨玲娣的职业理想。出生军人家庭的杨玲娣,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父亲,从小就为她在心田上播下了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切的种子。父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独自承担沉重家务的母亲,疾病缠身,母亲的病痛时时敲打着杨玲娣的心,那时她就立志做一名大夫,给母亲和母亲一样的人治病。198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不顾亲友们的劝阻,毅然选择了临夏州卫生学校临床医疗专业。1990年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了临夏市人民医院助产士岗位。在医院这个最脏、最累、最苦,还有许多风险的岗位上,杨玲娣一干就是10年。有一次,她80多高龄的婆婆的便秘半个多月,她帮着用手掏,不行,她用温水为婆婆灌肠,情急之下竟用嘴含住导流管往肠子里吹气,猛然,粪粒喷泉般溅了她一脸一身!婆婆过意不去极其难为情,她笑嘻嘻地说:“阿娘,我在医院里经常被病人喷,习惯过了!”

  她的这种干一个岗位爱一个岗位、钻研一个岗位的习惯,为她日后成绩的取得打下了坚定的基础。2000年8月,杨玲娣以院内公认的医疗技术水准,从助产士成长为妇产科临床医师,成了科室的业务骨干。她到新岗位不久,就收治了一名产后胎盘残留失血性休克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经过10多个小时的抢救,仍然不见好转,部分医务人员束手无策,病人家属也已不抱希望了,但杨玲娣坚持不放弃,大胆调整抢救方案,组织力量精心救治,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次抢救成功的喜悦,使她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提高医术的重要性,也为她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坚定了信念。

  热爱本职、执着追求是杨玲娣的职业态度。杨玲娣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光有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为病人服务的本领。”刚刚参加工作,就发现医无止境,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水平也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就暗下决心,在工作中向老同学习,在工作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刻苦钻研,先后通过参加临床医疗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学历,通过成人高考,在职在兰州医学院取得了本科学历,还在兰大附属医院进修一年。在进修期间,凭着自己勤学苦练的求医态度,赢得了带教主任的肯定,经常带杨玲娣作重大手术,还让做主刀。一年的进修结束时,科室主任向院领导积极推荐,医院同意留在兰大附属医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杨玲娣毅然回到了临夏市医院。

  医者仁心、忠诚本职是杨玲娣的职业道德。2005年8月,已经小有名气的杨玲娣被调到临夏州人民医院工作。一天,妇科来了一位身体蜷缩成弓形,脸色焦黑、表情痛苦的女患者,手里攥着一张小纸条,打听“我就找这个手机号的杨大夫”。原来这是一位患重度子宫脱垂并膀胱膨出嵌顿的患者,曾跑遍多家医院就诊,均因病情疑难,治疗棘手被拒绝。如此复杂严重的病症,治疗难度和风险很大,按常规应该让患者转诊上级医院,可看到患者无助渴求的目光,她决定冒险一搏,哪怕声誉受损,经过详细诊断、广泛查阅资料、多方请教专家、多次病历讨论,最终制定了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特殊的体位,杨玲娣要半蹲着操作手术,不一会她那只因骨折还在康复中的左脚已经肿胀难耐了,为保证准确操作,她干脆跪在地上实施手术。2个小时过去了, 手术成功完成,取得满意的效果,病人转危。当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杨玲娣瘫坐在地上,麻木的双腿很久才恢复知觉。患者康复出院时,紧紧握住杨玲娣的手,哽咽着说:“感谢杨主任让我重新活过来了!”家属送来了写着“医者仁心”四个大字的牌匾,千恩万谢。

  不断创新、勇攀高峰是杨玲娣的职业追求。2009年12月,在担任了妇产科副主任,主管科室的业务工作开始,杨玲娣就瞄准国际国内妇产科学发展前沿,积极开展妇产科诊疗技术业务创新。在她的主持下,成功完成临夏州第一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第一例全阴道封闭术,第一例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及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等,在全省率先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腹直肌悬吊术,为临夏州腹腔镜微创治疗方面填补了多项空白,成为临夏州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并将新技术推广应用到临床,将临夏州妇产科疾病诊治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到了新的层面,缩短了临夏州妇产科诊疗水平与国内大医院的差距,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发表国家级论文十篇,《妇产科临床研究》专著一本。科研《硫酸镁改善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临床研究》《阴道顶骶棘韧带悬吊治疗全盆底脱垂》分获2007年和2010年临夏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7年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调整月经周期治疗辅助转盘》一项。2018年12月,她的妇科团队被临夏州工会于授予“临夏州示范性创新型班组”,次年4月又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创新型班组”。

  敬畏生命、忘我工作是杨玲娣的职业操守。杨玲娣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家人很理解她干的是“玩命”的工作,是性命攸关的天大事,可谓阴阳一线隔,生死瞬间定。所以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超时长工作成了常态。2019年2月19日,准备下夜班的杨玲娣又连着做了两大手术,晚上8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端起碗筷准备吃饭时,突然手机铃声响了,“杨老师,急诊科来了一位宫外孕,腹腔内大量出血的患者,需你主持抢救”。病情就是的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她迅速放下手中的碗筷,由丈夫开车以紧急集合的速度冲到医院,一路上电话指导调集抢救力量,一到医院飞一般奔向手术室,经过3小时抢救,凭着精湛的医术将病人从死亡线挽救回来。原本可以休息了,此时耳边又传来痛苦的呻吟声,又有一位卵巢囊肿扭转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顾不上饥饿的肚子,强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为患者实施手术解除了疼痛。

  无私付出、爱岗奉献是杨玲娣的职业价值。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然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杨玲娣身后却是默默付出的整个家庭。工作上的忙碌,让杨玲娣对家人无暇照顾。她自己也因常年加班吃饭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热一顿凉一顿”和休息不规律,得了严重的胃病。夜间接到重大抢救任务的电话时, 丈夫总是立即驾车送她去医院,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而丈夫只能默默在医院楼下车内等候,度过无数个夜晚。杨玲娣“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

  2019年12月,妇科主任的重担压在杨玲娣肩头,上任不久,又遭遇凶险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杨玲娣在第一时间按照上级部门总体要求和医院的具体部署,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开展了科室的消毒、外来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热孕产妇的会诊等工作,筛查、诊治发热病例,坚持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其他同志,特别是在整个春节期间“钉”在岗位上。在战“疫”中,展现出一幅“医警学”全家战“疫”的动人场景:妻子是妇科医生,坚守在医疗救治网的第一线;丈夫是公安交警,战斗在高速公路交通巡防控网的第一线;儿子是高三学生,遵守防疫规定,居家学习、备战高考。

  杨玲娣立足科室建设、学科医疗水平的提升、业务骨干的培养,注重言传身教,手把手传授技术,培养出了一批妇产科骨干力量。妇产科工作蒸蒸日上,她本人被临夏州人民医院评为优秀医生、优秀科主任。“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情。”杨玲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奉献的真谛,以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敬业的精神、良好的医德,展现了一名当代妇产科医生的风采。曾荣获临夏州2015年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五一劳动奖章,临夏州2016年巾帼建功标兵和妇幼健康工作先进个人,临夏州人民医院2016和2018年创新人才奖。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