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甘肃好人”段秀珍:无怨无悔照料一对残疾儿子和体弱多病的公婆(图)

发布时间:2022-03-27 19:08 | 来源:甘肃文明网 2019/11/25 08:11 | 查看:464次

  段秀珍,女,汉族,40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草川铺镇冯山村小学代课教师。

  她是一位母亲、是儿媳、是妻子,还是一名代课教师。多年来,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悉心照料一对残疾儿子,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热心支持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丈夫,把一个家打理的的井井有条,整个家庭到处都洋溢着温馨、和睦、幸福。这个幸福的家庭却有着很多不幸的故事,正是段秀珍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带动和感染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让一家六口能坚强地面对不幸,在不幸中幸福的生活。

  倾尽全力 悉心照料一对残疾儿子

  段秀珍2002年2月嫁给了在同一所小学任教的冯小会,志同道合的夫妻二人,在学校用心教育每一个孩子,在家同心同德孝顺父母,日子过的很甜蜜。2003年,大儿子陈宇出生了,刚出生的陈宇雪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人见人爱,一家人都沉浸在喜得贵子的幸福中,初为人母的段秀珍看着孩子长得很健康,产假一到她就正常上班了,把孩子交给公婆照顾。直到快接近3岁时,陈宇还不会说话,她便与丈夫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段秀珍伤心不已,医生诊断孩子是先天性耳聋,治愈的几率极小,但她不会放弃那极小的概率,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从此她就独自走上了为孩子治病的道路。为了不影响孩子语言能力,段秀珍向医生请教、四处搜集关于语言训练的资料,自己开始教儿子学说话,一个字、一个图形、一个口型、一个动作,在她的坚持努力下,渐渐的陈宇开始张口说话了,第一次从孩子嘴里蹦出一个“妈”字让段秀珍喜极而泣。幸运的是2006年7月依靠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给陈宇安装了人工电子耳蜗,同时又系统地接受了语言训练,3年后陈宇基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正所谓祸不单行,2009年小儿子陈鑫一出生在接受听力筛查的时候,医院就指出孩子听力不好,3个月后段秀珍带着孩子到西安进行系统的检查,同样的噩运又降临到了小儿子身上,面对这样的结果段秀珍也曾心生抱怨,抱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平,抱怨自己上辈子一定作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这辈子全部落到了孩子身上,为此她经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但她清醒地知道孩子的病耽误不起,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她又带着小儿子走上了求医之路。2013年,再次依靠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给小儿子安装了人工电子耳蜗,有了之前的经验,在接受治疗之后她立即开始孩子的语言训练,她利用早晚、周末一切空闲时间,一字一句地教孩子学说话,但由于家里资金有限,小儿子未能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至今9岁的陈鑫也就只能和家里人用语言交流,但是段秀珍始终不会放弃,她一定要把自己孩子先天的缺陷再后天补回来,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毫无怨言 侍候公婆安享晚年

  段秀珍的公公、婆婆均已年过70,体弱多病。段秀珍每天除了繁重的学校教学工作、照顾两个孩子外,还要照顾公公婆婆的生活起居。去年婆婆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无法下床,她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扶婆婆下地走路,帮婆婆按摩,喂水送饭,洗洗涮涮,从不厌烦。公公听力也十分差,往往一句话要说四五次才听得清,但他从不厌烦,一次次地说,知道公公听明白为止。公公婆婆逢人便夸:“有个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我家秀珍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心甘情愿 全心支持丈夫工作

  段秀珍的丈夫陈小会在草川铺镇九龙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丈夫是一个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事业心极强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多年来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县“教学新秀”“县园丁”等奖项,因此他也无暇顾及家庭,经常不在老人、孩子身边。段秀珍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把一个家打理的整洁、舒适,井井有条,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让两位老人安享晚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