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甘肃好人”郑占乾:用毕生心血呵护精神之树

发布时间:2022-03-27 18:06 | 来源:甘肃文明网 2021/09/30 18:09 | 查看:546次

“树,是茫茫戈壁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在甘肃交通行业、甘肃嘉峪关市,人们始终念念不忘一个人,他就是“八棵树精神”的缔造者,今年95岁的郑占乾老人。郑占乾1927年出生,1946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酒泉公路总段嘉峪关道班班长,安西公路管理段书记、段长,双塔农场场长,酒泉公路总段办公室主任、工程队书记、队长、政治处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曾获“甘肃省劳动模范”“全省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1988年退休。

  扎根戈壁,以赤诚之心创造出一种精神

  1952年的初春,远在祖国西北的新中国第一代养路工大军中,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养路工——郑占乾。为了阻挡风沙对公路的侵蚀,在茫茫戈壁的嘉峪关下,他在艰辛工作之余,带领职工和家属,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种下去。他的妻子有4个月的身孕,跪在地上,用舀饭勺子和大家一起挖坑种树。为了种活这些树,郑占乾自己和工友们在恶劣环境中,以生命换树命,最终有八棵树苗在一代代公路人的精心呵护下,不畏严寒酷暑,顽强成长,存活下来。春秋更替,几经沧桑,最终有了戈壁荒漠上的一片林海。八棵杨树,背靠祁连雪山,面对天下雄关,似公路守护者,如同公路人的魂魄,象征着公路人的精神!

  岁月蹉跎,斗转星移。以郑占乾栽种的“八棵树”为载体和象征,嘉峪关公路局提炼出了“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并先后被确立为嘉峪关市三大城市精神之一,甘肃的“两路”精神、新时代甘肃交通精神,“八棵树精神”被纳入中国交通运输精神谱系,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也不断丰富扩展。

  开出“天路”,以无我之志勇挑重担

  1955年,镜铁山发现铁矿,省道215线开建。它地处海拔3200米以上,全长84公里,被称之为“天路”,是酒钢和镜铁山矿区的唯一运输通道。

  为了修通这条“无人区”里的钢铁运输“生命线”,来自甘肃交通系统的近3000名养路工响应号召来到这里。郑占乾便是这条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怀揣对妻儿的牵挂,毅然决然踏上了这条伟大征程!镜铁山深厚的积雪和凛冽的寒风考验着每一个筑路工人。山口的大风,能吹落山崖上的石头,把牛羊吹入深深的峡谷。郑占乾和他的工友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干活、吃住,喝水就是在山里凿冰挖雪,化开了喝,一开始吃的只有炒面粉,就着冰块啃食充饥。夜里挤在帐篷里,身穿棉衣、头戴皮帽睡觉,第二天醒来,枕边和被头上全是冰。祁连冰山上修路,挖的时候都是冻土,实在没法挖,还得用骆驼驮炸药来爆破。不少人高原反应强烈,气喘、头疼、流鼻血,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拼了命也坚持施工干活。经过4个月时间的风餐露宿、日夜奋战,终于啃下了省道215线这块硬骨头。在这次大会战中,有无数名养路工负伤,几十名养路工因公殉职。经历的这场大会战的郑占乾,经受住了组织的严苛考验,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也在次年(1956年)郑占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公路战线上的中国共产党员!

  践行使命,以筑梦之魂甘为路石

  郑占乾的养路足迹踏及嘉峪关、安西、玉门、金塔、天祝等多地,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的公路生涯基本是在最艰苦的一线度过的,作为党员,有困难总是冲在最前,有工作总是身先士卒、模范带头。

  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干活,走时拿点馍馍,瓶子里灌点水,要是灌不上就等天下雨了才能喝点雨水。在还没有沥青路的时候,郑占乾和他的工友们养护的路段上铺的是砂砾、石头,车多了就会把石头压开,露出来底下的淌土,被车越压越深,他们就只能两人抬一个框,或者一个人挑两个框,挑石头再把坑垫住。一天下来,肩膀都被压烂了,脸上、身上都是土,肩膀压得生疼,手掌勒出深深的红印,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还是要坚持干。郑占乾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对家风家教的传承更是极为重视,老人曾这样说:“是公路孕育了我,别人说养孩子要成龙成凤,但我要求孩子先成人。要成人就是要有良心、要知足。”如今,郑占乾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已从公路战线上光荣退休,二儿子从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退休(父亲为酒钢建设修路养路,儿子为酒钢发展贡献力量),现在他的孙女接续父辈们的精神,继续在甘肃交通运输事业中奉献青春。这种传承是对自己所热爱事业的执着,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郑占乾的传奇故事和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所传承积淀下来的“八棵树精神”也得到了地方和行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弘扬,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了“八棵树精神”研讨会,对其精神内涵实质及在行业和现时代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广泛研讨,并对甘肃交通新时代行业精神取得了一致认同;嘉峪关地方政府将其确立为城市精神之一,在城市博物馆、社区、公园等进行宣传展示;中国交通报社将“八棵树精神”评为“政务事业类十佳文化品牌”,并在“八棵树精神”发源地嘉峪关举办文化品牌培训班,号召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同仁广泛学习“八棵树精神”;来自社会各界的文人墨客纷纷留下墨宝著作赞颂讴歌“八棵树精神”;甘肃公路博物馆开设专区展示“八棵树精神”;以“八棵树精神”为主题的情景剧、宣讲报告、党课、微视频、主题歌曲、纪录片等备受好评;当年郑占乾栽种“八棵树”的原址已保护修建成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并被嘉峪关地方政府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公路之美,美在精神!郑占乾从过去的筚路蓝缕走到现在的康庄大道,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几代交通人艰苦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我们确信,一代又一代的交通建设者们,将追寻着郑占乾的足迹,以“八棵树精神”为引,抓铁留痕、踏石留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