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山东人丨特教天使袁敬华:为了残疾娃,就算“疯狂”又有啥(2图)

发布时间:2021-12-16 21:22 | 来源:齐鲁晚报 2021年12月15日 10:40 | 查看:894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郭华春

在其他人看来,袁敬华一直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有人甚至说她“简直是疯了”。但也正是因为她的“疯狂”和坚持,才让她有了今天的成就。

从两个学生到七八百个学生,从土坯房到楼房,从农村到县城,袁敬华自己都没想到,若干年后,她能让人刮目相看,作为普通的夏津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逐渐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引领者,而这些,都是用经历过的难堪、窘迫、挣扎、崩溃换来的。

袁敬华与孩子们在操场做着游戏

要教聋哑孩子写字——

16岁的她第一次被人说疯了

1992年,16岁的袁敬华放弃了继续读书和在县城里安稳的工作,将两个聋哑孩子带回家,同时带来的还有一个让父母难以置信的决定:自己要教他们认字。“我父母当时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他们说我疯了。以前在村里,女孩子上个高中特别难,他们觉得应该走出农村,在县城有个工作,而不是教两个哑巴。”袁敬华说。

这两个聋哑孩子是姐妹俩,她们的年龄和袁敬华相差不多,一个12岁,一个13岁,决定教她们认字源于袁敬华的同情心。“我经常看到她们跟着其他孩子高高兴兴地跑去学校,到了学校,人家一关大门,两个人不能上学,就哭着回家了。”这一幕深深刺痛了袁敬华的心,她认为应该让她们体验到上学的快乐。

一间平时用来做饭的小土坯房,一张桌子,几个板凳,一个毫无经验的未成年老师,两个从未接受过教育的聋哑孩子,这就是夏津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

起初,袁敬华只是打算教姐妹俩认字,一次偶然,袁敬华观察到她们在玩耍打闹时,会发出声音。能发出声音,一定也能说话,抱着这样的想法,袁敬华决定教她们说话。“一开始也不懂怎么教,后来我对着镜子发现a、o、e的声带震动、口型都不一样,就让她们看口型、看舌头,摸着我的脖子,感受声带的震动。“并辅之以掐揉按摩的方法。由于一直摸着声带,一天下来,袁敬华的脖子都肿了;由于加以辅助训练的方法,姐妹俩声带口腔渐渐地放松了,“啊”“啊”“呀”“呀”逐渐练成了音节。半年后,姐妹俩说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话:“爸……爸……”“妈……妈……”

这个时候,还没有“康教结合”的概念。但姐妹俩开口说话就源于袁敬华所用的这种教学和训练相结合的特殊的“康教结合”的方法,这是一种自发的实践,却为特殊教育发展开启了一条新路。

让聋哑孩子说话,真的能成!一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采访报道。

与此同时,袁敬华的名字也开始在周围村庄“走红“,村民口耳相传,都知道山东夏津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有一所聋哑学校,不仅把聋哑孩子送来,其他凡普通学校不要的孩子都往她这里送,人们一个朴素的认识是:“她能把哑巴教得说话,还能教不好俺这孩子!”包括外省的一些家长也开始主动将孩子送来求学。

为了教聋哑孩子发声,袁敬华经常让孩子摸自己的脖子,感受声带的震动。

一封征婚启事——

21岁她又“疯”了一次

十八岁,花一样的年纪。袁敬华和一群聋哑孩子在一起,有名字,没人叫他们的名字,“哑巴”是孩子们的大名,袁敬华被称为“哑巴老师”。关上大门,是单纯快乐的世界,打开大门,就要面对村里的风言风语。孩子越来越多,袁敬华越来越愁,这么多学生,睡哪儿?吃什么?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了袁敬华的面前。

由于经济紧张,袁敬华养猪、卖血,用得来的钱买粮食、买课本。有一次,袁敬华正在喂猪,为了准点上课,匆匆忙忙地喂猪,一不小心掉进了粪坑,孩子们看到后用竹竿、铁锹将猪撵开,急忙把袁敬华救了上来。袁敬华突然崩溃了,实实在在地哭了一通。“我当时想要放弃了。”袁敬华回忆道。

看到这一情况,很多孩子连话都说不清楚,纷纷指着自己说是自己的错。袁敬华看到孩子们眼中透出惊恐和无措,还有那种对上学的期盼,她抹了抹眼泪,收拾好情绪,继续上课。

1997年,是袁敬华最困难的一年,这年她21岁。

40多个孩子吃住都在家里,土炕住不下,就住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桌子是课桌,吃饭的时候,就是餐桌,晚上,几张桌子一拼就是一张床。实在住不下,就再拿来几根竹竿,用塑料布在院子里搭帐篷。夏天还好,冬天帐篷里和室外一样冷。袁敬华就和孩子们抱来麦秸秆铺到地上,期望能温暖一些,但无济于事,寒冷包围着他们,连骨头缝里都是凉的,袁敬华第一次感到绝望。

“那个时候,真的是感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觉得他们应该像正常的孩子那样,有个暖和的宿舍,有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实在是不行了。”袁敬华说。

为此,袁敬华连夜写了一封征婚启事:无论你年纪多大,长相如何,只要你能给我和孩子们盖一所学校,我就嫁给你。她将征婚启事张贴出去,父亲知道了,骂她疯了,狠狠地打了她几巴掌。“我父亲要把孩子们撵走,东西都丢出去了,我和孩子们都跪下了。他觉得我怎么能卖自己,那是我让父亲最伤心的一次。”讲到这里,袁敬华哭了,她告诉记者,孩子是她的全部,当时一心想要一个学校,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幸福。

县里了解到这一情况,拿出来十几万元钱盖了20间房子,袁敬华和孩子们有了教室和宿舍,所有人都高兴得睡不着。

此后在多年的教育中,袁敬华意识到聋哑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说话,学文化,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康复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

袁敬华所做的一切,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97年的教师节那天,袁敬华上课时,意外地发现她的座位上有一个纸包,还有几张图画,孩子们神秘地笑着,她一层一层剥开包得厚厚的纸,里边是一块奶糖!在农村,糖是最好的零食,孩子们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她庆祝教师节。

借贷也要建楼办医院——

2013年她“再度疯狂”

  2002年,袁敬华将学校搬迁到县城,2012年学校再次搬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占地8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有听障、智障、脑瘫及多重残疾和孤独症儿童近800人,集教育与医疗康复为一体、特殊普通教育与特殊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

2012年,搬迁新校的时候,“康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已经摸索了20年,由听障学生扩充到多类别残疾学生,成效明显,深受欢迎。新校如何建?建设什么样的新校?袁敬华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个时候,一名脑瘫学生家长的遭遇坚定了袁敬华由“康教结合”迈向“医教结合”的信心。原来,这名患有脑瘫的学生,为了上学和做医疗康复游走于学校和医院之间,互相耽搁不说,常年往医院跑,花钱又多,还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一家人打工一年,也只能在医院待两三个月,脑瘫是个长期的治疗康复过程,不持续治疗就容易反弹,相当于白治疗。

办医院!新校规划建设了“康复楼”,“增加投入,借贷也要建楼办医院!”袁敬华又“疯狂”了一把。她力排众议,跑部门,找方法,终于在2013年5月办起经德州市卫生局批准设立的专门为残疾孩子服务的康复医院。

县级特殊义务教育学校举办附属医院,袁敬华又开了一个先例。这却是从“康教结合”迈向“医教结合“最为重要的一步,“康教结合”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开启了“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办学模式的新探索。

这是一条既顺应全国特殊教育发展大趋势,又独具特色的新路子。2016年7月,山东省残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计委提出并命名“夏津特教模式”,下发文件,要求全省残疾儿童去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2016年10月17日和11月8日,袁敬华先后应邀参加了民进中央召开的特殊教育研讨会和全国政协“重视特殊教育”双周协商座谈会,被指定专题介绍“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模式的实施情况。'

2020年学校被山东省残联评定为“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创新工作试点单位”,残疾儿童“康教融合”成为新起点,袁敬华开启由“康教结合”到“医教结合“再向“康教融合”迈进的新探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