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7 08:00 | 来源:汉江传媒网 2008-7-3 20:51: | 查看:9201次
(中国好人网配图)
10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有人用10年来坚持做一件善举,并且是顶着生活和家庭的重重压力来坚持,你是说他太傻,还是被他的“傻”所感动?
采访康根林的时候,记者一直被一种感动的情绪所包围,因为他的朴实,因为他的执著,也因为他执著背后的无奈。
康根林,48岁,原市面粉厂下岗工人。2月16日,记者在襄城区荆州街居委会见到了康根林。他是个瘦小的中年汉子,脸上刻着生活的印迹,话语不多。如果走在路上,你也许根本不会注意他。他的头上,却有一顶桂冠:襄樊市首位“无偿献血状元”。
偶然之举,走出十年献血路
走上献血之路,纯属偶然。
1997年5月8日,康根林去樊城办事,路经襄江商场时看见门前聚集了很多人。康根林挤进去一看,里面有一辆有“红十字”标识的车,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采血。
康根林曾多次看到有关献血的报道,亲历献血现场却是第一次。献血者那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场面让他热血沸腾,没有多想,康根林也挽起袖子加入了献血队伍。
第一次献血,康根林献了200毫升。看着带着自己体温的血汨汨流出,想着不久的将来它又将流入别人的体内治病救人,那一刻,康根林的心里颇有点激动。
回家之后的几天,康根林感觉身体一切正常,没有什么不舒服。他又仔细看了血站发的宣传资料,上面写的“经常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
于是,康根林决定,以后坚持经常献血。
他没想到,自己这一坚持会有十年之久,其中的艰辛还难以言说。
献血之路,走得很难很辛苦
从1997年到现在,康根林每年至少献血6次。
1998年,康根林被评为“襄樊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1999年,成为襄樊市“无偿献血状元”。
随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湖北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康根林因为献血而成为名人,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也是他所不愿意的。“献血时我没有想那么多,这纯粹是我个人的事,但有了这些荣誉事,有些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是想出风头,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朴实的汉子搓着手对记者说。
2000年,康根林从市面粉厂下岗了,工作没有了,他的献血工作却没有停止。
一直对康根林献血冷言冷语的妻子发火了:“自己的生活没着落,还有心思去献血!”家里所有的开支靠妻子一个人的工资来支持,对妻子的怒火,康根林理解,并表示歉疚,但他却坚守自己的底线:一边四处奔波打短工努力挣钱,一边定时去献血。
2004年的一天,康根林在米公社区找到一份照顾病人的工作,约好第二天8点准时和雇主见面。他回家跟妻子一说,妻子也高兴得很,40多岁的人了,没有一技之长,找个工作很不容易呢。
没想到当晚市中心血站因为血库的血量告急,打电话通知他第二天去献血。怎么办?康根林觉得既然血站打电话来说血量不足,那献血应该比自己挣钱更重要,第二天一大早他出门就直接去了血站。
中午回来,妻子满怀期待地问他工作的情况,康根林实话实说,妻子气得和他大吵了一场。
这样因为献血丢了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的事,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
扛着生活的重负和家人、亲友的反对,康根林在献血的路上艰难前行。
坚持献血,让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从1997年到现在,康根林已经献血28300毫升,相当于6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
2004年,得知血小板的需求量更大时,康根林又开始专门献血小板。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康根林每次献血后的营养品就是血站发的一盒牛奶。
2008年2月16日,记者在康根林家采访时,看着他的厚厚一摞国家级、省级献血获奖证书,忍不住问道:“得了这么多奖,有没有物质和现金奖励?”
康根林坦言,没有。他说:“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压力太大,也曾想到放弃。”
之所以没有放弃,是因为康根林在那个时候通过共青团市委加入了中国志愿者组织。
“中国志愿者的口号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几个词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体会其意义。”康根林说。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康根林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到一些地方灾情严重后,硬是从十分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了400元捐给灾区;非典期间,康根林还积极参加到“防非”志愿者队伍中;平时,康根林还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巡逻,小区里助人为乐的活动也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康根林在志愿活动中也做得非常出色,2003年获全市最佳防非青年志愿者称号、2003年12月获襄樊市维护社会治安青年志愿者‘筑城’行动先进个人称号……
康根林的日子过得简单,却精彩。“从这个意义上,我应该感谢献血,是它,让我平凡的生活有了不平凡的过法。”康根林说。
采访结束时,康根林对记者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献血到55周岁(国家规定的献血最高年限)。(作者:李静)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