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新传——张建国回乡率众致富的故事(图)

发布时间:2010-10-11 00:19 | 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 2010年08月01日 08:14:52 | 查看:4578次

  张建国(中)和帮扶工作组、村两委班子成员查看核桃林工程

  31年前,张建国走出太岳大山,投身绿色军营,在南疆边陲守卫26年。

  5年前,身为正团职干部的他为国分忧,放弃安置机会,与妻子一起选择留在广州自主创业。

  两年前,已在商场上小有成就的他,在许多人纷纷离村进城发展的潮流中,作出令人意外的选择——把红火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告别了繁华都市,只身回到大山深处魂牵梦萦的村庄,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挑起新农村建设的重担……

  因为他的回乡,昔日一盘散沙的村子发生了可喜变化——甘甜的自来水哗哗流进家里,平坦的道路在村子四周环绕,村委会有了崭新的办公室,核桃林、养殖园和双孢菇养殖等致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贫困的"疙瘩"正慢慢解开,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应邀返乡

  “不为谋利、不为谋官,是为报答乡亲们的恩情,让咱村改天换地!”

  ——主人公语

  2007年,离开军营的张建国,有了更多时间陪伴老父亲。这年8月,他特意陪82岁的老父亲回到家乡东下庄村消暑,弥补多年没在床前尽孝的缺憾。

  村里住了一段日子,张建国体验到了返乡乐趣,但他的心情并不舒展:山外世界日新月异,可村里和自己当兵走时差不多,吃水艰难,房屋破旧。一亩地年收入二三百元,除此之外,乡亲们再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张建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年,他发动自家兄弟姐妹和好友,出资1.45万元成立互助协会,资助娃娃们上学,给村里老人祝寿。张建国和互助协会的事,引起了贺家庄乡领导的关注。乡领导于是产生了邀张建国回村任党支书的想法,多次和他商量。

  回还是不回,张建国一时难以选择。他征求老父亲和妻子意见,老父亲说:“你爷爷奶奶打日本人时就在村里牺牲,文革时咱家下放回村,乡亲们没给咱白眼看。你入党28年了,既然有能力帮助乡亲,就不该忘本。”深明大义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把生意上的事全部承揽下来,减少了他回村的后顾之忧。

  次年4月,经贺家庄乡党委提名,东下庄村11名党员选举张建国担任村党支书,结束了村里多年选不出村党支书的混乱状态。其后,张建国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任职会上,张建国深情地说:“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咱村一位大娘偷偷把一碗面放在我家门口。30年啦,我还记得这碗面。我回村不为谋利、不为当官,是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恩情,誓让咱村改天换地!”

  这一年,他47岁。曾经的正团职干部当了“村官”,一时成为当地的重大新闻。但人们对他并不抱多大希望,乡领导则希望:“你一年待半年就成,把村子稳住就好。”

  ●烧三把火

  “踏踏实实,为乡亲们办两三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主人公语

  东下庄村实在是个“偏穷散乱”的村子:村里170口人,一多半外出务工,50岁以下的村民只有1位;集体账上没一分钱;吃水不便,交通困难;

  全村人守着几百亩旱地,没有一个致富项目。

  困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在军营里锤炼过的张建国只有一个朴素想法:“踏踏实实,为乡亲们办两三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回村后的 “第一把火”,张建国就“烧”在解决吃水难上。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问题,村委在高坡上修了一座水池,把沟里的泉水泵上来,通过管道流进住户。后来,村民们迁到坡上,房子比水池还高,村民吃水就得挑。对于村里老人们来说,挑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张建国拿出13万元积蓄,找施工队勘探后,在村委会院子里修了新水池,装上水泵,和原有水管接通。甜甜的自来水流进家里,滋润了乡亲们的心。大家说:“你是真心回村办事,不是来图名的!”

  新修10里环村路,是张建国的“第二把火”。

  村里多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送肥、收庄稼,全靠人背牛驮。因为没路,沟里的200亩地能看不能种。张建国再次拿出40多万元积蓄,又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了60万元,基本筹齐了修路钱。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村民们对此热情并不高,有的怕占地,有的不想参加义务劳动,还有人说:“别修路了,有钱干脆给我们盖房子算啦。”

   说了不少好话,讲了许多道理。张建国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乡亲们。大家说:“人家从广州回来垫钱为咱修路,咱干点活、让点地,还不应该?”一年后,一条宽5米、长10里的土路环绕在村子四周,连接起了村里所有耕地。张建国又垫资7万元,买回750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为村里提供耕种播收服务。这一手笔,让耕牛下了岗,人解放出来,全村步入农业机械化时代。

   还有“第三把火”。

  东下庄村要发展,村党组织建设是关键。“第三把火”就从抓阵地、抓班子建设入手。张建国出资20余万元把村委会毛坯房粉刷一新,安装了暖气,添置了办公桌凳,买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让“两委”班子有了落脚地。他还和“两委”成员制定了议事规则,成立村民理财小组,建立开会制度。濒临瘫痪的村组织又有了生气。

  回村一年多,张建国垫付100多万解决乡亲们吃水难、行路难,让瘫痪的村组织正常运转,他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老党支书张铁虎说:“村里一年的变化,比我当党支书10年还大!”乡长李峥嵘到村里检查工作时十分感慨:“没想到你自己掏了这么多钱,没想到动静这么大!”

   ●绘出蓝图

  “这是咱村致富的希望,不论有多少困难,我下决心一定干成!”

——主人公语

  多贫穷困苦,少致富门路,是压在东下庄人心头多年的愁疙瘩。

  回村后,张建国一直苦苦思索,乡亲们如何在4200亩黄土地上脱贫。他带领村民到临村李家庄“千亩核桃林”取经,自己掏钱和4位村民到陕西参观农业博览会,组织30位村民到曲沃磨盘岭学习。

  参观学习中,发展脉络渐渐明朗:东下庄村也要建核桃林,还要栽培双孢菇、养殖肉鸡、开发矿泉水……走生态观光农业的路子。

  500亩核桃林是迈出发展的第一步。但核桃林工程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300万元资金;二是小块土地整合,方便灌溉,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了筹钱,他找到尧都区区委书记薛愿兵寻求帮助。薛愿兵听了他的经历,肯定地说:“不要组织安排,不恋大都市,掏钱为家乡办事,难能可贵,区里大力支持你。”

  300万元资金有了着落,张建国欣喜万分。他和村干部分头上门动员群众时,许多乡亲想不通,有的担心土地被收走,有的不愿迁祖坟,有的嫌补偿少……

   张建国感到从未有过的憋屈。那天晚上,他和村干部开会时,泪打眼眶:“这是咱村致富的希望,不论有多少困难,我下决心一定要干成!”50多岁的张铁虎也忍不住涌出泪花:“我们听你的,跟你干!”会开到深夜12点多,解决困难的思路逐渐捋清。

  在张建国多方奔走下,尧都区委很快从乡政府、农林局抽调6人组成帮扶工作组,并以组织部名义派驻村里帮扶。张建国和工作组挨家挨户解释土地政策,计算核桃树收入,还以县委名义担保土地政策不变。两个月后,涉及土地整合的26户村民,打消了思想顾虑。

  盛夏之际,爬上村边700米高的北疙瘩山,核桃林工地上七八辆铲车铲臂挥舞,拉土车繁忙往来。张建国兴致勃勃地说:“核桃树进入丰产期,乡亲们就有了绿色银行,人均年收入至少七八千。”

  一步一个脚印,东下庄村的发展蓝图逐渐由纸上落到地上--全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成立了旅游公司,推进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北疙瘩山下破土动工掏了50个窑洞,准备生产食用菌;新建200亩的现代化养殖园;引进外商开发山沟泉水和花岗岩石;建起示范养鸡场,已吸引两位年轻人回村创业……

  短短两年,东下庄村从落后村到先进村,从难管村到模范村,张建国的辛苦付出终于换来回报。

  7月22日,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爬上东下庄村的山梁梁,在核桃林地找到了张建国。鞋面挂着土、裤腿沾着泥的他深情地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看到乡亲们因生活穷困而茫然时,看到他们想致富却没门路而绝望时,我就想带领他们好好干一番,不相信趟不出一条富裕路!”(赵向南 郭冬旭)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