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袭来,豫北多个乡村受灾—— “空心村”大救援

发布时间:2021-07-28 13:0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7月28日 01 版 | 查看:656次

“卫河决堤了!决口在变宽,你们赶紧转移!”7月22日晚上9点多,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新镇镇党委委员戴路人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当时,他刚刚将1000多名村民转移到该镇大蒋村的新北学校,其中包括一两百名行动不便的老人,而当时能参与组织群众转移的只有10个人。

  当晚,强降雨带从郑州向北移动,河南省鹤壁、新乡等多地遭遇强降雨,豫北多个乡村受灾。这些村子多是以老人儿童为主的“空心村”,洪水猛然而至,一场场围绕“空心村”的救援行动在展开。

  连夜转移来不及了

  “连夜转移是来不及了。”情势危急,来不及多想,戴路人赶紧通知所有人:“上二楼!”当晚,新镇镇的大多数村镇干部都守在卫河堤坝上,当时留在新北学校安置点的只有6名村镇干部和4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忙着转移老人小孩,浑身都湿透了。

  戴路人还通知安置点一楼的临时厨房赶紧蒸馒头,“如果转移来不及,被洪水困住了,也不至于饿肚子”。

  那一晚,卫河新镇段决口被越冲越大,汹涌的洪水冲向彭村、大蒋村等多个村庄,水位持续上涨。据了解,浚县设有长洪渠、柳位坡、共渠西等多个蓄滞洪区,而卫河决堤口所在的彭村等10多个村庄并不在蓄滞洪区范围内,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做好转移的准备。尤其彭村距离卫河决堤口只有一里地,是此次洪灾中浚县被冲击最严重的村庄之一。

  19岁的新乡学院大学生戴镇璟也在新北学校转移群众。作为新镇本地人,她趁着暑假回乡实习,这是来实习报到的第二天。她记得,那晚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眼中都流露出了惊慌和恐惧。当晚,同样来实习的3名男生把这些老人从新北学校的一楼背上二楼的安全位置。

  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大蒋村低洼地带的水位已经没过膝盖,仅1小时后就没过了大腿根部。浚县紧急调动20多辆大巴车,从县城赶来转运被洪水围困在新北学校的群众。现场仍然不断有洪水涌入学校,大学生志愿者和村干部手拉着手,组成人墙以维持秩序。

  “等转移出去才感到后怕,看到来救援的部队,俺们的心一下子放下来了。”戴镇璟说。目前,彭村、大蒋村等村的1600多名受灾群众,已被安全转移到浚县科达中学。

  “我们来背你们出去”

  相比下游的浚县,处于上游的新乡卫辉市的情况更为复杂严峻。同样流经卫辉市的卫河与共产主义渠同时出现险情。7月22日,共产主义渠卫辉市顿坊店乡牛场桥河段,因连降暴雨,周边村庄部分群众被困。

  7月23日,在卫河与共产主义渠中间的河堤上,顿坊店乡副乡长王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该乡21个行政村全部被洪水淹没,尤其是靠近共产主义渠一侧的前稻香村、后稻香村和清水河村情况更为严重,这几个村子以前“从来没被淹过”。

  汛情发生后,王蕾就很少有时间休息了,7月23日下午,她又跟着救灾部队乘坐搜救艇去村里寻找最后一批被困群众。她说,刚开始洪水很急,民间救援队的第一艘船出发后,经过两个小时才搜救出一个村民,搜救难度非常大,而且效率不高。

  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安能集团的专业救援人员迅速赶来。7月22日凌晨,第83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派出300余名官兵,分别在共产主义渠与卫河的交界处、东孟姜女河两地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同一天,第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接到上级命令,出动306名官兵奔赴顿坊店乡开展救援,转移受困群众。

  “他们一来,效率就高多了,绝大部分受困群众都已安全转移。”王蕾说。

  23日下午,记者跟随抢险救援的部队官兵在前稻香村搜救最后一批被困村民。59岁的司更亮一家仍然没有撤离,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邻居老人,他和老伴留了下来。这些天,村里停水停电,他们用家里的方便面和水塔里剩余的水维持生活,直到救援人员靠着邻居家孩子的呼声才找到了他们。

  在他家对面,68岁的邻居田江熙和偏瘫的老伴也尚未撤离。“我们两家都没走,留下来彼此有个照应。”司更亮说。田江熙则觉得,自家房子地势比较高,洪水还没淹进房间,储水罐的饮用水也能用上几天,准备在家坚守,等待洪水退去。

  “这样肯定不行!我们来背你们出去。”前来救援的部队官兵说。经过屡次劝说,当天下午,被困在洪水中的3家人被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

  “看着救援队进村,感觉自己终于安全了”

  在卫河上游支流的大沙河边,辉县市峪河镇穆家营村也在7月23日凌晨发出求救信息:“村里水浅处超过1.2米,深处3米以上。”幸运的是,几个小时后大部分村民都等到了救援。

  “但是当时村里还有人不愿离开,穷家难舍,我们还得接着劝。”接受记者采访时,村民岳学杰仍在村里自发组织的救援队里,试图带出所有受灾群众。

  同村的村民穆雪岩则同大部队一起,乘着救援队员的冲锋艇在晨光中离开了被水淹没的家。她记得第一批救援队员来得很快,首先带走的是村里的老人和小孩。“至少来了三四批救援,最开始还有些不是政府派来的专业救援队,都是自愿过来的志愿者。”穆雪岩很庆幸,7月22日晚她留在了两层楼的新房子里,而不是老平房。

  当晚,一向风平浪静的卫河与大沙河水位持续上涨,开始出现漫堤。一楼的水位最高爬到了她的大腿根部。房子的二楼有张小床,母子三人挤在一起。第二天清晨,听到外面有人在高呼救援队来了,她就赶紧跑出了家门。“我是看着救援队进村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终于安全了。”

  她家还有一条“非常懂事的小狗”,撤离前,她特意把头天中午做的饭和早上摊的饼都留在了老平房。“它自己会游泳,也认识家里的路。希望它能保住命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李若一 实习生 肖玥 曹靖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