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9 09:10 | 来源:辽沈晚报 2021年6月28日 07版 | 查看:1578次
王亮不但手艺精湛,人品也好,找他理发的人络绎不绝。本稿图片由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王亮和他的员工都是盛京义勇的参与者。
“最美盛京义勇”②
做一件好事,许多人都能做到,但是一件好事坚持做了14年,恐怕并不容易,而王亮做到了,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辈子坚持干好一件事”。
王亮是沈阳铁西公安分局兴工派出所发展的第一批“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是该派出所辖区内一家发廊的老板。从这家发廊开业至今的14年里,王亮一直坚持一件事,就是为附近社区的高龄老人免费理发。如果老人腿脚不便,不能到店,王亮就会带齐工具上门服务。
免费为老人理发14年
6月26日下午,与其他追求时尚,拿捏着“国际范儿”的理发店不同,王亮的理发店内工作人员全都穿着带有“盛京义勇”字样的红马甲。然而,每个人脸上带着笑容,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大爷,这一晃一个月没来了?”住在附近的王大爷刚刚坐在理发椅上,王亮为他围好围裙,然后手中理发剪刀开始飞舞起来,“病了,这不刚出院就来了嘛。”
王亮说,附近社区的老人许多都很熟,要是哪个来得少了,心里都有数,“老不来我还得打听打听,是身体不舒服了,还是遇上啥事了。”
“对于老人,他们不需要发型多么时髦,更需要的是舒适和清爽。”王亮告诉记者,给老人理发,自己独有一套心得,就是时间不能太长,剪好的发型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留长了不舒服,留短了会冷。”
王亮说,按照最开始的规则,是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但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不管多大岁数,是老人我们就接待。就算不是老人,只要有需求我们也愿意帮忙。”
坚持义务为老人理发,王亮已经坚持了14年。用他的话,“店开在社区,做的都是邻居生意,回馈给社会的只能是手上这点服务了。”
在王亮理发店对面居民楼,有一位已经82岁的医学教授,老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行动,只能坐在轮椅上。而家住7楼,老人平时很少出门,更别说剪头理发了。
“老教授献身医学事业一辈子,那得救了多少人,又教出多少好医生。这点事咱不得给服务好吗?”于是王亮每个月带着工具上门义务理发,“老人家每次看见我都特别高兴,他高兴我也高兴,觉得做这些都是值得的。”
老教授对王亮很感激,“最开始几次都要给我钱,那我怎么能收?”王亮说,因为老人很少外出,对外面的事很感兴趣。于是理发的时候,王亮就给老人讲外面的事,说到一些有趣的地方,老人总是呵呵呵笑不停。
“大爷,再笑就剪坏了啊!”王亮提醒老人时,大爷就说,“你这剪刀用得不比我年轻时用手术刀差,坏不了。”
在王亮的记录本里,像这位老教授的老人还有十几位,“平时翻翻本子,看看哪位老人到时间该理发了,我就去呗,和老人们相处也是很开心的。”
理发店成为盛京义勇驿站
王亮的理发店,还是盛京义勇的服务驿站,“除了是执勤盛京义勇的休息站外,也可以随时提供服务。”王亮说,但凡有人走累了到理发店坐一会儿,喝点水,借厕所都没问题,“千万别不好意思,我们肯定热情接待。”
除了王亮自己,店里7名员工也被王亮发展成为“盛京义勇”,“理发店的员工,都是年轻人,多承担点社会责任,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新冠疫情期间,理发店的生意少了,王亮和店员们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盛京义勇志愿服务当中。
“那时候我们也主动参与到社区守望岗、防疫执勤这些事,给居民们测量体温、登记。”王亮表扬自己的员工,“大冬天站岗有时候半天儿,有时候一整天,这些孩子们都没有叫苦叫累的。”
看到其他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辛苦,王亮还把义务理发送到了防控一线,“社区、防疫点位、派出所,那些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们都没有时间理发,我们就帮帮忙呗。”
此外,王亮还经常带着员工参加公益活动,“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我们都去,送点需要的物资,给有需要的老人孩子理发,谁叫咱们就会这个呢。”
“以我之擅长,济他人之所需。”王亮说,义务理发是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事,这件事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辽沈晚报首席记者 吕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