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7 08:21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7日 12版 | 查看:760次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回眸】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松柏环绕之间,掩映着一座陵墓,墓碑上镌刻着老帅叶剑英的手书:“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
斯诺(Edgar Snow,1905年一1972年),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1928年斯诺来到中国,1936年斯诺辗转进入苏区,成为第一位采访毛泽东的外国记者。次年他将自己在陕北所见所闻和采访记录写成纪实性报告文学《西行漫记》(英文本名《红星照耀中国》),将一个兼具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红色中国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斯诺初到中国时,先后任数家欧美媒体驻华记者、通讯员,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讲师。斯诺一直关注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下决心撰写一部关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著作。1936年春,斯诺通过宋庆龄提出希望前往陕北采访,申请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准。于是这一年夏天,31岁的斯诺怀着“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的心情,从未名湖畔舒适的家中出发,踏上了秘密前往陕北红区采访的旅途。而此时,国民党所有的宣传工具每天都在警告着人们:没有谁进了红区能够活着回来的。
7月9日,斯诺抵达红军前沿司令部所在地安塞,得到周恩来的热情接见。周恩来告诉他,“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7月13日斯诺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中共领导人专门举办大会欢迎。
7月15日,斯诺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毛泽东住的院子时,毛泽东已经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了。毛泽东用有力的大手握住斯诺的手,高兴地说:“欢迎!欢迎!”斯诺观察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住的窑洞实在是太狭小了。
但就是在这简朴的窑洞里,毛泽东和斯诺在以后的4个月里进行过数十次彻夜漫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斯诺问了他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包括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抗日形势和苏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中共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关系等等,毛泽东统统坦诚地做出了回答。毛泽东甚至乘兴将尚未书面公开的《七律·长征》诗抄赠给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以《七律·长征》作为结束语,这也是《七律·长征》最早在国外的传播。
斯诺在他的书中这样描述毛泽东:“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斯诺还发现,毛泽东对世界历史和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情形也有实际的了解;他酷爱读书,不仅精通马列主义,而且熟知西方哲学家著作;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
斯诺离开保安的那天,给毛泽东照了张相,当时毛泽东没戴帽子,斯诺就把红军刚送给他的一顶新帽子戴到了他头上。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的一张戎装像。斯诺将这顶帽子珍藏了几十年,后由他的夫人送还中国,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件珍贵文物。
7月底到9月下旬,斯诺前往甘肃、宁夏采访前线部队,目睹彭德怀率领的红军主力部队浴血奋战。在苏区和前线,斯诺广泛接触了从领袖、红军将领到广大干部、群众、红军士兵等各类人员,先后采访十余位领导人。斯诺眼里的苏区正在蓬勃发展:“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10月12日,斯诺离开苏区返回北平。此时的斯诺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临别之际他动情地写道:“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中共领导人也对斯诺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后来曾对到访苏区的斯诺妻子海伦·斯诺说:“斯诺先生让世人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和红军并不是红毛绿眼睛,杀人放火的‘土匪’,我们非常感谢他!”
1937年10月,英文本《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1938年2月,中译本《西行漫记》在中国出版。《红星照耀中国》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对罗斯福和美国政府“中共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3次约见斯诺讨论中国问题,了解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表达出希望与中共直接打交道的愿望。
也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延安,白求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书信中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1941年2月,斯诺因被蒋介石政府吊销采访资格,不得不离开中国,但他继续热情地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1972年2月15日,斯诺与世长辞。斯诺夫人遵照斯诺遗愿,将他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他曾经工作过的燕京大学,即如今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后人每每经过此处,都会追忆这位与中国人民结下不解之缘的老朋友,追忆我党开启与国际社会交往大门的这段重要历史。
(作者:吴雯萱)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