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3 09:44 | 来源:新民晚报 2020-01-04 第19版 | 查看:1254次
童双春近影
童双春在家中辅导社区小学 生表演“上海说唱”
童双春近影
童双春(左一)和他的“双字辈”兄弟与老师姚慕双、周柏春合影
□文/图 马信芳
童双春是滑稽大师姚慕双、周柏春的学生,“双字辈”成员之一。在他从艺六十多年中,演出独脚戏和滑稽戏剧目近百个,为苏浙沪观众所熟悉。在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会上,他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这是继滑稽大师周柏春、杨华生之后,上海又一位获此殊荣的曲艺艺术家。接过奖杯和证书时,童双春激动不已,说:“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滑稽舞台,但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将一如既往地热情下去,此生不变。”
“正派小生”学艺
日前,我来到田林社区拜访这位85岁的滑稽表演艺术家。在童老的书房,我望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张剧照,他对艺术的一生孜孜追求,在我眼前一幕幕映现。
上海观众都知道,“双字辈”是滑稽大家姚慕双、周柏春两位亲自浇灌和培养的硕果。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姚周艺技日精,红遍上海滩。此时有20多名痴迷滑稽的学生先后投奔于其门下,他们与老师当年仰慕先生何双呆取名“姚慕双”一样,男学生在其取艺名时,在中间镶嵌一个“双”字,其中有筱慕双、沈双亮、吴双艺、王双庆、童双春、翁双杰、张双勤、王双柏等。而女学生则以复姓表达“双字”,其中有司徒华、欧阳丽、上官芬、诸葛英、上官静等。在姚周领衔下,“双字辈”个个身怀绝技,各显神通,可谓“群像中凸现个性,个性中展示群像”,这是滑稽界难有的风景,素有“正派小生”之称的童双春就是其中佼佼者。
童双春,原名童永江。少时一门心思跟着隔壁拉京胡的阿哥学唱京戏,9岁时已经能唱《捉放曹》等几十个京剧名段。一天,他被大人带到红宝剧场(今新世界楼上)看“三飞”(滑稽老演员朱翔飞、唐笑飞、包一飞)表演的滑稽戏,看得他咧嘴大笑,从此喜欢上了滑稽。1
949年,童双春考进了杨笑峰创办的滑稽训练班学艺。1950年初开始登台演出。一天,配角演员没来误了场,管事的急得把童双春推上了台。没想到一直“偷戏”的童双春竟不忘台词,还演得不差。正在该团加盟演出的姚慕双称赞说:“这小囡蛮好,蛮聪明咯。”听到这句话,童双春高兴啊。在马秋影引荐下,姚周答应收童双春为徒。师母在为他起名时十分巧妙,保留他的姓,又从两位师父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艺名为童双春。
学艺是艰辛的,但童双春懂得厚积薄发。1952年,他在《幸福》一剧中出演团支部书记刘传豪。首次作为主角登台,而周柏春竟为他配戏,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和支持。童双春外貌英俊,在滑稽戏中多扮演正派角色。而滑稽戏是笑的艺术,如何既挖掘人物喜剧因素,又掌握分寸,不致出格。他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他塑造的人物包括《满园春色》中的饭店龙书记,《出色的答案》中的科研人员曾晓勇,《性命交关》中的“靠边”外科医生常春来,《GPT不正常》中的新闻记者周忠发,《路灯下的宝贝》中的待业青年蒋大毛等,无不入木三分,令人过目不忘。
笑声源自生活
童双春与其搭档李青长期合作,所演的节目大多为原创作品。善于观察细节是他的习惯,关注社会热点、捕捉新鲜事物是他的职业敏感。童双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汲取养料,充分挖掘其中的喜剧要素,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同步、受观众欢迎的作品。
他创作过不少针砭时弊的讽刺类佳作,如《一拍即合》《大放血》《真假医生》等,也有抓住时代脉搏、讴歌真善美的颂扬类作品,如歌颂祖国的《啊!母亲》,根据音乐教师成功教学范例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描写三角地菜场优秀营业员的《师徒俩》,弘扬民歌艺术的《唱山歌》,歌颂军民抗洪救灾的《战洪图》,反映改革开放的《变》等。这些作品充满正能量,让观众深受鼓舞。
上海滑稽的“说学做唱”是一种表演形式。“说”体现了上海话的幽默,“学”体现了上海话的灵活,“做”以上海生活为故事背景,夹杂着上海话的元素,“唱”更体现了上海话的美感和韵味。
说玲珑,唱玲珑,玲珑宝塔巧玲珑……风吹玲珑玲珑响,雨打玲珑响玲珑……说唱《玲珑塔》是童双春的代表作之一。谈到这个作品的诞生,他记忆犹新:“我曾在农村参加了一年的劳动,比如晒大麦、种棉花、挑河泥等农活,什么都干过,对此有生活体验,所以创作时比较顺畅。尽管这个说唱是在《金陵塔》基础上的丰富,但跟上时代,我不仅创新了曲调,而且加大了绕口令的难度——有位农民本姓陆,名字叫作陆百谷。陆百谷,轧稻谷。轧稻谷,在北屋。北屋门前轧稻谷,轧出稻谷堆北屋。稻谷掼勒北屋外面屋壁角里的壁角落……”
富有生活气息的说唱,一气呵成。童双春表演时,在咬口、喷口、运气、吸气、运腔诸方面颇见功夫。82岁时,他还曾现场演绎过《玲珑塔》,依旧吐字清晰,快而不乱,韵味浓郁。
童梦永远不灭
笑予观众,是童双春的艺术梦。退休后,他仍追梦不止。1996年创立太平洋艺术团,继续奉献给观众《步步高》《满园春色关不住》等大戏。2007年创立童双春艺术工作室,策划演出了《老介福》《不要心太软》等滑稽戏,并且在《不要心太软》中饰演了茶坊小老板一角,一改戏路获成功。所谓童梦未灭,花开双春。
童双春是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评审,每年看戏多达70部。他说,至今他仍坚持读报读书,不断充电,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当评委“不辱使命”。2018年5月,童双春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戏和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他深感肩上的重任,弘扬和传承海派滑稽艺术成为他一直的任务。为此,他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艺术顾问和上海戏曲学校曲艺班的老师,而他的家又成了社区小学生学演上海说唱的课堂。
他告诉我,还有一本与滑稽戏剧本创作相关的书籍已在筹备中。“我想,我的曲艺创作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童双春直言,“滑稽戏剧本中的停格也好,南腔北调也好,包括怎样起头,如何收尾,我想将自己的看法一一整理出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