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王顺友是我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1-06-01 17:45 | 来源:新华网 2021年5月31日 22:49:50 | 查看:3189次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16年前,四川凉山索玛花儿盛开的季节,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大山里的乡邮员,16年后,又是索玛花儿盛开的季节,他走了。他是我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他给他的大山,给中国的邮路,给千万人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盛开的索玛花儿,他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追寻——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5月30日,得知王顺友逝世的消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在她很少更新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段文字。

  王顺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一位坚守“马班邮路”32年的普通邮递员。32年来,他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不惧山高沟险,不畏风霜雨雪,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行程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从未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2005年5月,为了采访王顺友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来到木里,随他走上邮路。

  她曾在记者手记里写道:“当我随他踏上那条跨于莽莽高原、原始森林、悬崖峭壁间的邮路后,几度落泪。宿营那晚,我在海拔4000米高山的帐篷里哭了一夜,外面有雪花在落,有马的嘶鸣,远处听得到狼的嚎叫,号角般的山风。第二天走出帐篷,满山霞光,照耀着如火如荼的索玛花,正在给马饮水的王顺友,在霞光中犹如一座金色的雕像。”

  从马班邮路归来后,她和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田刚用了三天完成了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张严平事后回忆道:“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心灵洗礼之后的辽远与宁静。”这篇通讯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饱含深情的文字让人读来落泪,通过新华社的报道,人们对这位平民英雄有了更多的理解。

  当年,王顺友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北京时,张严平去看望他。寡言少语的王顺友突然提出要和张严平喝一杯酒。张严平记得,喝酒的时候,王顺友的眼里开始有泪,突然蹦出一句:“你写的,我看了。你最明白我心头。”那一刻,张严平佯装不在意,眼睛却使劲地望着天花板上的吊灯,不让泪水流下来。

  “我听说,凉山早已没有马班邮路了?”张严平问记者。

  “是的,5年前回访木里时王顺友就骑上摩托车了。”今天,15条“马班邮路”已被写入历史,木里县所有的行政村都通了硬化路。邮递员们不再依靠马儿行走天涯,骑上了摩托车送邮件。各个乡镇不但通了电话,还能用上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乡亲们用上了手机。

  16年间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变化。张严平遗憾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去看看老朋友,她并不知道,在她看不见索玛花儿的日子,那位孤独的信使,也常常念起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