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19 00:12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8月18日 09:13 | 查看:1639次
赵培兰老人年轻时的照片
赵培兰老人保存的这点咸菜已经有点发馊了
核心提示:在郑州市石化路附近一个破落的窝棚里,住着一位101岁高龄的孤寡老太。老人亲人尽失,孤苦伶仃。这样一位历经岁月磨难的老人,从来不吃早餐,中午靠饭店施舍的馍菜度日。老人虽然年过百岁,但爱管闲事,喜欢抽烟。虽然生活艰辛,但老人很有爱心,还把自己的低保费捐给舟曲灾区。虽然无依无靠,但老人却被爱心包围,经常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生活简单、快乐……【窝棚之中】百岁老人靠饭店剩饭度日
“我昨天在未来路和航海路附近遇到一个迷路的老太太。一打听,老人已经100多岁了,可无儿无女,生活很艰难。后来,我把老人送回家,发现她住的地方也很简陋。”昨天上午,郑州市民由女士打来电话说。
根据由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赶往石化路附近,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由女士所说的那位百岁老人的住处。
在繁华的都市中,很难想象有这样破败的院落。百岁老人居住的地方是石化路旁的一处窝棚。在周围新盖的住宅楼的映衬下,这里显得更加破败。叩开生锈的铁门,记者看到,院子里是几间低矮的石棉瓦窝棚和一间平房。
在一间窝棚里,记者见到了101岁高龄的孤寡老人赵培兰。她的窝棚阴暗潮湿,里面堆满了纸箱、相框和各式塑料袋。桌子上摆放着一台“老古董”电视机。电视机被红布罩着,红布上布满尘土。当时,老人正坐在床沿上望着满墙发黄的照片和台历发呆。她身旁,两个破旧的、有些发黄的钟表正滴答、滴答地走着……“房间里的东西大多是俺捡来的废品,就这张桌子是俺老伴留下来的。”老人摸着一张油漆斑驳、桌腿已经活动的四方桌说。
四方桌旁,放着一个烟盒,里面只剩下两根香烟。“在大姑娘时,我就养成了抽烟的习惯。几十年了,都改不了了!”老人说,她无儿无女,没啥亲人了,平时仅有一个外甥女偶尔来看她。由于腿脚不利索,她现在已经没办法做饭了。
说起一日三餐,老人几次哽咽。她说,自己早上不吃饭,中午靠附近餐馆的施舍度日,晚饭再将就着吃一点。“石化路上,向东或者向西500米,各有一个饭店。每天下午两点多,我就到饭店去。那里的老板人很好,把吃剩的馍、菜,都让我带走吃……遇到下雨,我没办法外出,就用冷水泡方便面吃。”
院里的树上,挂着两个提篮。一个提篮里装有几个已经发霉的馒头,一个提篮里装有一个碗,里面盛着黄豆和咸菜。记者一闻,发现咸菜已经有些发馊。“社区服务中心一般每隔5天给我送六个馒头。吃不完的,我就挂起来。”老人感激地说。
在破旧低矮的石棉瓦窝棚中,赵培兰老人思路清晰地向记者讲述了她坎坷的一生。
赵培兰老人说,她年轻时曾到天津等地谋生。她经历过抗日战争,曾凭着勇气和机智通过日本鬼子的盘查,曾爬上树躲鬼子的子弹。
“回想起那些日子,真觉得活下来不容易啊!”赵培兰老人感叹道。
解放后,赵培兰和参军回来的丈夫结了婚。可是天意弄人,婚后短短一年,丈夫就去世了,老人守寡守了多年。在60多岁时,她在郑州市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和铁路工人范某结为夫妻,范某有三儿一女。
六七年前,范某因车祸去世,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赵培兰再次失去了至亲的人。“当时,老伴离开后,他的儿女将我赶出了家门。后来,我为此和他们打起了官司,最终得到1.8万元的赡养费。可在此期间,我因与范家人起争执被打伤,这1.8万元还不够偿还医疗费呢。”老太太眼含热泪回忆说。
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说她觉得很满足。她平时除了喜欢抽烟外,还爱管闲事。孤单的她在平时也会给自己找些事情干。“我爱管闲事。”老人打趣道,“平日天气好时,我在家待不住,喜欢出去转,遇到有人吵架,就会上前调解。”
前一段时间,老人在电视上看到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还把政府给她补贴的150元捐给了灾区。
“我还能找到东西吃,灾区的人可咋办呢?我也帮不了太多,只能捐这点儿钱,就算报答社会了。”老人说。
【被爱包围】常有好心人给老人送东西
采访中,赵培兰老人一直说要给记者找水喝。摸索了半天,她从一个纸箱中找到了一包酸奶和一瓶绿茶。“这些东西,都是好心人给我的。他们看我可怜,经常拿着东西来看我。你看,昨天还有一个小姑娘送来了西瓜和酸奶。”老人说。
老人又从包裹里摸索出几块“萨其马”,说这也是好心人送的。“附近很多人都认识我,他们对我都很照顾。昨天,我在路边坐着乘凉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还给了我两根香烟。平时,经常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给我送吃的、喝的。这些人,我大多都叫不上他们的名字。”老人说。
老人由于岁数大,出去散步时经常迷路。她一迷路就向路人、民警求助,每次都会被热心人送回家。“我这屋里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别人送的,家具是别人搬家时给我留下的,电扇是社区送给我的,这身新衣服也是今天好心人给我送来的。”老人说,附近的世纪欢乐园对她也很好,允许她免费进去游览。“要不是有这么多热心人帮助我,我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提起热心人的帮助,老人热泪盈眶。
采访结束时,已经中午12时许,但赵培兰老人依然没有吃饭的意思。“我要挨到两点多,等饭店的客人走了,再去拿吃的。”老人说。
□记者 李一川 实习生 姚晨雨 文 见习记者 晋远 图
(责任编辑:灯)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2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1-11-25 20:47:43 发表
第1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0-08-19 09:28:45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