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助人驱心霾成就幸福人生(3图)

发布时间:2021-05-19 11:35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05月19日 10版 | 查看:2025次



全家福。

李秀丽在为求助者免费做心理咨询服务。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丛焕宇 文并摄

核心提示

本溪市明山区程家社区一栋普通住宅楼里有一间心理咨询工作室,这是心理咨询师李秀丽的工作场所。在这个将近60平方米的房间里,李秀丽将母亲安国翠的期望和嘱托化作一腔热忱,起早贪黑地为内心纠结者驱散阴霾,为失和家庭化解矛盾。如今,李秀丽的女儿王书受母亲影响,也改行从事了向往已久的心理咨询工作。

5月9日,一个阴雨过后天气晴好的星期日,又恰逢母亲节,王书一大早便和丈夫李双喜带着礼物,领着一双儿女赶往母亲李秀丽的家。前一天晚上,她就和丈夫商量好了,母亲一年到头忙着为别人排忧解难,节假日都很少休息,这个母亲节,一定要想办法把她留在家里,啥也不让她做,就让她在母亲节好好放松一回。

李秀丽住在本溪市明山区程家社区一栋普通住宅楼里。当王书一家四口刚走进单元门,就发现位于一楼的心理咨询室的门开着,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李秀丽正在接听电话。见女儿一家人走进来,李秀丽急忙把手指放在嘴巴前做了个噤声动作,直到和电话那端约好了见面时间,才亲热地搂过外孙、外孙女,并满怀歉意地对女儿女婿说:“有一对夫妻在闹矛盾,闹得还挺厉害,今天一早起来就在处理这件事。”

从小由母亲一手带大,这几年工作中又和母亲朝夕相处,没有人比王书更懂李秀丽的心,只要能为他人纾解心结,排忧解难,母亲就比什么都高兴。所以,这个母亲节,她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最大的孝心,就是遂了母亲的心意,让她把要紧的事忙完。于是,王书让李双喜把孩子带上楼,她索性留下来,帮母亲准备接访前的工作。

把“副业”当成后半生事业来做

虽然是本溪市出了名的心理咨询师,但李秀丽并非心理学科班出身。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她,工作后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老师,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多年。后来,因平山区工会急需能写材料的人,文笔出色的李秀丽奉调离开学校,进入工会系统工作。

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李秀丽得以接触更多家庭。她发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某个个体内心的纠结挣扎,表面看是个人问题,实则是家庭不幸,乃至成社会隐患。李秀丽决定自学心理学,有朝一日做一个“为他人驱散心霾,让人们内心洒满阳光的心理咨询师”。

于是,她买来大量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利用闲暇时间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47岁的李秀丽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消息迅速在工会系统传开,至此,身边同事、朋友谁心里有个解不开的疙瘩,都会找李秀丽聊聊,经过她和风细雨的开导宽慰,每个眉头紧锁的人都会变得一脸阳光。时间长了,李秀丽在平山区工会系统就有了“知心姐姐”“知心阿姨”的雅号。

平山区工会领导见李秀丽有这本事,就主动安排她开讲座、作报告。每一次李秀丽都提前做足调研,然后结合案例和数据深入浅出地剖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过讲台经验的她,所作讲座、报告生动风趣,鞭辟入里,不仅无人中途退场,还经常会应邀返场再多讲一会儿。

“说心里话,我特别感激工会领导给我搭建的平台,让我日渐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有多么重要,又多么有意义。随着学习实践的增多,我越来越重视这个‘副业’,并决心将其当作后半生的事业来做。”李秀丽说。

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李秀丽帮忙纾解心理压力,调解婚姻家庭矛盾。李秀丽清楚地记得,有一对夫妻闹离婚,老太太找到她主持公道,情绪非常激动,扬言“就是离婚了也不让糟老头子好过”。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李秀丽决定先从老太太那里打开心结,一番交谈后,老太太总算说出了心中怨怼:“我辛辛苦苦为这个家忙了一辈子,他就没说过我一句好话!”找到了心病,就得用心药医,李秀丽随即把老先生请到咨询室来,她没有单刀直入替老太太问罪,而是委婉地询问老先生:“你觉得你老伴儿这辈子容易吗?”一句话戳中了老先生的泪点,他像个孩子一样历数结婚以来老伴儿的各种付出,最后说出了一句:“她是个金不换的好老婆啊。”此话一出,老太太一把抱住老先生,一对白发人相拥而泣,哭得像个孩子。他们哭着,李秀丽也感动地哭了,接着又开心地笑了。

擅长调解矛盾纠纷的“居委会大妈”

李秀丽走上心理咨询之路,与妈妈安国翠对她的影响密不可分。

“我妈妈只有高小毕业,但她爱读书、爱学习,说话做事雷厉风行。她当年在溪湖区河西公社茨沟居委会负责治保工作。居委会工作包罗万象,我妈妈几乎啥事都操心,每天早出晚归,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似的。居民家里闹意见了,街坊邻居闹矛盾了,都点名让她给主持公道,只要她一到场,道理一讲透,管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李秀丽说。

李秀丽曾问过母亲,“什么本事能让人心服口服?”面对女儿的提问,安国翠说出了影响李秀丽一生并启蒙她走上心理咨询之路的一番话:“要让人尊敬你、信任你,愿意掏心掏肺把心里话说给你,首先你要做个行得端、坐得正的好人,做个尊老爱幼的善良人,做个为人正直公道无私的人,做个婚姻家庭中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做个与人相处将心比心宽容的人。其次要牢记,只有心顺才能事顺,只有婚姻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李秀丽说:“我妈妈能游刃有余地调解纠纷矛盾,不仅是靠苦口婆心地劝说,更是凭着好人品和一颗真心打动了别人。从这个角度说,与其认为母亲的回答是为我解惑,不如说是她以朴实真诚做笔,为后代刻下了家风、家训。”

李秀丽15岁那年,在煤矿上班的父亲因病离世,母亲49岁就守了寡。“那时三个哥哥刚立事,自己和两个弟弟尚未成年,我妈妈既要忙居委会工作,又要照顾我们,还得孝奉年迈的奶奶和姥爷姥姥,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妈妈从没诉过一句苦,居民谁心里不痛快,谁家闹了矛盾,妈妈仍是第一个赶过去,用心化解调解。”李秀丽回忆道。

直到1986年,60岁的安国翠经人介绍,与一位退休教师相识。巧的是,这位教师是李秀丽在学校上班时的同事,听介绍人说安国翠是李秀丽的母亲,这位教师赞不绝口:“有其母才有其女,秀丽的母亲肯定差不了。”这一年,安国翠与这位教师重组家庭,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溪湖区,告别了干了大半辈子的居委会工作。2002年,安国翠因病去世。

跨界改行只为用心助人

对母亲安国翠的无比怀念,激发了李秀丽女承母业的强烈愿望。她不再满足于通过心理咨询帮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开始系统地拓展婚姻家庭、心理评估等多领域的知识。通过两年废寝忘食的学习,2009年,年近50的李秀丽成功通过两项考试,一年拿下了婚姻家庭指导师、心理评估师两个证书。

李秀丽为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活到老、学到老的执着态度,以及她常挂在嘴边、时时耳提面命的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王书的成长。不过,王书考大学时并没有打算与姥姥、母亲做同行。因为喜欢艺术,她报考了沈阳师范大学艺术专业。毕业后,她在影楼、艺术馆等多个地方工作过,虽然忙碌,但收入相当可观。

直到婚后生下女儿,已为人母的王书才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她不再由着性子做快乐女生,而是虚心征求母亲意见,倾听她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度帮她规划人生。殊不知,这正是李秀丽所期望的。

知女莫过母。女儿适合什么职业,李秀丽其实早已心中有数,她一直在等女儿开口询问这一天,所以她为女儿的规划已打好腹稿,“双喜的生意做得那么好,你缺钱吗?”她问。“不缺啊。”王书答。“做艺术还是你的本心吗?”她又问。“跟年少时的梦想有了出入。”王书答。“你觉得做什么工作最有价值,最有意义?”她接着问。“妈,我觉得您的工作就特别有价值,帮别人驱散心霾,带来快乐……”王书话未说完,连自己都吃了一惊,原来她一直寻找的人生价值竟在脱口而出间找到了坐标。母女俩四目相对,先是一片安静,然后相视而笑。

事实上,王书早就看出了母亲的心思,因为此前母亲曾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从专业的角度考察,女儿你是个做心理咨询服务的好苗子。”既然母亲认可自己,王书索性辞了工作,改行做了母亲的助理,并通过刻苦学习,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

“从2010年起接触心理咨询工作,十多年来,我越发爱上这一行,每天用专业知识为他人驱散心霾,修补出现裂痕的婚姻家庭,这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职业。”

补记

生日大礼

2010年,是李秀丽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她和相濡以沫的丈夫王宝山迎来了第26个结婚纪念日。当天,王宝山没有准备鲜花,也没有刻意张罗酒席,而是拿出家中多年攒下的积蓄,悄悄买下自家住宅正下方的一楼房子,作为结婚纪念日的大礼交给了李秀丽。

“接过钥匙的那一刻,别提有多激动了。结婚以来,我一直以为老伴儿是个不懂浪漫的人,没想到他的浪漫别出心裁,他才是最懂我的人。”李秀丽像孩子一样笑起来,身边的王宝山慢悠悠来了一句:“你还越老越像个孩子了。”

王宝山告诉记者,老伴儿多年来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希望有个合适的地方,方便为更多的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他嘴上虽未置可否,心里却一直暗下决心,省吃俭用也要圆了老伴儿这个梦。于是,他尽可能在自己身上压缩开销,出门能骑车就不打车,烟酒也戒掉了,就一个念头:攒钱为老伴儿建个工作室。

2010年,“家佳和心理咨询工作室”的牌子立起来了,还有5年退休的李秀丽,白天在单位里做心理咨询工作,晚上或节假日期间,就一头扎在工作室里,接待前来咨询的人。“所有咨询服务都是公益性质的,一是因为我和老伴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女儿女婿经济条件也不错;二是觉得没有利益追求的咨询服务才够真诚,才能用心为人打开心结。”李秀丽说。

程家社区书记兼主任赵淑淳告诉记者,李秀丽退休后,她的工作室就成了社区居民和周围群众的开心锁,哪家夫妻感情出了问题,街坊邻居闹了矛盾,谁工作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都愿意到李秀丽这儿聊一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纾解居民情绪,李秀丽主动常驻社区,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采访即将结束时,李秀丽向记者透露了藏在心底的秘密,“我从母亲那里接过第二棒,女儿又从我这里接下第三棒,而随着对心理咨询服务认识的日益加深,我还准备和女儿一起,将接力棒传给外孙子、外孙女。现在,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带两个小家伙到工作室来,让他们从小就对心理咨询服务感兴趣,以便将来能从事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意义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