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3 10:50 | 来源:河南日报网 2021.05.12 22:45 | 查看:634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烜
浑圆饱满的西瓜,切开后,个个瓜瓤红里带着沙,咬上一口,汁水四溢,凉甜爽口,满嘴瓜香。5月12日,在襄城县湛北乡尚庄村第十一届西瓜采摘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尚庄西瓜“甜美”了四方宾客。
一个小村子,缘何连续11年举办西瓜采摘旅游文化节?
“俺村办‘西瓜节’,有实力,有底气。”尚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自克告诉记者,目前,尚庄村85%的村民、85%的耕地种植大棚西瓜,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不到800元增至2020年的1.9万元。
走进尚庄村的田间地头,连排搭建的一座座西瓜大棚里,碧绿的藤蔓间“藏”着一个个长势喜人的西瓜。瓜棚外的道路上,停满了挂着外地车牌的大货车,瓜农们忙着搬运、打包、装车。据介绍,该村西瓜单日成交量超过100吨,销往湖北、陕西、青海等地。
“以前俺村穷,曾有‘饿死不嫁尚庄汉’之说。现在,家里两层小楼盖起来了,小汽车也买了,日子过得跟城里人一样!”作为尚庄村首批种植大棚西瓜的村民,46岁的朱要章对比今昔感慨良多。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18年前,为改变贫困面貌,尚庄村“两委”干部在到山东昌乐等地考察学习后,决定带领群众种植反季节大棚西瓜,走“一村一品”致富道路。
“开始种植大棚西瓜时,不少村民持怀疑、观望态度,我们就先进行小规模试种,设立了50亩‘党员干部示范田’,由党员干部带头,干给群众看,还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周自克说。
“尚庄村能变成‘西瓜村’,也离不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时任尚庄村党支部书记的雪二套说,2004年,尚庄村通往外界的道路还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难行,瓜车进出遭遇“运输难”,恰在此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村工作队前往尚庄村帮扶,通过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使“泥水路”变成了平直的水泥路,让西瓜外运有了便捷通道。
“党员干部示范田”当年实现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通过示范带动,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参与进来。仅3年时间,尚庄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已拓展至近千亩,不仅形成了规模,也打出了名气。
随着发展规模扩大,问题随之而来——瓜农各卖各的品种、各卖各的价钱,“丰产”却不“丰收”。“为此,由村党支部牵头,我们创办了‘绿之洲’农业种植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价格,增强尚庄西瓜的市场竞争力。”周自克说,尚庄还注册了“湛清”西瓜品牌,申请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形成了“公司+市场+农户”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为啥俺村西瓜卖得好?那是因为我们不断根据市场需求、顾客口味的变化,优化西瓜品种。10多年时间,我们的西瓜品种都换了三四次了。”村民常素英指着自家现代化玻璃温室大棚里的西瓜说,“你看,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种植‘牛奶西瓜’。别看个头小,它糖分更多,口感更好,当‘礼品瓜’再好不过了。”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发展生态观光采摘游上做文章,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周自克说。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一个小村连续11年举办西瓜采摘旅游文化节|尚庄: “西瓜村”的蝶变路》)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