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03 17:47 | 来源:《红旗文稿》2021年04月26日 15:25:40 | 查看:1489次
编者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创造者,普通百姓是主力军。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对教育启发鼓舞人民群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直观鲜活的教育意义。这里选登的几篇小故事,选自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百姓故事100例》《中国梦 新时代 话小康——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两本书,介绍了山东省基层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亲身经历,故事生动活泼,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三涧溪村的幸福小康路
◎ 高淑贞
我曾经是一名教师,按照上级党委安排和党员群众要求,先后当了两个村的党组织书记,一个是我的娘家村,另一个是我的婆家村,就是现在任职的三涧溪村。这两个村的不同之处,一个村小,一个村大,但我刚上任支部书记那时候,都是又穷又乱的后进村。这些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同党员群众一道,共同努力,共同奋斗,这两个村先后都成功实现了后进转化,成了在章丘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文明村、示范村。
1995年12月,我还在章丘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娘家村所在的乡镇领导找到我,让我当支部书记。那个时候,娘家村矛盾激化,各项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几年间,村里的9名党员,轮流当了一遍支书,可没有一个能让群众满意。当时,我已经怀孕6个月。家里父母不同意,说村里又穷又乱,男人都干不好,女人能干出什么样来。一些亲戚朋友也劝我,不要来蹚这池子“浑水”。村里有的人也不理解,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还回来管闲事。”但我知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组织培养了我,决不能辜负党委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工作越难、担子越重,我越不能放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带领党员群众从修路、通自来水开始,抓养殖、搞纺织,架电网、建烧窑,就这样一直干了将近5年,村里稳定了,群众也过上了好日子,街坊邻居见了我总是笑呵呵的。
2004年,组织上又安排我到三涧溪村任党支部书记。刚上任时,我每天走家串户,大半年的时间,把800多户人家走了个遍,通过拉家常,掌握了村里的情况,也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村里改造自来水时,个别人因家门前的路面设施、树木和违章建筑必须挪动和拆除,不同意改造。我就带着村干部到群众家里做工作,再难听的话也得听,再难受的气也得受,一遍讲不通再讲,直到群众点头为止。我的一个本家叔叔关了大门不让进,我连续3天一大早就在他家门口等。其他干部看我这么做,也都不懈怠,纷纷主动去做村民的工作,保证了工程按期完成。后来村里有了钱,就在抓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每年拿出一大部分资金用于帮扶群众生产生活。这些年村民全部加入了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村里还给每个50岁以上村民购买了2份意外保险,给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为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为升入大学的孩子发放助学金,幼儿园的孩子免费入园,中学生免费乘车上下学,单身母亲和“两病”妇女也得到救助。通过这些,在村班子里形成了“真心爱民、为民解困”的良好风气,让村班子和党员干部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使村里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圆满完成。
在三涧溪村上任后,我大胆创新。实施“五个一”为民服务体系,即“一面旗帜”带动群众、“一线通”连接群众、“一张卡”便利群众、“一支队伍”服务群众、“一个职介所”致富群众。创建“党旗飘飘映四邻”,要求党员在家风养成、引领致富、服务群众等方面作表率。通过党风带家风,三涧溪村把群众“人人都爱家、户户盼和谐”的朴素愿望与“三涧是我家、和谐靠大家”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以小家的和谐促进大家的和谐,合力打造“家”文化,促进了整个村庄的和谐稳定。建立“众”字形、“伞”字形矛盾纠纷排查体系。我还立足本村实际,深入开展“1144”工作法。坚定一个政治引领: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一个目标不变: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完善四个治理:德治教化、法治保障、自治发展、智治支撑;提倡四邻联动:联文明、联致富、联平安、联出彩。确保乡村建设方向不变,道路不弯,朝着新时代、新思想引领的方向前进。
虽然当村官难,但总得有人干,只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公平公正对待群众,群众就信你服你。为了建工业园区,我碰了不能碰的事,惹了村里多年不敢惹的人,我带头爬上屋顶,拆除了一处非法建筑,户主竟拿着刀闯入我婆婆家,把老人吓得尿湿了裤子,老人见到我委屈地说:“当这样的官干啥,大人孩子都跟着受罪,干了一回了,还没尝够这个滋味吗?”我既心疼婆婆又感到委屈,不停地落泪,泪水不断地淌进嘴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当村官,跑跑腿、磨磨嘴、吃点苦、受点累,无所谓,都习惯了,可让家里人陪着担惊受怕,受委屈,心里确实很难受。但是,再看看,村民住上了公寓楼,老人们进了敬老院,孩子们进了一类标准的幼儿园,年轻人出出入入工业园,心里有一种自豪和成就感。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教诲,不怕困难、不畏风险、敢于斗争,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加快产业转型,立足古村文化,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忘为民初心,牢记乡村振兴使命,使全村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把三涧溪村打造成城市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章丘人自豪的幸福家园,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一份优秀答卷!
(作者: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
这些年,爸妈住过的房子
◎ 程会会
我的爸妈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2020年,我爸48岁,我妈52岁。前段时间爸跟我商量,想换个房子,我心想现在住的房子搬进来不过3年,怎么又要换房子?爸就给我讲了一个跟房子有关的故事。
1990年,爸和爷爷奶奶住着一个用泥巴掺杂着一些茅草堆起来的三间土坯屋子。在这三间泥巴屋里,爷爷奶奶张罗着给爸娶了媳妇。三间屋,爷爷奶奶叔叔住一屋,爸爸妈妈住一屋,另一屋存放着厨具、粮食等各种杂物。姐姐和我的出生使得小土屋的居住空间越发紧张。为了不再让我们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爸妈开始着手盖起了他们人生的第一处院子。舅舅在窑厂用拖拉机拉来几车红砖,姑姑给了几根做大梁的好木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爸说搬新家那天比结婚还高兴。
1997年,叔叔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爷爷奶奶四处托人为叔叔提亲。叔叔看上了镇上一位漂亮姑娘,那个时候,订婚前,姑娘都先来男方家看看过得咋样,其实就是看看住得怎么样。女方家人来看房的前几天,爷爷奶奶一直愁容满面,担心人家看了家里住的土屋以后,亲事肯定吹,可一时半会儿也盖不出像样的房子来。爸爸妈妈看到后,考虑到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主动提议把我们住的房子让出来给叔叔结婚用。爸妈觉得帮弟弟娶上媳妇,是当哥嫂的应该做的。亲事顺利说成了,只是爸妈带着我和姐姐又回到他们俩结婚时住的泥巴屋。但爸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还会再盖上一处新院子来。
2003年,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那年,爸妈终于拆了住了多年的泥巴屋重新盖上了新屋。这次盖的比第一次高级了很多,在一楼房顶上面又加了一层三角瓦房房顶,这样一是能够储藏粮食,二是有冬暖夏凉的调温作用。那年夏天,“非典”最终被控制住,人民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饭桌上开始时常有鱼有肉了。爸妈在这时候看到了商机,开始养殖。他们承包了村里的一些闲置土地,盖了三大排养猪场,专门养猪。那时候还真赚了点小钱,只是由于养猪场噪声大、味道重,时常被附近的邻居抱怨,爸妈逢年过节没少给人拿肉赔不是。
2010年,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爸妈又重新翻盖了房子。这次房子盖得很气派,二层楼,大客厅,5个卧室,还盖了像模像样的车库。房子谁看了谁夸,爸妈带着爷爷奶奶、姐姐和我美滋滋住进去了。
2017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县城参加了工作。农村人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陆续到县城买房居住。爸妈在老家盖的二层楼,也不再招人喜欢了。于是,一家人东拼西凑了20万元的首付款,在县城买了一套二手房。尽管房子在四楼,而且房龄已近20年,但怎么说也是在县城有房了。房子经过重新装修,一家人满意地搬了进去。这是爸妈第五次操心房子。
2020年,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爸妈,打算卖了现在的房子,添点钱,换个电梯房。爸经常说:“老了,爬不动了。”爸的腿脚因为多年的劳累很难再轻松地上下四楼,妈的腰背也开始佝偻,他们每次上楼都得在三楼休息一会儿才能再爬到四楼,到家后也总是气喘吁吁。看着日渐衰老的爸妈,我决定帮爸妈挑选一个他们满意的房子。这次,他们想找一个三室两厅两卫、环境好的电梯房。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我们一家四处看房选房,终于如愿,顺利搬到了爸妈理想中的四季恒温、环境优美的电梯房。爸妈说了,等过几年,外孙、外孙女们长大,他们还想去南湖边买一个小洋房安度晚年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房子”一直是咱老百姓张口就来、滔滔不绝的话题。我爸妈的换房史不仅是他们俩一辈子的奋斗史,也是无数人青春岁月的见证史。
你看,生活会越来越好,生活在越来越好,这不就是我们老百姓对小康的理解和期待嘛!
(作者:济宁市汶上县人民法院科员)
第一书记扶贫记
◎ 刘志亮
“艾草芊芊,植于汤南。疗我唇兮,佑工身健。”东汉时期,华佗用艾草治好了汉献帝的疾病。如今,我也想用艾草治愈“贫困病”,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9年7月,我被派驻到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翟王村担任第一书记,翟王村与大部分农村一样,人口老龄化严重,能种地、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需要脱贫的人群大部分是老弱病残。
要想脱贫,不仅要有适合本地的项目,也要有合适的致富带头人。我与村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多次交流,大家一致推荐在县城开公司的周新伟,说他点子多,也愿意帮村里做点事。在村支部书记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周新伟。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被他的爽快感动,他说:“我是这村出去的,与大家论起来还没出五服呢,你说咋帮我就咋办。”通过交流,我了解了他准备带领村民上项目的想法,他告诉我,他考察艾草加工项目已经有两年多了。艾草听上去是草,实际上是一种中草药,艾灸在中国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最古老的医术之一。把艾绒卷打成艾条,可用于保健治病。最后,他十分肯定而且满怀信心地说:“咱们翟王村的水土好,艾草对环境适应性很强,病虫害少,人员劳动强度低,而且投资风险小、回报高,一次栽种就会多年受益,非常符合翟王村实际,我觉得一定没问题。”看到他的样子,我也坚定了在翟王村种植艾草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我就和村支部书记说了这件事,没想到67岁的老书记大力支持,我们一行三人马上驱车赶往900多公里外的河南南阳实地考察。前后一共去河南两次,通过考察发现艾草种植不受季节影响,想种即种,冬天种根,夏天种苗,一次种植多年收益,风险低收益稳,田间管理简单,全程机械化操作,把根撒到地里,再利用旋耕机把根打成段,翻到底下10多厘米深就可以了。特别省时省力,适合我们村贫困户的需求。
考察回来后,我们信心满满,立即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给大家讲艾草种植的好处和优势,鼓励大家种植。虽然大家对这个项目表示支持,但是真要拿出自家的土地种植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我与“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讨论,提议“咱自己先做个榜样,大家都在自家地里种植,艾根容易成活,我们买些根发给大家,咱租机械免费给大家种上,签个回收合同,让大家吃个定心丸”。我必须让第一批跟着我们种的人切实感受到实惠,才能带动其他人加入种植队伍。我们又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为老百姓提供艾根、艾苗和技术,老百姓提供土地和劳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2020年的端午节前后见到了效果,第一批种植的15人,30多亩已经收获第一茬艾草,经测算还可以收获2茬至3茬,每亩干艾草产量可以达到1吨,纯收入1500元,第二年无须再播种,每亩纯收入可以提高到2000元。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咨询种植艾草,与艾条厂签订回购协议,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0多亩。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天一对老夫妇,骑着三轮车拉来了40多公斤干艾草,卖了30多元,拿到钱时手是颤抖的,人显得非常激动,我看到后就问道:“大爷,我记得您没种啊,您这艾草是从哪里弄的?”老大爷说:“这是我和老伴在路边、野草地里面割来的,攒了40多公斤,听说这里收艾草,俺想来看看,结果还真能换到钱,以后还收不?”“咋能不收啊,房前屋后、沟边河沿上种点,拉来我们就收。”于是我们立起了收购艾草的牌子,想让更多的人通过艾草受益。通过艾草的种植、收购,我要在翟王村打造种植、收购、存储、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现在的翟王村路宽了、灯亮了,艾条厂和电商产业园醒目地矗立在村口,阳信第一座村级室内体育馆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了。看着实实在在的改变,村民的脸上天天带着笑容,大家都期盼着明天的生活会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我真切感到农村脱贫攻坚不仅要蹚出一条产业扶贫的路子,不让一人一户在扶贫路上掉队,更要消除“等靠要”思想,培养出有乡土情怀、有创业激情、有奋斗精神的致富带头人,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开拓致富思路,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作者:滨州市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中心投资四科科长)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 韩梦娇
我宣誓:“我志愿到农村任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请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这是刚到农村任职时,我对组织的承诺。3年了,我从没有哪一刻敢忘记,一直牢牢记在心里。
2017年8月1日,我第一次来到了东王庄村。在走访中,我了解到贫困户刘大娘家的情况。刘大娘已经67岁了,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家庭遭遇不幸,唯一的儿子车祸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10多岁、另一个才3岁多,家庭生活基本靠低保。两个孩子见到我,对我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叫得我心里怪难受的,眼圈马上就红了。那个月,我一共去了他们家11次。后来,我发现刘大娘经常骑着三轮车去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卖小米。我疑惑地问:“大娘,你干嘛去那么远的地方卖米啊?”刘大娘的回答让我的内心隐隐作痛,她说:“闺女啊,老百姓不就是靠着庄稼挣点钱嘛。去集上卖米一斤能多卖5毛钱呢!”说这句话时,刘大娘眼神中闪着泪光。随后,我便去咨询村里的老书记。原来东王庄村山林面积大,耕地面积少,多为山岭薄地,但半沙半土的土质却非常适合谷子的生长,所以村里的小米好吃,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不过这些年来,因为信息闭塞,村里的小米都是被商贩低价收走。我听后非常感慨,并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将村里高质量的小米卖出应有的价格!”我立刻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打去了电话,让他们买村里的小米。周末的时间还去超市推介,但几天时间下来,却收效甚微。看着稀稀拉拉的顾客,我听到了村民对我的质疑声:“一个黄毛丫头,能做些啥呀?就是来咱这儿做做样子的!”不过我并没有退缩。
2017年9月6日,我在朋友圈发出了第一条广告,很快,东王庄村的小米就开始在很多朋友的朋友圈转发开来,当天就接到了好几百斤的订单。信息时代下电商销售这个途径让我尝到了甜头。不过工作刚刚起步,快递、包装还都没有着落,所以当天的小米我们选择了义务送货上门。我开着车进小区、走小巷。没有电梯,我就自己扛上去,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汗水湿透了衣服,两个胳膊也一直颤抖。累吗?累!但我心里仍然美滋滋的,因为我知道,站在我身后的是一个村庄的百姓。
随后,订单越来越多,设计包装、联系快递、售后服务,当一切都走向正轨的时候,有个订了几百斤小米的大顾客忽然退单了。他问我,你们的小米卖得比别人贵,可我并没有发现你们小米的卖点在哪?的确如此,就小米而言,我们镇到处都有小米,凭什么让别人来买东王庄的小米?但仔细一想,与市场上别的小米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东王庄村地处偏远,很少受工业企业的污染。对啊!习近平总书记不是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嘛,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小米肯定好吃啊!说做就做,我马上利用自己会航拍的优势对东王庄村进行了全景拍摄,青山绿水的场景瞬间展现在了顾客的手机上,在不断点击和转发的过程中,东王庄小米出名了。从同学、朋友到餐厅、粥铺、小区微信群,再到小米代理商甚至全国各地的订单纷纷涌向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
那段时间,我周六周日都没有休息,不断地接单、装米、称米、装箱、发货,每天裤子上都沾着一层米面,工作虽然很累也很枯燥,但当我抬起头看到米农们络绎不绝地把自家小米送到村委来的时候,心中满是欣慰。“小韩村官真是为俺们村出了力了。”那天我听到来村委送小米的刘丁大叔说出这句话时,我哭了。说实话,工作再苦再累,我没流过一滴泪水,但听完这句话我实在绷不住了,这泪花是慰藉、是高兴,更是一种动力,坚定了我将东王庄村农产品销往全国的信念!
那一年,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东王庄村滞销的2万余斤小米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在网上销售一空。“嘿!帮俺们卖小米的姑娘,刚摊出来的煎饼,你要不要尝尝啊?”茶余饭后,“小米姑娘”这个称呼在村子里传了开来。
2019年,在小米、猕猴桃成熟之际,我抓住有利时机,帮助村民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对村中留守的年轻人进行了电商培训,引导他们都做起了网络销售。现在,通过村民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将村中的农作物卖到天南海北,还成了个小有名气的“电商村”呢。现在的东王庄村啊,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村里有了文化广场,还向省里申请了精品采摘园呢……所有这些,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驻村两年很快就结束了,就在我离开村子一周之后,我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信息:“小韩,刚刚知道你已经期满走了,非常不舍。我作为东王庄村的一员,非常感谢你两年来无私的奉献与付出,真心希望你能常回来看看。同时也祝愿你以后工作顺利,生活幸福。”我知道,这是对我两年村官工作最好的一份礼物了。
两年的村官生活虽已结束,但我服务基层的心永远都是炽热的,不管我以后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我都不会忘记最基层的老百姓们,我会满怀着对群众的这份深厚感情,从小事抓起来,从现在干起来。虽然我的力量微薄,但仍将奋力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担当必须有我的责任和意志,在基层书写青春华章。
(作者: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党政办公室一级科员)
俺村发生了新变化
◎ 王 洋
2016年7月,我作为大学生村官,来到了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几年来,农村的基层工作让我深入群众,扎根朱村,脱掉了身上的“书生气”。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朱村奔小康的故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刚满18岁的王克昌是“支前大军”中的一员。饿了,就掏出随身带的煎饼咬上几口;渴了,就到附近老乡家要碗水喝。就这样,一双草鞋、一辆小推车,一天天,一趟趟,无数个勤劳朴实的王克昌们,在战役中连续数天向前线送米、送面、送衣、送鞋。“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体现的是那个年代沂蒙人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老区临沭朱村视察工作,专程看望老支前王克昌。一到他家,总书记就先拧开了自来水,看看水还淌不淌?掀开了锅盖,看看吃的什么?问问煤气多少钱一罐?看到太阳能洗澡室,就问水热不热?来到堂屋,坐在沙发上,手一直拉着王克昌的手,关切地问,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身体好不好?还有什么困难?当总书记听到老人讲,日子在党的带领下奔小康时,很是高兴。后来,老人对我说:“总书记说话,热乎的啊,慢声细语,三句话不离老百姓,句句讲的都是实在话、家常话,就像咱的亲人,和咱老百姓一样啊!”听着王克昌老人的话,一股热流涌进了我的心中。
如今,因为总书记的到来,我们朱村出名了。来朱村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多,拜访王克昌老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王克昌老人向前来看望的人们讲革命传统故事,讲党的好政策。他总说,总书记到他家来,不光听别人说百姓生活有多么好,还要亲自走下来看看百姓到底生活得怎么样,这就叫实实在在“走群众路线”。
几年来,我们村时刻不忘总书记的鼓励,村“两委”铆足干劲带领群众修路、栽树、种花、刷墙、安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构筑起基本医保网络,改造了贫困户危房,村民幸福指数也提升了。现在村里长寿老人不少,最大97岁,80岁以上的有40多个。村里的老人们都说:“现在环境变好了,收入提高了,村里给俺们老人建了照料中心,没事就去下棋打牌,拉拉呱儿,可恣儿了。”不仅是居住环境改善了,经济也越来越好。这几年,村里种植了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还建设了林下食用菌大棚。我们注册了“朱村味道”商标,将村里产的地瓜叶茶、紫薯、花生、苹果、香菇、豆沫面等农产品送上了电商平台,我们村也成了“淘宝村”,山货在家门口就被抢购一空,天然纯正的沂蒙味道销往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当起了“棚二代”,我们村也走上了富裕之路。乡亲们笑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漾着的是满足,淌着的是幸福。因为带领群众做电商脱贫致富,我也被评为了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小康路上喜洋洋,我的心里也暖洋洋,有幸能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把沂蒙精神传承下去。
总书记特别牵挂的,还有我们村的柳编。柳编是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因此,临沭还有了“中国柳编之都”的美誉。当年,为总书记展示柳编的小伙子张志全,之后不久,就将自己的车间设在了朱村,优先录用贫困户,给村里的剩余劳动力谋工作。村里的贫困户张田英,自幼双腿残疾,走路只能跪着走。后来又丧了夫,一个人带着上五年级的儿子艰难度日。自从学会编柳筐,她每天上午来车间编筐,中午回家给儿子做饭,下午再去上班。每编一个筐能挣一块六,一天编20来个就能挣30多块钱。我们还为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她现在与其他6户贫困户一起,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稳定脱贫,共同携手奔小康。
盛夏时节,穿行在沂蒙地区,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着,像我们朱村这样的小康美景随处可见,沂水、兰陵、费县、蒙阴……这些美景的背后,是我们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我们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的决心,是让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十足干劲。
(作者:临沂市临沭县委四级主任科员)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攻坚克难奔小康》)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