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架伶仃 三地变通途(3图)

发布时间:2021-04-28 11:16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8日 06版 | 查看:708次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预制工区 董宸羊摄/光明图片

澳门口岸 张帮喜摄/光明图片

港珠澳大桥远景 兰志成摄/光明图片

  “横亘珠江连两岸,一桥飞架伶仃洋。像猛龙,湾区奇迹显威壮……”4月19日,在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粤剧名家小神鹰充满激情的唱腔甫一开嗓,便博得了满堂彩。观众们的掌声,既为小神鹰演唱的粤曲《一桥飞架伶仃洋》,更是为曲中所唱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3日上午,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布,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自2021年开年至4月初,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车辆46.8万辆次,超过2020年前9个月的查验总量,其中查验货车8.8万辆次,同比增长300%。港珠澳大桥正在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日益频繁的交流合作中,将自身独一无二的作用发挥得愈加出色。

1.一种志气: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55公里的超长距离;淤泥深厚、海洋腐蚀环境严峻的外海施工环境;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之所以被称为是“超级工程”,不光因为其工程意义之重大,更因其建造难度之艰巨。

  大桥在规划建设之初,就面临着一组矛盾。大桥靠近香港方向的伶仃洋航道,几乎是大型运输船只在这一海域通行的唯一通道,要保证满足30万吨级巨轮的通行,大桥就得建高。但与此同时,又要考虑到毗邻的香港国际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大桥就不能建得太高。

  “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即在穿越航道时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但这一堪称史无前例的方案,其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时任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的林鸣而言,说港珠澳大桥的外海沉管隧道是他从业以来遇到的最大难题,亦不为过。“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核心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为‘全世界最困难、最复杂的技术’,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而当时的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一片空白。”林鸣回忆。

  在学习不到现成经验,寻求外方解决方案又因对方奇货可居、漫天要价而作罢时,自主技术攻关成了摆在林鸣和团队面前的唯一方案。

  为技术攻关,他每年要带着团队开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讨论会,没有成果绝不散会。在一次次的讨论中,神秘的世界级难题的解答思路日益优化、逐步成熟,项目自建设以来进行的百余项试验研究和实战演练实录、获得百余项专利的十几项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和系统成果,以及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攻克经验,汇集成一部代表世界顶级工程技术水平的《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当港珠澳大桥第一节沉管顺利安装就位时,林鸣已有96小时没有休息。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林鸣和其背后团队的所思所为,生动诠释了中国当代工程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豪情壮志。

2.一种能力:矢志科研 自主攻关

  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笼罩在港珠澳大桥身上的“六最”光环,是对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一次生动体现。

  “六最”的背后,是参与大桥建设各家团队的矢志科研所创造出的丰硕成果。正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所言:“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在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两个蚝贝状的人工岛,被工作人员们亲切地称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据了解,采用传统的抛石填海、围堤筑岛技术,工期长达3年,会对周边环境及航道产生极大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沉管隧道建成后,会不会渗水是成败的关键。因为33个管节之间有大接头,每个管节又有7个小接头。止水材料的性能以及地震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隧道漏水。”大桥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课题研究负责人徐国平介绍,为了攻克这些难题,他们与多个单位合作攻关,就连制作止水带的材料也用了两年多时间自主研发。“国外类似沉管接头的正常漏水率是5%~10%,半刚性结构改善了沉管结构的防水性能,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首次做到了无一处漏水。”徐国平说。

  据不完全统计,大桥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

3.一种恒心:智慧管理 持续创新

  “随着粤港大湾区建设发展,相关便利化举措陆续出台,越来越多货车选择在港珠澳大桥通行。”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两周年之际,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站长何锋表示,得益于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管理制度的不断推陈出新,这座跨越三个地区、两种制度的大桥正在变得更加通畅。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出入境人员整体数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货车数量却逆势增长。据统计,当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车辆91.4万辆次,比2019年增长5.5%。

  口岸出入境客车、货车全部实行“一站式”自助查验,只需“停一次车,提交一次资料”,即可完成查验;在珠澳方向,有全国率先实施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查验模式,旅客在同一查验大厅,通过一次排队,接受一次集中检查,最快20秒就可完成内地与澳门双方边检查验手续。源自于港珠澳大桥的制度创新,正逐渐在横琴口岸等其他大湾区通道“开花结果”。

  2020年年中,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5G通信网络全线开通,实现桥区内地部分5G信号全面覆盖。今后,5G技术的运用将成为大桥智能化运维的支撑。

  据悉,“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立项后,大桥进入了智能化运维探索的新阶段。项目将立足于港珠澳大桥的运营实际,从信息感知、结构评估、维养决策、交通运行、安全管控等方面入手,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数字化大桥数据标准及技术方法体系。未来,项目研究成果将全面提升港珠澳大桥的智能化运维水平,降低大桥全生命周期维养成本、延长大桥使用寿命,更好地发挥湾区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

  从被人认为“做不成”,到“做成了”;不但“做成了”,还成为了“世界一流”。港珠澳大桥背后体现的能力、志气和恒心,正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拼搏、实干、奋进的真实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大桥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时强调的那样,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