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6 17:13 | 来源:新华网 2021年4月21日 09:33:18 | 查看:1026次
新华社石家庄4月22日电(记者杨知润、梁文雅)春日清晨的鸟鸣,划过南大港湿地,在碧波荡漾间泛起阵阵涟漪。七只刚刚被救治康复的珍禽,从孟德荣手中缓缓放飞,在这里重归蓝天、重获新生。
河北沧州,位于中国东部鸟类迁徙通道,也是东北亚与澳大利西亚(专有名词)之间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能量补给站。
今年57岁的孟德荣,是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1年的救鸟之路,对于他来说,是热爱,是责任,是坚守。
↑孟德荣在给一只翅膀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喂食(2012年4月20日摄)。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2000年,从一个湿地鸟类多样性调查项目开始,孟德荣与鸟儿结下不解之缘。“第一次走进湿地,看到海天之间大片大片的鸟儿,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灵动优美,那场面深深地吸引了我。”
2002年,孟德荣救助的第一只鸟,是从河北黄骅市救来的大鵟。“当时没有专门的救护机构,就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展开救治,用办公楼的走廊让鸟儿练习飞翔。”
2003年,经林业部门批准,孟德荣创办了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最开始没有经费,救助鸟儿要去的都是没有开发的、荒无人烟的野外,除了坐公交车,就是靠步行,一个人拿着本子边走边记。为了节省费用,住在村子里,一天5块钱住宿费,晚上提前弄点热水,早晨泡个方便面,中午凑合一口或者饿着。”孟德荣回忆道。
↑2006年8月29日,孟德荣赤脚行走在沧州沿海湿地,准备为水鸟进行环志,进行鸟类科考。(受访者供图)
有一次野外监测,在山东莱州湾,孟德荣扛着望远镜和照相机,边看边拍。冬天的海滩空无一人,傍晚涨潮后周围突然起了雾,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海。逐步上升的潮水没过了孟德荣的半个身体,他被冻得浑身僵硬,瑟瑟发抖。印象中岸边有一片草丛,他拿着望远镜凭直觉朝着草丛的方向走,最终脱险上了岸。
还有一次前往黄骅做调研的路上,沿着海边很窄的道路驾车行驶,孟德荣被海面上的一只海鸥所吸引,就在他转头看向海鸥的瞬间,方向一偏,差点栽进大海,当他踩住刹车时,车子的三个车轮已经悬空,剩余一个车轮和车底盘在岸堤边上托着,摇摇欲坠,下面就是3米多深的海水。“当时吓得动都不敢动,后来慢慢打开车门将自己挪出来,又去附近找来挖掘机把车吊出来。”他回忆说。
↑孟德荣在沧州沿海湿地观察鸟儿的繁殖情况(2012年4月20日摄)。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21年来的坚守,最难的不是缺乏经费,也不是历经艰险,而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有时候救治后的鸟依然没能成活,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从我手中离世,感觉是我的责任。”孟德荣说,“我总会反复质问自己,是不是换一种救治方式结果会不一样,这种压力这些年来始终压着我。”
21年的时间里,孟德荣累计救助处于患病、中毒、外伤、饥饿等危难中的野生鸟类100多种1900余只,成功使1300多只伤病鸟康复后重返自然。其中救助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鸨、丹顶鹤、白鹤、金雕、白尾海雕、黑鹳、白鹳、遗鸥等14种130多只。
↑2015年9月16日,孟德荣在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一只即将放飞的夜鹭做外形测量。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未来,孟德荣打算将这份事业一直做下去。他也呼吁,保护好现有的湿地、林地、草原等鸟类栖息地是根本。“人与鸟的持续共生,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也是留给后代的财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