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执着寻找,他帮131名烈士回“家” (3图)

发布时间:2021-04-07 23:02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04月02日 05版 | 查看:1574次

清明前夕,张德东到黑山县烈士陵园祭扫。本报记者 徐铁英 摄

张德东(右一)在黑山县烈士陵园进行党史宣讲。 薛 鑫 摄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兰 江 刘学文 本报记者 徐铁英

核心提示

张德东,锦州市黑山县一名普通的老党员。2007年,他无意间发现一片革命烈士墓,从此踏上了寻找散落在荒山沟岔里的烈士墓的征程。这条路,一走就是14年。他跑遍黑山县278个行政村的942个自然屯,爬上207座山头,在308处战场遗址寻找到了多处烈士墓地,并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将131名烈士遗骸迁葬到烈士陵园。

青山默默,松涛阵阵。

国旗包裹的烈士遗骸被人捧着经过身边的那一瞬间,张德东热泪盈眶。

这一刻,张德东老人等了14年。

“73年,你们终于回家了。”3月29日,革命烈士遗骸安葬入园仪式在锦州市黑山县小东烈士陵园举行,26名于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东北野战军7纵队20师的指战员和支前担架队队员,安葬入园。

作为烈士墓的最先发现者和烈士身份认定者,张德东被邀请参加革命烈士遗骸安葬入园仪式,“他们牺牲在黑山的土地上,历史没有忘记他们,黑山人民更没有忘记他们。”

73年前,这26名烈士牺牲后,被就地掩埋在黑山县薛屯乡东水泉村附近的山沟和山坡上,由于没有墓碑,烈士墓逐渐被人淡忘,杂草丛生,烈士事迹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张德东在烈士墓前承诺,不能让烈士被人遗忘,要给他们安个“家”,让他们在烈士陵园和战友团聚。

如今,多年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张德东在烈士纪念碑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这名71岁的老党员,身未起,泪已落。

寻找

一辆旧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老旧的背包,背包里装着两个玉米面饼子、一块咸菜疙瘩、一瓶井拔凉水,这些就是张德东钻村进屯、漫山遍野寻找革命烈士墓的全部家当。

“这是我的标配,找墓就得进沟、钻林子,哪能有热乎饭吃?有时一天能骑出200里地,累了、饿了,就地就吃上一顿。”张德东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抚摸着早已磨褪了色的背包。

寻找革命烈士墓,源于张德东给自己定下的“十年规划”。

2006年12月,张德东从黑山县大虎山镇文化站站长的岗位上退休。在此之前,多年从事党史征集工作的张德东就计划着在退休后,利用10年时间,重走先烈路,继续搜集整理黑山地域的党史和革命斗争史。

2007年春天,张德东走访到黑山县二道乡田家屯,闲语间听村民说,离村不远的荒甸子里有几十座孤坟,老辈人说是革命烈士墓,但既没有墓碑,也无人打理。“这儿怎么会有革命烈士墓?”张德东向村民问明路后,跨上自行车, 一径奔向沟里。坟前找不到一块墓碑,坟头上满是杂草,没有后人祭拜的痕迹,一个个坟头密集排列着,一看就是集中掩埋。

为了弄清原委,张德东多次前往田家屯,备上自己都舍不得抽的烟卷,召集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开了7次座谈会了解情况。

烟雾在屋里飘起来,也将老人们的思绪拉回到70多年前。

“确实是革命烈士墓,60名烈士都葬在那儿。”

“没错,我给烈士穿的衣服,不能让烈士穿着打烂的衣服下葬。”

“找不着棺材,我家还献了一个炕柜,一起葬了4名烈士。”

“俺这地方的风俗,下葬时得让儿子抱着头,烈士年纪轻轻就牺牲了,哪有后人啊,是我给抱的头。”

……

为了印证村民说的话,张德东又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到锦州市、黑山县档案馆查看地方志、军事志,用历史记录与村民讲述互相佐证。在市、县、村三地往返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张德东最终确定,这里埋葬的是东北野战军5纵队15师43团的60名指战员,他们牺牲在与国民党军队一个营的肉搏战中。

当答案终于浮出水面,张德东感到既兴奋又悲恸。兴奋的是,竟然无意间发现了60名革命烈士的墓;悲恸的是,烈士们独守在荒山野甸间,无人祭拜。

“肯定还有散落在山野的革命烈士墓,我要找到他们,让他们回到烈士陵园的家,和牺牲的战友团聚,让后人永远铭记。”张德东在心里郑重地许下诺言。

承诺

为了心中许下的诺言,从那以后,张德东开启了寻找先烈的路。

在黑山县二道乡三家子屯,张德东发现了两处革命烈士的合葬墓群,经过走村串户调查和翻阅史料,最终认定这些烈士是东北野战军5纵队13师39团和10纵队29师合力围剿郑家窝棚、茶棚庵一带国民党军队时牺牲的44名烈士。

在黑山县薛屯乡东水泉村,张德东先后8次来到两处墓地调查,最终确认一处墓地安葬的是东北野战军7纵队20师14名烈士,另一处墓地安葬的是支前担架队12名烈士。在台安县桑林子镇贺家村,又查找到了一名烈士的孤坟。

听说张德东自掏腰包翻山越岭地寻找革命烈士墓、认定烈士身份,朋友们劝他,“都一把年纪了,别累坏了身子。”还有人背后议论他:“都退休了,也不知道图个啥?”

最支持张德东的是他的老母亲——“你这事做得对,为了咱们的好日子,烈士年纪轻轻地就牺牲在黑山,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咱可不能忘了他们。”

退休前夕,张德东查阅史料发现,当年贺家村安葬了8名烈士,可当地人只找到7座烈士墓,第八座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他年近80岁高龄的老母亲回忆:“贺家村当年是埋了8名烈士,还是我帮着整理的遗容呢,要不,我陪你走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张德东打了辆出租车往几十公里外的贺家村赶。荒山野岭、杂草丛生,老母亲走不动了,张德东就背起母亲一步一步挪,找了3个多小时,终于在一个堤坝旁找到了第八座烈士墓。

张德东心疼地摸着老母亲满是灰尘的脸,老母亲用袖子给儿子擦擦汗,母子相视而笑:“咱娘俩加在一起130多岁了,再苦再累,这事也做得值。”

怀揣着黑山县地图,张德东骑着自行车,平地骑、陡坡推,一村一庄问询英雄足迹,一家一户寻找见证人。至今,已有131名革命烈士的墓地被他发现并认定,在黑山县有关部门的组织下,131名革命烈士的遗骸全部迁到烈士陵园。

张德东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也兑现了对母亲的承诺。他回忆起1968年的一天,他从乡下回来,向母亲讲起听到的黑山阻击战的故事,曾在黑山阻击战中担任过支前救护员的母亲告诉他,打仗时,他们家就是救护伤员的地方,炕上、地下住着十多个伤员,有29名烈士埋葬在范家村村边上的西山湾。母亲嘱咐张德东:“烈士牺牲时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有的比你还小呢,你得把他们当成亲人,没事的时候去坟上除除草,清明的时候去扫扫墓。”

张德东认认真真地应承下来。从此,每年清明节,张德东都会买来花圈,摆放在29名烈士的墓前。几十年来,给烈士扫墓,成了张德东的习惯,也成了张家的传统。

张德东育有一儿一女,每次给烈士扫墓,他都会带上两个孩子。儿女相继考上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张德东都要带着孩子给烈士扫墓。他告诫孩子:“没有先烈的牺牲,就没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儿子、女儿如今都在上海工作,但每次回到黑山,都会陪着老父亲去给烈士扫墓。2015年,从上海回家探亲的孩子们,研究着给29个烈士墓立碑、植树。跑市场、买树苗、刻石碑,立起29块墓碑、栽下58棵松树后,孩子们才返回上海。

传播

“在一个只有8户人家的小山村潘家岭,当年189名官兵空着肚子激战一昼夜,全部壮烈牺牲。8户人家把各家仅剩的一点高粱米都拿了出来,做了189碗高粱米饭,放在烈士的胸前。一位大娘说:孩子们,醒醒吧,吃饱再睡吧。”半轮晓月,一盏孤灯,张德东盘坐在炕上,在小炕桌上开始了新一天的党史撰写。

因为上了年纪,张德东眼也花了,手也有些抖,埋头连续写了两个多小时,有风湿的腿又酸又麻又痛,腰也酸痛得直不起来,张德东攥起拳头,用力地捶打腰和腿。

从18岁担任党史征集员开始,搜集党史资料、撰写黑山党史和革命史,已经成为张德东生活的一部分。

53年前,张德东刚到黑山县大虎山乡政府当通信员,乡领导派他深入各村,调查搜集黑山阻击战的党史文献资料。那时候,参战的黑山籍老兵和支前模范大多健在,回忆起激烈的战斗过程,叙述着战友的牺牲场面,讲述人常常是泣不成声,记录的张德东也是泪如雨下,来不及擦拭的泪水打湿了纸面。他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英雄事迹记录下来,讲给后人听。

从那时起,只要有闲暇时间,张德东就会想尽办法去寻访当年参战的老兵,查找有关党史资料,退休后也从未间断。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跑遍黑山县278个行政村的942个自然屯,到省外寻找亲历者及后人。53年间,张德东走访了上万人,抢救、挖掘、整理了近百万字的口述党史资料,整整装满7个箱子,梳理出上百个战斗故事、群众支前故事,撰写的文章多次发表在党史刊物上。

“铭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张德东搜集资料、写党史,更注重宣讲党史。

“张德东被称为‘金牌讲解’,他的讲解总能让人热泪盈眶。”14个以黑山阻击战为主题的烈士陵园聘请他为荣誉讲解员,每年清明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张德东都会在烈士陵园为大家义务讲解。为了让讲解更能深入人心、更有成效,张德东针对不同的祭扫群体,撰写了几十个不同的讲解版本。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做革命英雄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张德东说到了,也做到了。

补记

信仰的力量

跑遍黑山县278个行政村的942个自然屯,爬上207座山头,在308处战场遗址寻找烈士墓,张德东奔波14年帮烈士“回家”的事迹,让人闻之落泪,心生敬意。

14年坚持做一件事,并做好一件事,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张德东老人能坚守初心,是因为他心中有信仰。

信仰是张德东翻山越岭寻找烈士墓的指南。

当年,为了不占群众一分田,牺牲的烈士都是埋葬在荒山野岭,竖立的木制碑早已腐烂成泥,寻找的唯一线索就是老辈人逐渐淡忘的记忆。每天上百公里路,初春冰冷的河水刺痛,冬日背包里冻得梆硬的玉米馍,张德东都体味过,但他从未说过“苦”字。

信仰是张德东查找资料认定烈士身份的力量。

在众多资料、档案中寻找只字片语,如同大海捞针。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有些证明材料就是一张巴掌大小的纸片,上面盖的公章已经褪色,有的材料甚至写在烟盒上,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在如山的资料和尘封的档案中,张德东像肉里挑刺一样,寻找着蛛丝马迹。

正是有了信仰,才有了坚持的力量。

这份信仰来自于老母亲的言传身教。战争年代积极支前的母亲是张德东做人的榜样和精神导师,她给儿子讲述亲身经历,嘱咐儿子为烈士扫墓,陪儿子寻找烈士墓,都在张德东心中撒下了信仰的种子。

这份信仰夯实于53年搜集、整理党史文献资料。从18岁开始做党史资料征集工作,53年来,张德东没有停下过脚步,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杆,在搜集、整理革命英雄故事时,他自己也在朝着英雄的方向,潜移默化地学习、成长。

这份信仰也根植在朴实无华的家风中。张德东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育和嘱托,也继续传递给儿女。他讲述的党史故事早已在孩子们的心底烙下了深深印迹。在张家,信仰是家风的魂,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标尺。

信仰根植于心难,转化为行动更加不易。

14年,张德东将心中的信仰转化为脚下的路。这条路是陪伴131名烈士“回家”的路,这条路是搜集、挖掘、整理党史资料的笔耕之路,这条路是450多场党史宣讲之路,这条路就是张德东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的路。

路在脚下,还在向前延伸。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