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7 09:41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04月07日 第02版 | 查看:564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本报记者 张景阳
“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一封信,犹如春风化雨,温暖了每一位队员的心,更加坚定了内蒙古数十支乌兰牧骑永远服务基层、永远做草原文化轻骑兵的信念和决心。
乌兰牧骑,蒙语直译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内蒙古自治区独有的、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苏尼特右旗草原,至今已走过60年发展历程,它的成长史,也是内蒙古基层文化服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
已经年过八旬的伊兰老人,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建队时的队员。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家刚刚成立第一支乌兰牧骑时,我们这里是试点,只有9个人,演出时只有一些简单的乐器、道具和两辆马车,还有就是我们的队旗了。”
据老人回忆,当时的乌兰牧骑队员赶着马车走进牧区,夏天的太阳顶在头上,冬天的积雪陷住了马车,支撑大家把文艺节目送到蒙古包牧民家里的,是坚定的信念,“我们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自编自演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农牧区生活和广大农牧民的心声,鼓舞农牧民热爱家乡,热爱草原,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乌兰牧骑的老队员们说:“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这是乌兰牧骑数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
得知乌兰牧骑来演出,草原牧民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聚集在蓝天白云下,歌舞飘扬,气氛祥和,歌舞、长调、呼麦、器乐演奏与草原美景浑然一体。这是数十年来乌兰牧骑演出现场的真实写照。
“乌兰牧骑的演出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演的都是我们爱看的节目,知道他们有演出,我们马上就来了。虽然路途劳顿,但演员们没有丝毫懈怠,小伙子们、小姑娘们很是能吃苦,一直坚持了下来,我们很感动。”苏尼特右旗牧民达布希拉图由衷地感慨。
群众的需要就是乌兰牧骑的责任。60多年来,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六个“不分”: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不分场地优劣见缝插针,不分严冬酷暑坚持演出,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不分时间早晚接送观众。这“六不分”,也把文艺与群众紧紧连在了一起,深刻阐述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的服务情怀。
向群众汲取营养,让文艺服务群众
20世纪50年代乘坐马车行进在大草原上,60年代牵着骆驼跋涉在戈壁沙海,70年代跟随拖拉机向农牧区进发,80年代乘坐大卡车深入到部队驻地,90年代登上火车到自治区会演。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服务方式和演出足迹,见证了北疆草原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从进入新世纪到迈进新时代的全过程。在此期间,乌兰牧骑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
记者了解到,时至今日,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为代表的“红色文艺工作队”依然保留着帮助困难农牧户从事剪羊毛、打畜草、打井等生产劳动的传统,还为一些农牧民提供照相、家电维修、代寄邮件等服务,强化宣传党的政策,为农牧民提供经济信息、科技情报和致富门路等系统的服务。而乌兰牧骑的创作灵感,则几乎全部来自这些实践。
“乌兰牧骑常年工作和生活在农牧民群众中间,始终与群众保持着一种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使他们能够深入体察农牧区团结、建设、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时代脉搏,深刻了解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和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心路历程。”老乌兰牧骑队员高金梅说。
从最初的9名队员发展到如今的47名队员,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始终不变的,就是“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从农牧民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让文艺服务无限贴近牧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初心。
近两年来,全国政协委员、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青年队员哈斯塔娜创编了男女群舞《塔牧沁牧歌》,带着这份热情,紧接着又创作了《祈》和《牧羊姑娘》等优秀舞蹈作品,受到了苏尼特右旗广大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她说:“乌兰牧骑的使命就是让红色文化和文艺服务永远扎根草原。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于基层、服务于老百姓,把我们最好的作品献给农牧民,把我们的乌兰牧骑精神世代弘扬下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