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17 07:54 | 来源:腾讯网 2010年07月16日08:51 | 查看:1510次
这是一出荒诞剧,演的不是命运,而是心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7月1日在湖南宁乡县考察当地防汛抗洪工作时,农民陈凯旋向总理反映了当地地质灾害的情况。后续的故事是,陈凯旋因害怕被镇干部抓而出逃了三天;因害怕当地政府找麻烦而转让了自己的菜店。当地的地质灾害治理,则因陈凯旋的反映而加快了进程,乡邻们开始找陈凯旋递状子,弄得他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镇里的干部说:“陈凯旋对镇里是有贡献的。”
说这是一曲荒诞剧,在于一个农民与中央政府总理的偶然见面,产生了起伏很大的后续情节。这些情节并非悲剧,也非喜剧,当然也不可谓正剧。这些情节都在正统情节之外,枝枝蔓蔓,隐埋着悲喜与惊慌、意外与悬疑。
说这个荒诞剧演的不是命运,似乎过于绝对。因为对当地出现的“天坑”的治理进程加快了,当地人的生活安全感在增强,可能补偿也要增加。陈凯旋的生活轨迹也有改变,他卖掉了在镇上的菜店,回家种地去了。
不过,这仍然主要是一个演示了心理的荒诞剧,反映了当下基层社会的别样景致。陈凯旋反映当地地质塌陷多发,“天坑”频现,这应当是温家宝总理考察当地的一个临时情节,这个情节原本不在考察线路与安排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就有干部提醒陈凯旋“没你好日子过”,接着陈凯旋在镇干部去找他了解情况时又陷入惊恐。
一个农民,因为向总理面陈意见,而感到巨大的幸福,同时陷入可能受报复的巨大惶恐,以至于出逃躲避、改换生计,并且心神不宁、性情大变。这种“心路”与“生路”的历程,报道出来,使人无法当作一个单纯的趣闻和谈资,生活在底层的公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荒诞剧而得以呈现。
高层人物的活动,往往是被编程的,到哪里、看什么、见哪些人、听到哪些话,往往都在日程、行程的表格中。除非有“临时停车”,“即兴会见”,考察调研都将落入安排,获得的信息完全来自于权力系统内部的编排设定。众所周知,这个系统内部的信息并不总是真实的、全面的,有时甚至就是不真实的、报喜不报忧的。于是,怎样隔断高层人物直接获取底层真实情况的通路,就成为权力系统的重要考虑,对高层人物,权力系统用“日程”来安排;对底层民众,权力系统则可以硬性阻断其不经安排而遇见高层人物的可能性。
陈凯旋得以面见总理,基本上可谓是“精心布置”下的意外。这种超出安排、自作主张的行为,对陈凯旋来说,无疑容易被权力系统认作“放刁”、“多管闲事”、“不守规矩”。陈凯旋的恐惧心理,外人完全可以理解。在一个人民主权国家里,一个农民因为与总理见面,而对地方权力可能的后续报复产生恐惧,这令人深思。
真实的情况是陈凯旋并未被捉拿,也没有受到报复,镇党委书记在县里的要求下与陈凯旋面谈了一次,让他放下思想包袱,过回正常生活。这使得陈凯旋的一系列行为和情绪反应,更有“自寻烦恼”的意味。然而,请同理地理解他吧,他的行为、担心与情绪反应,并不背离人们的社会经验。陈凯旋算是“越级上访”,至少是“越级反映情况”吧,而且他的家并没有遭受地质灾害。众所周知,“越级”尤其“越级多管闲事”是何其不可容忍。
从报道可知,镇里并非没有治理地质灾害,而是因力量所限,推进较慢。陈凯旋反映问题给总理后,省市力量都加入了,治理就快了。我们固然要为治理的加快而欣慰,但也不免设想,如果不是陈凯旋的意外加入,“天坑”治理的节奏会如何。
传统的“躬亲”模式再次显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功效,但也再次证明了地方治理体系解决现实问题的不足。民众为“天坑”所扰,生命被塌陷威胁,镇政府能力有限,治理缓慢,应当也会向上报告,但显然具备治理能力的层级未能作出有效反应,非得中央政府首脑亲自布置,问题才能快速解决。
总理“躬亲”令人感动,但非总理“躬亲”则基层的好些难题久拖不决,则是治理系统的失败。对宁乡“天坑”治理的效率,没有太大必要特加批评,应当注意的是社会治理系统为何还走在“躬亲”模式的轨道上。(刘洪波 《长江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祁建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