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图)

发布时间:2021-04-03 10:3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02日 05 版 | 查看:1044次

制图:张玉佳

  上世纪90年代,北京故宫午门外广场,等待客人的出租车司机和三轮车车夫。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建泉/摄

  1988年7月15日,33岁的新华社记者李锦像往常一样剪贴报纸。他发现,这一天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是一种市场经济》。在他的印象中,这是党报上第一次正式出现“市场经济”这个名词。虽然这只是一篇学术探讨的文章,但他还是在“市场经济”这个词上画了好几道杠杠。

  仅仅一年多后,另一篇基调完全相反的文章引起了更广泛的讨论。这篇题为《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文章称:“如果我们……让市场成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不重视乃至削弱和否定计划经济的重要作用,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瓦解。”

  此时的中国,已经宣布改革开放近10年。从10年“文革”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推动着经济快速增长。但在内外部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下,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讨论再次交锋。

——————————

  “物价闯关”搁浅

  要市场还是计划?直接的缘起,就是1988年的“物价闯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大多数物资和商品都有两个价格。同厂家同款型的商品,却有两个价格,唯一的区别在于是不是在计划内。在1985年前后,国家确定了计划内外钢材商品的销售比重是78∶22,煤炭是92∶8,石油是83∶17,食品类是59∶41,服装类59∶41……

  为了管好计划内外的价格,国家费了很多功夫。1981年国务院新成立一个机构——价格中心,找来了50多位经济学家和价格专家,买了大型计算机,收集了全国的投入产出数据,编制投入产出表。

  如此费心费力,但新旧体制共存的畸形发展依然难以为继。几年后,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在南京,1000吨钢材原地不动被炒卖了120多次,价格上涨近3倍。

  在半管半放中,物价上涨的威胁加重了,猪肉、钢材、煤炭等食品和原材料的价格都开始上涨。很多国有企业都出现了经营困难,财政负担加重。为此,政府一方面被迫增发货币,一方面不得不动用行政手段来限制价格,造成的结果是超发的货币不能由物价上涨冲销,酿成“隐蔽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体系进一步扭曲。

  价格双轨制的局面必须改变!1988年8月19日清晨,一则消息通过广播传遍大江南北:中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该《方案》提出,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计划用5年时间让物价“闯关”。

  出乎意料的是,“闯关”的物价很快就如脱缰的野马,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抢购潮。几乎所有的商店前都挤满了来抢购的人。有的人一口气抢购了一两百公斤的食盐,几百盒火柴。从当月开始,全国中心城市的猪肉价格以70%的幅度上涨,其他小商品很快跟进涨价。当时全国200多家电商工厂因为产销供大于求,积压严重,但是在抢购风潮中,仓库里的电扇都被一抢而空。

  这场因“闯关”而爆发的物价暴涨和抢购,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失控。8月27日,中央紧急宣布暂停物价改革方案。

  事后,国家物价局的《中国物价年鉴》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通货膨胀明显加剧的一年;383种商品中,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而在这之前的3年,物价已累计上涨23.7%。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当时亲身经历了决策过程,也是贸然“物价闯关”的反对者。晚年在口述史中,他说一开始的“闯关”方案太过鲁莽,因为是在通货膨胀政策下放开价格。

  1988年“物价闯关”搁浅后,宏观经济陷入紧张。许多企业工厂倒闭,失业人员增加,消费缺乏活力。1989年,中国经济增速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

  一锤定音

  宏观经济的遇冷,让当时尚处于生长期的民营企业感到切身寒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记载,1989年下半年全国个体工商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企业从20万家下降到9.06万家,减少了一半多。

  船至中流,突遇漩涡,航向何方?

  1990年7月,中央召集10多位经济学家出席了一场经济问题座谈会,“市场派”与“计划派”再次当面交战。当时,吴敬琏是“市场派的旗手”。这次会议过后,传出了“有计划、吴市场”的说法,批评吴敬琏不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复杂的形势和喧嚣的争论声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再次为市场经济的前路一锤定音。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精辟地阐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巡讲话”。

  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南巡讲话”使改革回到了正确的航向。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认真总结了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得失,并且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表述修正为“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成为上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经济的春天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1992年一整年都是“经济的春天”。

  在北京,从当年2月开始,新增公司的数量以每月2000家的速度递增。中关村的科技企业数量,在1992年年底已冲到了5180家,是上一年的2倍。沃尔玛、麦德龙、宜家等国际零售巨头也在这一年纷纷入场,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经济社会的发展热气腾腾,一批青年改革者、创业者脱颖而出。

  从1990年到1993年,周小川和楼继伟、郭树清、李剑阁等人,在吴敬琏的带领下,组成“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提出了近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方案,对国有经济、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社会保障、政府职能等方面也提出了改革设想。“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主张影响至今。

  199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0多岁的研究人员陈东升辞职,创办了嘉德拍卖公司。当时的国内,拍卖行业还是一片空白。后来,陈东升说,这一年国家体改委出台了《股份公司暂行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他觉得这两个条例“是中国企业发生真正变革的转折点”。几年后,他募资创办了泰康人寿保险。

  陈东升在北京辞去公职的这一年,南京上演了一场国营大商场与民营小市场的激烈“商战”,年仅30岁的张近东一战成名。

  当时,张近东创办的苏宁公司已小有名气,但当时占据在南京城里家电零售市场大头的,还是国营的八大商场。张近东的苏宁公司,不仅在价格上与之针锋相对,还拉起了一支300多人的专业服务队伍,提供上门安装维修服务,最终凭借“规模经营、厂商合作、专业化服务”等优势一战取胜。第二年,苏宁的空调销售额达到惊人的5.6亿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