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永远装着群众——新绛县中村北村党支部书记孙锁来带领村民共同奔富路(图)

发布时间:2010-07-14 07:08 | 来源:新浪网 2005-05-25 03:58 | 查看:3189次

孙锁来(中国好人网配图)

  有的人富有,却贪图个人享受,心中装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有的人不算富有,却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操守,以一颗赤诚的心,帮助和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新绛县横桥镇中村北村党支部书记孙锁来就属于后者。改革开放以来,他凭借精明的头脑和“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心安”的精神境界,带领全村184户人家,实现共同富裕。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30%的农民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车。2000年6月,原运城地委曾作出向孙锁来同志学习的决定。2005年2月,新绛县11246名党员集体为孙锁来赠送了“共产党员的楷模”金匾。

  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自己都没有本事致富,如何能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

  孙锁来一辈子不缺钱花,却没有攒下多少钱。从1973年开始任村党支部书记的32年间,一门心思致富是孙锁来心中的头等大事。他一直这样思考问题: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自己都没有本事致富,如何能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中村北村是一个有184户、820口人、1100亩耕地的小村庄。改革开放前,这里是新绛县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庄之一。从1980年开始,敢想敢干的孙锁来,就开始帮助大家种植工棚韭菜,每亩纯收入达1500元,全村人均韭菜收入260元。中村北村人从此开始佩服孙锁来的决策能力,并悟出了一个理:要想富,只有跟着锁来走。1983年,孙锁来又联合3户农民接管了村里一个电杆厂,当年就净赚3万余元。之后,又扶持和吸纳4户群众共同组建新的电杆厂,产量和规模不断翻番,而且还吸收本村劳动力300余人。从1989年开始,他开始摸索全村共同致富的路子,他带领全村农户建起了120家炼油厂和炼铁厂,由于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厂子后来关闭了。之后孙锁来开始琢磨一个既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让村民受益的项目。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支委决策,中村北村决定建设一座由村民入股的股份制造纸厂。“让人人当股东,户户有存款,8年以后要让80%的人家住楼房,坐小车。”孙锁来提出了中村北村新的发展蓝图:农民工人化,生活城市化,企业集团化。宏伟蓝图让村民心动眼热,但要入股份,仍然心存顾虑。孙锁来拍着胸脯向大家郑重承诺:赔了是我的,挣了是你的。这句话还一并写进入股合同中。经过5年的“折腾”,村造纸厂建起了7个车间。2004年,该村固定资产超过2000万元,企业实现利税800万元。春节前夕,全村股东领到红利共295万元,人均达到4000元。中村北村民终于实现了“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工资,积累靠分红”的梦想,而且全村的小车有60辆,50多户人家住上了楼房。

  “赔了是我的,挣了是你的”。在共同致富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赔了是我的,挣了是你的”,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多少年来,孙锁来垫资资助了多少人摆脱贫困,担当了多少风险,自己从来都没有记在心上。村民们却心知肚明:村民杨引珠没有忘记,他曾买个大车跑运输赔了10万元,债主天天上门,万般无奈之下,决定把自己在全村装修得最好的房子卖掉。孙锁来闻听此事后,立即赶到杨引珠家,他告诉杨引珠:“收购麦秸秆,没有钱我来垫付,赔了我给你工资,挣了算你的。”6个月后,杨引珠把收购的麦秸秆卖给纸厂,净赚6万元。为表达感激之情,杨引珠送给孙锁来5000元,但一个月后,杨引珠收到了一张5000元的入股收据。杨引珠哽咽地告诉记者,是孙书记救了我的后半生。在孙锁来眼里,见不得有人过着穷光景,谁穷就帮谁一把,致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最让村民铭骨难忘的,是造纸厂入股。孙锁来一句“赔了是我的,挣了是你的”让大家打消疑虑。村里128户的股金中都有孙锁来的贷款。30%人家是分文未出就当了股东。记者在采访中询问他,假如企业真的出现亏损,你一人能承担起吗?他神秘一笑说,有当初经营电杆厂时积累的资金作底垫呀。中村北村实现了共同富裕,难道就没有贫困户吗?记者为此专门寻访了一位最“穷”的农民行月旺。行月旺从小父母双亡,智力有障碍,到处流浪。为稳定他的生活,孙锁来又是给钱,又是拉煤,后来又安排他做电杆配件。电杆厂停产后,行月旺开始放羊,但家境还是不好。造纸厂入股时,他也被贷款一万元入股。他现在已是个小股东了,这几年分红就得了7000多元钱,股金也越滚越大,加上两个孩子在纸厂上班工资和放羊收入,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他美滋滋地告诉记者:“孙书记已陆陆续续资助过我5000元以上。明年还计划帮我盖新房。”坐享其“红”的村民们心里明白,正是孙锁来把风险担在自己身上,利益让给了大家,方有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他把心思全扑在村民身上,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小社会,让农民享受着“城市人”的生活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是孙锁来牵肠挂肚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都是孙锁来日夜操劳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孙锁来精心料理的。这是中村北村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总结他们好书记的三句话。这三句话,是孙锁来担任村支部书记32年的真实写照。今年56岁的孙锁来,从小随父母从山东逃荒来到中村北村落户。他高大的个头,黝黑的脸庞,率直的性格,洪亮的嗓门,不了解的人认为是个粗人,恰恰相反,他却是一个古道热肠,乐善好施的“细”人。孙锁来常说,村党支部要有号召力,就必须时时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放在手上。这些年来,村民们都能说出孙锁来的许多惯例:每年春节前,他就会在喇叭里公开讲,谁家缺钱花,谁家缺粮吃,就给我捎个话,我给你送去;村民的年货村民都不用操心,由他来准备,大到西服新装,小到瓜子、糖果、油、对联等,连老人给孩子的新票票都有了,仅年货每家就值500元左右;平时谁家婚丧嫁娶,都有他的身影。谁家有病人,他的车就归谁家使用。村里人有一个习惯,谁家的事只要听说是锁来知道了,就放心了。孙锁来有两大特点,一是爱操心,他经常告诉大家,老人有什么事,不要找儿女,找我。年轻人有什么事,不要麻烦父母,找我。为方便大家,他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二是喜欢资助别人,他这些年资助别人的钱最少也在50万元以上。孙锁来的“人性化”,潜移默化着村风人貌。如今的中村北村已成为一个和谐的小社会,婆媳关系和睦,左邻右舍,人与人,从来没有吵架闹事的。这里的干部群众都有很强的诚信观念,外边的人都愿意和中村北村人打交道共事。中村北村人津津乐道他们的幸福日子。昔日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农民们,与城市人一样,每天在巷道的体育器材上晨练,晚上跳舞唱歌,闲暇时间到图书馆看书,每年一次的集体旅游,省内省外跑个遍,最远的还到过越南。“好日子还在后边哩!”采访中一直处于低调的孙锁来激动起来了:中村北村共同致富的步子还要加快。他告诉记者,新的发展项目已经选定:延伸造纸产业链,加工生活用纸和扑克牌;生产铁锹,塑料再生。仍然是“一户不能多入,一户不能少入”的平均股份政策,计划到2008年,人均从股份中分红1.5万元。本报记者 管喻 李宁波(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史婷婷)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