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5 18:4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5日 05版 | 查看:614次
全国农业展览馆 资料图片
民族文化宫 资料图片
人民大会堂 资料图片
人民大会堂。本报记者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1959年10月1日《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冰心先生为十大建筑撰文。资料图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收藏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棚设计图。资料图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收藏的由常沙娜绘制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棚大样图(局部)。资料图片
扫描二维码,阅读冰心先生文章原文。
当天边的晚霞逐渐消逝,华灯初上,一行行玉兰花饰的美丽灯柱散发着乳白色光晕,如轻纱般笼罩天安门广场。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在聚光灯映照下熠熠生辉,高悬的红色国徽庄重威严。站在安谧肃穆的广场上,脚下的每一块花岗石,每一行方砖,仿佛都在诉说着60多年前的往事。
时光坐标回到1959年。彼时,新中国成立已有十个年头,第二个五年计划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在10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工人体育场等总建筑面积达67.3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半故宫的“十大建筑”相继在北京拔地而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奇迹,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昭示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轮已扬帆启航。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
“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作出回答。”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在北京兴建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重大工程,展现年轻共和国的精神与面貌。此时,距离1959年国庆,仅剩不到400天,而随着苏联专家的撤出,我们也失去了难得的外部援助,建设任务异常艰巨。
为确保工程顺利,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指挥,短短三天内,梁思成、杨廷宝、张开济等30多位建筑专家云集北京,一个多月内,数百份设计方案出炉;干部、军人、学校师生、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从全国各地赶来,打响了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民大会战。
1958年9月8日,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对在京的设计、施工单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动员报告:“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自己建设现代化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作出回答。”
1958年10月初,大会堂施工工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拉开序幕。据统计,当时仅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劳动大军就达30万人。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倪吉昌回忆:“在大会堂工地,每天约有上万人在工作,在工程初期干活的人中,约有一两千人是来义务劳动的。他们中有市民、学生及各行各业群众,也有从前门东车站刚下火车的外地旅客。”归国不久的留美学者马大猷,带领团队解决了音响设计和施工的声学难题;绘画大师傅抱石、关山月用近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创作……在党的领导下,无数集体智慧和协作力量不断汇集,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汇入国家建设的壮阔海洋。
1959年9月,开工仅十个月的人民大会堂建成;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相继完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历时9个多月落成;北京火车站的全部工期只有7个月零20天……
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姜中光表示:“在中外建筑史上,从没有过这么大量的工程,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够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先例。这项国庆工程,成就史无前例。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有能力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而且能够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中央一声号令,大家就齐心合力去完成,体制的优越性充分得到了展示,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群众力量得到了发挥,最终困难就得以克服,创造了这个人间奇迹。”
这些建筑是属于人民的
“只有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他们才会有冲天的干劲和无比的热情!”
1959年10月1日,冰心先生在《光明日报·东风》副刊上撰文,记录下了这些崭新的雄伟建筑与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今天这些梦想来到中国,或是重访中国的朋友,到达了中国和北京,他看到的不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人民,而是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人民,他看到的不是荒烟蔓草,破槛旧窗的天安门,而是金碧辉煌,而且拥有两旁簇新高大的建筑,和四十四公顷广场的天安门……他们怎能不喜出望外?怎能不在定神回想之后,坚定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他们才会有冲天的干劲和无比的热情,把自己的国家迅速地建设成今天这个灿烂辉煌的样子!”
在巍巍古都拔地而起的十大建筑,印证出新中国历经艰苦奋斗岁月,阔步前进的厚重足迹,也见证着国家建设中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如今,以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新一代建筑相继矗立在首都街头,几代中华儿女“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也已成为现实:“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满载而归,“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中国人民举起接力棒,在光荣而艰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坚定向前。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亦是一部石头书。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院长孙希磊表示,十大建筑具有典型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着国家形象与时代风貌。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谢家宗族的祠堂里举行,不少参会代表不得不坐在外面听会。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使用的是仅能容纳千余人的中央办公厅礼堂。那时毛泽东曾说,待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建造一座能容纳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1959年9月,毛泽东视察即将竣工的万人大礼堂时说:“因为这座建筑是属于人民的!”遂将其定名为“人民大会堂”,并沿用至今。
时光流转,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未动摇。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历史大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交出了一份让世界瞩目的答卷。
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远处,北京火车站的钟声依旧有节奏地敲响,《东方红》的旋律徐徐传来,划过天际,穿越时空。62年前,毛泽东主席在这里接过了售票员递出的第一张火车票。62年后,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载着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将继续在新征程上前行。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本报见习记者 王潇 陈冠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