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4 00:2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6-30 | 查看:5711次
金辅中(后排正中)和他助养的孤残儿童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金辅中在照看他收留的弃婴。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新华网沈阳6月29日电(记者李克瑶)沈阳市东油馨村的一幢4层别墅里,幸福地生活着一个有28个孩子的大家庭。除了自己的孩子,金辅中,就是这27个孤残儿童的爸爸。
走进金家,最抢眼的要属那半面墙的鞋架,上面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鞋子。它见证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记录下了金爸爸和金家人对孩子们的爱。
现已年过半百的金辅中曾是辽宁歌剧院双簧管演奏员。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金辅中接触到了沈阳市福利院的孤儿。在与孤儿们接触的过程中,金辅中被一些孩子特殊的音乐天赋所感染,身为音乐老师,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专业知识奉献给这群特殊的孩子。每到周末,他都会将一两名孤儿带回到自己家助养,当休息日的“代理爸爸”。
2003年,金辅中向家里提出了将孩子们接到家,以寄养的方式助养孩子的想法。经过全家讨论,金辅中的提议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自同年9月第一批6名孤残儿童走进金家,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这个不仅有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姑姑伯伯、兄弟姐妹的特殊“寄养家庭”里,感受着一个健全家庭的亲情。
金辅中(左)和他助养的孤儿沈永恩在一起下国际象棋。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从2003年到现在,加上汶川大地震后到沈阳短期借读的9个孩子,金辅中及其家人总计助养孤残儿童36名。“那时候家里特别热闹,吃饭得开4桌,3台洗衣机24小时不停地转,同一个房间里说话也得喊。”金辅中幸福地回忆说。
“这些孤儿从小被父母抛弃,很多孩子有‘父母都抛弃我们,还会不会有人爱自己’的想法。所以大多数孩子对他人缺乏信任,总有一种距离感。别看孩子小,他们很早熟,他们时时刻刻在观察我、审视我。看我是不是真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金辅中坦言。
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傍晚回家后,金辅中即使再累也要亲自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教他们音乐知识,给年纪小的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下围棋……
患有先天性脊椎裂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金艳是家里的“大女儿”。虽然在孤儿院期间她做了3次手术,还是落下了行走不便、大小便失禁的后遗症。为了防止金艳睡觉尿湿被褥,金辅中的妻子司明飞夜间要像照顾婴儿一样喊她上厕所。
为了打消孩子们的不信任感,金辅中把自己的孩子和孤儿放到一起,全家人无论男女老幼始终是同吃、同住,谁也不搞特殊。
渐渐地,孩子们爱上了这个家,他们对父母信任了,有什么心里话都和父母、爷爷奶奶说。
“把孩子们培养成才,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考大学,比如音乐学院,可以去专业性的文化团体工作,可以组建演奏队,靠技能自食其力,这就是我助养他们的目的。”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金辅中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
说到理想,金家的孩子们都说要像爸爸那样,将来要给孤儿办一个家,让他们像自己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金辅中。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金辅中(右)与孩子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