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2 17:25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2日 09版 | 查看:1346次
这些乡村,缘何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干部群众的答案是——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河北省涉县关防乡后池村村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他们开山筑路,钻岩找水,开荒播绿,奋力搬掉“贫穷”这座大山。图为后池村村民在修路。新华社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的村民在制作“黄金茶”。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了彻底拔掉穷根,引导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各地有哪些创新探索、成功经验?我们邀请五位代表讲述亲历故事,他们都来自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集体,他们的深切体验,正是中国脱贫事业最生动的注脚。
袖手等吃喝,不如动手创造好生活
讲述人: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 陈泽申
我今年72岁了,祖祖辈辈都住在大湾村的山坳坳里。10多年前,我唯一的儿子突发急病去世,留下了4万多元医药费欠款和只有4岁的孩子。老伴儿从此一病不起,5年后也离开了我,只剩我跟孙子相依为命,日子真像是泡在苦水里。
7年前,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来到我家。她自我介绍是村里的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是来给我支招儿的。了解了我家的情况后,她鼓励我搞光伏发电。“晒太阳还能挣钱?”我将信将疑地按她教的搭起光伏电板,没想到当年就挣了3000多块。
2016年,靠着政府贴息贷款,我又“半路出家”当起了羊倌儿。年底一算账,光卖羊一项,就挣了1万多块。
日子渐渐有了起色,我的心气也高起来了,脑子越来越活。4年前,看着家门口乡村旅游越来越热闹,我就张罗着把自家种的天麻等特色农产品卖给过往游客,当年竟然挣了3万多块。后来,我主动找到余静,申请摘掉贫困户帽子。党和政府把我扶上了路,我不能袖着手等吃喝,好日子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很快,“脱贫光荣证”送到了我家;不久后,我们村摘帽出列了。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现在,我是大湾村旅游景区的炒茶师,我炒的“手工六安瓜片”可受游客欢迎了。听说去年景区接待了35万人次的游客,游客越多,我炒起茶来越有劲。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孙子大学毕业了,留在了省城合肥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一个月收入7000多块。
党和政府还帮我“一分没花,搬进新家”。住进两层楼房,屋顶电线不乱了,屋里宽敞明亮了,以前那种“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10多年前,我特别窘迫时,曾经请过“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你这门的朝向有问题。”我轻信了他的建议,改了门的朝向。但改门可没能改变生活,最终,还是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要肯动手、踏实干,我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脱贫后的路,靠自己走才能越来越宽
讲述人: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乡长 朱胜江
2016年我调任叶坪乡乡长时,全乡有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8户、8908人。怎么引导乡亲们在脱贫路上“快步跑”?我们把功夫下在了“帮扶+激励”上。
田坞村村民曾海春曾因治病负债累累,加上两个子女读大学,一度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结对干部一面帮他用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一面多次登门,和他拉家常、谈心事,一起重温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曾海春的心结渐渐解开了。他对结对干部说:在叶坪,老辈人为了革命连掉脑袋都不怕,我这点困难算什么?振作起来后,他利用扶贫政策种下12亩蔬菜,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很快甩掉了穷帽子,还成了田坞村的致富带头人、瑞金市的脱贫示范户和脱贫奋进之星。
一位姓谢的村民高位截瘫,儿子先天性听力障碍,快七十岁的父母在家照顾他并务农。结对干部看到这一切,立即为他申请低保最高保障,申请医疗及护理补助;帮他儿子申请教育补助、办理残疾证;为其母亲安排扶贫专岗;将其弟弟介绍到园区上班……想尽一切办法,帮他家稳定了收入。后来,终于可以脱贫了,一家人却忧心忡忡地追问:“脱了贫,你们还管不管我们?”结对干部告诉他们,政府会关心支持每个脱贫户,但脱贫后的路,靠自己走才能越来越宽。他们渐渐有了信心:“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勤快肯干,一定不比别人过得差。”
这些年,叶坪乡每季度都召开贫困户感恩教育大会,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行动,并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组织宣讲团到各村巡回宣讲,引导贫困群众向他们看齐,变“要我富”为“我要富”。
禾仓村有一家贫困户,户主和50多岁的弟弟以外出打零工为生,儿子儿媳在家务农,带着4个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脱贫攻坚初期,驻村第一书记上门走访,他们多次拒绝:“你不要再来我家,我们是穷命,你帮不了我!”结对干部不气馁,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动员他们到现场听脱贫宣讲。身边人的脱贫故事终于让他们心动了,他们主动找到第一书记,全家总动员,发展了12亩鱼塘、40头生猪、2亩白莲,生活彻底变了样。
几天前,叶坪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消息传回乡里,这是对我们红都儿女的鞭策和鼓舞,更是对瑞金无数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我们一定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新征程上不断迈向新胜利。
“我心想:这是多好的政策呀!”
讲述人: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 吉好也求
我今年42岁,家在大凉山深处的三河村,全村人都是彝族。以前,我们世世代代住在土坯房,围在火塘边,吃的是玉米土豆加酸菜,很多人没有上过学,乡亲们大多生活艰难。
说实话,我也不想穷,但我们这里山高路远、处处坡地、广种薄收,农产品销路很难打开。我的普通话不流利、没有技术,外出务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上孩子多,只能勉强糊口。
精准脱贫开始后,驻村工作队来到村上,各项扶贫政策落了地,我第一次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在帮扶部门帮助下,我申请了小额贷款,领到了帮助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基金,开始养殖西门塔尔牛,一头牛一年就能“长”出好几千元。我们村还涌现了郑吃合、洛古有格等养殖大户,他们成立养殖合作社,很多村民都加入了进去。
看着腰包渐渐鼓起来,我们对干部们更信任了。驻村干部说,必须发展产业才能巩固脱贫成果。他们通过调研考察,号召我们种大红袍花椒、核桃、良种马铃薯,以及云木香等中药材。
就业机会多了,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修房造屋这样的工作,政府还组织了各种岗位培训,我参加了建筑工培训,爱人马海子呷参加了厨师培训。最让我感恩的是,辍学的女儿也回到了学校。现在,我的5个孩子都在上学,女儿吉好有果还有幸得到了社会资助,将去西昌一所知名学校上学。现在,村里所有的小孩都进了学校。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心想:这是多好的政策呀。
如今,村里有了公共厕所、卫生室、幼儿园、村民活动室,还建起了村史馆。看到里面的陈列品,和贫困战斗的日子就历历在目。它让我们明白,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没有我们自己的努力,生活不会变化这么快。党带领我们走上了幸福路,未来要靠我们继续加油干。
“我要干、要干好”,啃下贫困硬骨头
讲述人: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 刘振喜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牌时,我激动极了。第二天凌晨,我回到村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涌到村委会,争着看奖牌长什么样,要我讲讲领奖过程。
回想起来,郝家桥村从过去一无所有、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到现在拥有山地苹果生态果园、温室大棚等多个集体产业,修建了村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幸福院、供销社、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真是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发自内心感谢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等的帮助,是他们和乡亲们齐心协力,才把郝家桥村建设得这么美丽。
我过去当过兵,凭着一股冲劲,2015年接过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在村支部大会上,我对全体村干部和党员说:“当年刘玉厚靠吃苦精神把大生产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我们也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把脱贫攻坚任务啃下来。”
最困难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们进村了,给郝家桥带来了新思路、带来了支援资金,让我们对继续“啃硬骨头”有了信心。我们修路架桥、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外出村民回乡发展,村容村貌很快大变样;学校建起来了,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将孩子带了回来,在家门口上学;幸福院为村里老人提供伙食,老人每天交4元伙食费,就能吃到丰盛的营养餐……
要留住人,就要有产业。2018年,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理事会,注册各类商标43个,将全村所有荒地、坡地流转至村集体经营,逐渐形成了集山地苹果、温室大棚、光伏发电、舍饲养殖、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带动贫困群众从“耕者有其田”向“耕者有其股”转变,使他们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村里没有产业之前,大多数村民不敢干、不想干;有了产业后,村民们纷纷表态“我要干、要干好”。村民郝志奇以前家里贫困,又得了场大病,欠了一屁股债,见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进村,老想要点救济。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硬是把他从“等靠要”拉到了自力更生发展产业的路上。2018年,他承包了一座温室大棚种蔬菜,第一年就收入一万多元,2019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他又承包了一座大棚,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典型。
未来的路上少不了难啃的硬骨头,但我们不怕。我将带领全村百姓继续奋斗,让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下山后,观念变了、想法多了、思路开了
讲述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余七十三
2月25日,我代表全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我们颁奖。这是我们全村的光荣啊!
看到总书记,我一下子想起了总书记2016年到班彦村考察时的情景,特别想向总书记报告: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村是个传统的土族村落,全村有8个社369户1396人,98%村民是土族。“班彦”是土语,意为“富裕与幸福”,可在多年前,我们村并不富裕,穷得叮当响。
改变,开始于2015年的搬迁。搬迁前,很多村民都住在沙沟山上,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完全靠天吃饭,有的地方连手扶拖拉机都上不去……为了让搬下山的乡亲们有事干、有钱赚,国家给政策、省里县里想办法、村里全力以赴带领大家奔小康。村里组织大家参加技术培训、一户一策扶持发展种养业、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渐渐地,从没想过的好光景,在眼前出现了。
57岁的吕志伟搬下山一年就脱了贫,现在儿子儿媳进城打工,他自己光经营饲料一年就能赚4万元。有着盘绣手艺的张卓玛什姐下山后,在村里的盘绣园上起了班,每年的收入都有二三万元。
如今,村里装上了路灯、硬化了巷道、建成了电子阅览室;乡亲们住上了新房子、烧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热炕、喝上了自来水、家家门口都有小轿车……更让人振奋的是,乡亲们观念变了、想法多了、思路开了,个个精神抖擞、人人干劲十足。
几年来,我们村围绕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想办法、找出路,已经开辟了特色种养、光伏发电、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等一系列产业,乡亲们的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2019年5月,为了让传统的酩馏酒酿造技艺传承下去、规模化生产,我们村投资200万元建成了具有土族民族元素的酩馏作坊,并注册了“班彦”商标,打造“班彦”品牌。大家都相信,真正的“富裕与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丁一鸣、常河、胡晓军、李晓东、万玛加、张哲浩、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张东红、刘涛、杨友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