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红色火种在这里点燃

发布时间:2021-03-01 17:22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01月20日 第01版 | 查看:722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本报记者 唐 婷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将一个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建设成了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为创造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今天,我们更要从那段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岁月中汲取力量,并向怀抱理想、不怕牺牲的革命先烈致敬。《科技日报》今日起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带您一起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

  大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连教室外也挤满了听众。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宜于中国”的辩论在这里激烈地进行了两天。赞成派和反对派似乎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终于到了辩论尾声的点评时间。忽然间,现场安静了下来。一位手里拿着一张笔记大纲的中年人,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他声音不大,但很沉静,流露出高度的自信与坚定。他就是李大钊。

  上世纪20年代初,发生在北大红楼的这一幕,是当时北大红楼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阵地的一个缩影。身处辩论会现场的朱务善多年后在回忆文章中生动记述了当时的场景。李大钊用唯物史观的观点阐述道,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就好比雏鸡破卵而出,是必然之理,在现场引发广泛共鸣。

  “世界上很少有一所大学能和国家的命运、和一个政党的诞生如此紧密相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金安平表示。在她看来,北大红楼的故事之所以会流传、值得纪念,正因为她曾是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摇篮和阵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光辉起点之一。

  1918年8月,一座西洋古典风格的大楼在北京沙滩的汉花园拔地而起。大楼主体采用赭红色的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红楼”,这里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文科、图书馆及校部所在地。

  “当年大楼的建造者恐怕没有想到,北大红楼的主色调——红色,以后将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和主调,这似乎成了一个含有预言意味的‘巧合’。”金安平指出,在北大红楼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密切相关。

  蔡元培担任校长后的北京大学,集中了中国一批有近代意识的新型知识分子,使得这里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镇。设在北大红楼一层的图书馆和李大钊的办公室——图书馆主任室常常聚集着一群群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知识分子和学生。

  他们在北大红楼不仅讨论学术,还讨论救国的思想和方案。“以北大红楼的图书馆和图书馆主任室、《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大学课堂为主要阵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地传播,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心中播下了进步的火种。”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陈翔介绍。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常是青年学生谈论的主要话题。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大红楼成立。“这是中国最早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团体,也是中国第一个马列著作编译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与组织基础。”金安平指出。

  在秘密状态下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实际成为当时北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其成员多是五四运动中的骨干和积极分子。研究会通过收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举办座谈会讨论、组织出版工作等,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员发展很快。

  1920年10月,在北大红楼一层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室,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同年11月,北京共产党小组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红色的火种以北大红楼为中心向北京东城区域和北京市四面蔓延开来,党员范围逐渐由北大师生发展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等学校以至北京全市。”金安平介绍,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全国建党提供了最多的基层党员,后来其重要成员又参加了“中共一大”的筹备,为全国建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北大红楼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所承载的历史,是中国思想启蒙、民族觉醒和社会革命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走近红楼,回望初心,人们会对这段历史有更深的感悟。”陈翔说道。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