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1 16:55 | 来源:江西日报 2018年11月23日 B01版 | 查看:2074次
赣江边的城市南昌
鄱阳湖湿地
□ 姚亚平
江西简称赣,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古有“江右”“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江西下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人口45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3.3%,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7%。
水与山相配,就形成了江西的地理格局——
要讲江西的水,就要讲江西的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一、江西的山
江西的东北面是黄山余脉,这里有景德镇、婺源。从这里流下的水是昌江;江西的东面是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从这里流下来的水是乐安河;江西的东南面是武夷山,这里是中国仅有的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江西的南边是大庾岭,其中梅岭古道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江西的西边是罗霄山脉,武功山是她的北支,齐云山是她的南支,雄伟的井冈山就在罗霄山脉的中段;江西的北面是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有三大特点:一是无绵延山脉,无起伏山峦,直上直下,显得巍峨高峻。二是坐落在长江中下游,旁边有鄱阳湖,犹如一座山放在水里,形成庐山云雾。三是拥有一千多栋别墅,如今保留完好的有七八百栋,是一座有文化的山。
除此之外,鄱阳湖边、南昌城外还有一座西山。西山是道教名山、佛教名山,与云居山对峙,中间有一条南潦河,沿线有新建、安义、靖安等。从唐代以来,许多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寺庙坐落于此,如宝峰寺、百丈寺、普利寺。现在,这里通了昌铜高速,加之西山的山水风光好,色彩丰富,视觉冲击力大,是江西一条最具潜力的风景线。建议修建慢道系统,可做自行车比赛道、百里花海长廊等。西山罗汉峰下有个洗药湖,洗药湖流下来三条水,其中一条是铜源峡。可打破体制分割,把铜源峡开发成一个高水准的景区。
二、江西的江
江西是南北长,东西短,三面环山,流下24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五条江河,一齐注入北边的鄱阳湖,流入长江,汇入大海。
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长江支流排名第七。赣江由发源于赣南山区的章、贡两江在赣州市汇合而成,然后向北,一直往下流,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樟树、丰城,通过南昌后,分为四条支流注入鄱阳湖,最后洩入长江,流贯整个江西,全长991公里,干流长750多公里,流域面积8.1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1%。
三、江西的鄱阳湖
鄱阳湖,曾叫彭蠡、彭泽、彭湖、官亭湖等。鄱阳湖是长江一个“吞吐型”的调节湖,和长江江湖相济、江湖共生、江湖两利。鄱阳湖上承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之流,平均每年出湖水量1432亿立方米,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流入海水量的总和,以长江流域9%的集雨面积向长江干流贡献了16.8%的水量。
鄱阳湖对长江洪水有着重要的调蓄作用。当出湖水量大于进湖水量,鄱阳湖水自南而北流入长江;当进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长江流入鄱阳湖。倒灌多发生在7-9月,年平均倒灌流量不到出湖流量的2%。
鄱阳湖的水位升降幅度较大,湖泊面积变化也大。鄱阳湖的水位变化,形成了“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涨水一大片,退水一条线”。鄱阳湖在正常水位时,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平均宽度16.9公里,入江水道最窄处屏峰卡口仅2.8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当鄱阳湖水位在21.69米时(1954年最大洪水的水位),鄱阳湖的水面面积达321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52亿立方米;而当水位只有9米时,水面仅216.6平方公里,蓄水量仅4.6亿立方米。
鄱阳湖湖泊面积在3960平方公里时,蓄水量259亿立方米,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还是亚洲最大的湿地。鄱阳湖有两块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即新建区南矶乡的湿地、永修县吴城镇的湿地保护区。现在已建成湿地、鸟、鱼的观察台、标本室、研究站,可以对外开放,以湿地博物馆的面貌接待游客,并成为青少年的科普基地。除此之外,鄱阳县还有一个国家湿地公园,都昌县有个省级候鸟保护区。鄱阳湖还有一个国家级江豚保护区,成群的江豚在湖中穿梭往来,冲浪嬉戏,纺锤般身躯又黑又亮。明才子解缙曾为此作诗:“一叶蒲帆秋水里,浪花如雪拜江豚。”
建议:高起点保护和利用海昏侯墓这笔遗产,把海昏侯-汪山土库-吴城-南矶湿地连成一条游览线,建设海昏侯博物馆和展示区,在下头吴里建观鸟平台、湿地博物馆或鄱阳湖博物馆,并将海昏侯国遗址、墓园和大西山一起申报世界双遗产。
四、江西的“山、江、湖”
江西的地理特点是“山、江、湖”:三面山、五条江、一个鄱阳湖,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相对完整,占江西面积的95%以上。天上的水下来,三面环山,像漏斗一样注入鄱阳湖,流入长江。也就是说,除了长江之外,江西没有一条河流是从别的省流过来的。所以,江西的山水如果有污染,赖不了别人。我们有更大的责任保护好江西美丽的生态环境。
水与人相遇,就形成了人口的流动——
一、中国的南北问题
中国的地理西高东低,除了澜沧江,几乎所有河流都由西往东流。中国大地就被分成华北平原、齐鲁大地、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等等板块。历史上的中国,东西问题是一大问题,但南北问题则更基本,因为经济上的交往、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交流、军事上的交锋、人口上的迁徙这五大问题都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怎样过黄河,怎样渡长江。
中国的政治、文化的中心,历来在北方。但自东汉以后,政治中心东移,到南北朝后,江南发展了,水稻文化起来了,江南成了中央朝廷税赋的主要来源地。于是,隋炀帝修运河,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就需要开通赣江这条从江西到广东的道路。但此路“人苦峻极”,唐代打通了大庾岭,随后唐宋年间又疏通了赣江十八滩,从此赣江成为沟通祖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这样,南北大通道就是京城、运河、扬州、长江、江西湖口、鄱阳湖、赣江、大庾梅岭,翻过梅岭进入珠江流域,到达广州。从这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梅岭驿道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赣江年流量比黄河都大,是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最主要的通道,是一条黄金水道和“高速公路”,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正是因为这条南北大通道,江西的历史才有声有色地展开了。
现在的京九线和京广线,江西的105国道和湖南的107国道仍然沿着赣江和湘江这两个走向。
二、影响了中国人口迁徙的路线
江西人老说历代领导人的祖上都是江西人,这有一定道理。因为江西是中国人口迁徙的主要路线。
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三次人口南迁,而后两次都跟江西有关。第一次是东汉末年至魏晋、特别是西晋的永嘉之乱。第二次是唐代,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祸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民纷纷南下避乱,江西是主要迁移地之一。第三次是人口南迁之潮,爆发于1126年的“靖康之难”,金兵掳走了宋朝的皇帝,康王赵构偏安临安,史称南宋,开始了100多年的对峙局面。南北双方时战时和,北民不堪忍受战乱和压迫,纷纷离开家园。北方的人到达江西,到达赣州之后,再往粤北走,往闽西走,往台湾走,往南洋走,所以赣州是客家人的到达地、集结地和中转站。现在,全球客家人约有8000多万。赣州970万人,95%以上为客家人,占全球客家人的12%,占全国客家人的15%。在秦汉开始的北民南迁到赣南、岭南的山岭中,成为“客家”。后来部分客家人又沿着先祖南下的途径,由东南往西北方向逆向返回,择地而居下来。
江西不但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目的地和中转站,还是向西迁的始发地。明代中叶后,西南招集流民垦荒,长江流域内出现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湖南湖北人往四川、贵州、云南走,江西人往湖南、湖北走。“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就这样一步一步填过去。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明朝年间,江西饶州府有几十万移民迁徙到湖北、安徽,而鄱阳县的瓦屑坝就是这些移民的一个集散地。另外,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有很多万寿宫,这都是江西人在外地的同乡会馆。江西人往西走的时候,把江西人的祭祀场所也带过去了。这是江西人口迁徙的标志。
三、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在“鄱阳湖-赣江-大庾岭”这条南北大通道上,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宋之问、杜审言、王勃、慧能、鉴真,北宋的苏东坡,南宋的文天祥,明朝的利玛窦、汤显祖、海瑞、王阳明等许许多多人的身影。但到了近代,海禁打开,再加上第一条南北铁路又修到了京汉铁路,江西便偏离了南北大通道。直到1997年,京九铁路开通,江西才重新回到中国南北交通的主线上来。所以,这条大道在历史上非常重要。
现在,江西北边的庐山,东边的三清山,东南面的武夷山、龙虎山都是世界遗产。南边的大庾岭和梅关可以申报世界双遗产,因为它具备以下条件:历史久远,底蕴厚重;反映了中国交通格局,承载了许多重大事件;遗址众多,保存尚好。
水与水相会,就产生了江西城市和集镇——
水与水相会,就产生城市。限于篇幅,这里只以赣江为例,她和沿线的支流交汇,就产生了江西的一系列名城。赣江由南向北流贯江西。赣江的赣,左边是“章”,右边“文”字下面是“贡”,是章、贡两江在赣州合流成了赣江,纵贯全省,一直流入鄱阳湖。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城是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
赣州老城面积3.22平方公里。1994年1月,赣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现在都说赣州是宋城,其实赣州更是一座唐城,理由有八点:一是把东晋南康郡守高琰建的1平方公里土城扩建到3.2平方公里,成为江南地区规模居上的一座州府城市。到宋代,孔宗瀚把土城改建为砖石城。二是确立了赣州城的轮廓。三是确立了赣州城的中轴线。四是从西津门至镇南门、镇南门至百胜门挖了一条护城河。五是建了卢王城。赣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有旧城区的这个总体结构。六是把2街扩建为6街,奠定了赣州城的街道格局。七是建了寿量寺和东林寺。八是建成了“虔州八景”。
二、赣江沿岸的大城市:吉安
赣江流到吉安境内,便有多条河流汇入。过了十八滩,遂川河与赣江交汇,就产生了万安。蜀河与赣江交汇,就产生了泰和。禾水和赣江交汇就产生了吉安。吉州窑的永和镇就位于禾水与赣江的交汇处。东边的恩江与赣江交汇,就产生了吉水。
为什么这里会形成吉安这座大城市?因为庐陵位于赣江中游,东、南、西三面山峦高耸,向赣江倾斜,依次为丘陵、岗地、河谷平野,全境是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吉泰盆地。这里雨水充沛,日照适宜,没有天灾,适应作物生长,古有“银鄱阳、金庐陵”之誉。
赣江在吉安为人们既提供了灌溉之利,更提供了舟楫之便。吉安上游是十八滩,下游是峡江,而庐陵一段地势开阔,水势平缓,因此赣江西岸地势稍高的螺山(吉安城)便成为赣江航道上的“中转站”。往上游去的,在这里补充给养,尤其是载重船只,需把货卸下一部分,装小船上运。从十八滩顺水下来的货物,到了这里则需“集装”再出发。于是,这里便成了人们的停泊处、物资的聚散处。这就有了客栈,有了居民,有了交易,有了市场。
三、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樟树
赣江一出峡江,就进入古樟树地区,即今樟树市、新干县、新余市交界的三角地带,这里赣江与袁河交汇,使得这里四通八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江西两大古代文明点之一。
古樟树地区,在赣江东西两岸方圆20平方公里内,有吴城商代遗址(国保单位)等商周遗址13处(樟树7处、新干3处、新余3处),赣江西岸有樊城堆、牛头城(国保)、七里山、麻家寨、新干大洋洲青铜遗址、商代大墓、吴平古汉墓群(国保)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古人类居住遗址。今新干县境内的赣江西岸还有战国粮仓遗址4处、大洋洲青铜器。赣江东岸有筑卫城(国保)、国字山、营盘里第一二三四土城。后来,又由于这里是赣江与袁河交汇处,樟树就成了东西南北货物,特别是药材的集散之地。“药不过樟树不齐”,主要是说药材在这里能配得齐。
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之美美在水
赣江、抚河与鄱阳湖的交汇,就产生了南昌。
如果要对南昌做一个城市定位,南昌人会脱口而出:“南昌是一座英雄城。”这没错,可不够,南昌的地理格局、生态风貌是什么?“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最无厘头的就是“动感城市”。其实,南昌在地理上、生态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她是一座水城!
南昌的西边是山,东边是水,是山水之城;南昌是江城、湖城,西边是江,东边是水,是江湖之城。南昌城在全国最大的特点在于:有江河穿过,离大湖很近。南昌的最美之处:水在城脚下,城在水边上。
换言之,南昌的最大景观就是“湖在城中、城在湖中”。“湖”,展示了南昌的特征,散发着南昌的气质,蕴含着南昌的性格。南昌市最著名的区,都是以湖为名的,比如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
因此,要把南昌城建好、建美、建得好玩,最重要的是“水”,最能叫响的也是“水”,最难做的也是“水”。水应该成为南昌的城市战略。那么,怎么让南昌城里的水好看又好玩?
建议:清点城区里有多少湖,做到心中有数,图上标出来,嘴上说出去;高度注重建设“水岸线”和“滨水区”,为城市增添国际竞争力和市民家园感;重点打造赣江沿岸、湖泊之滨的滨水道路、基础设施和滨水公园,如南湖杏花楼、两岸亮化江上游等。
除此之外,南昌靠着鄱阳湖,又有湿地,又是最重要的候鸟迁徙地,成为全国唯一市区有鸟的城市。南昌打造“水城”,还可以、也应该把鸟的文章做好、做美。
五、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吴城
南北潦河在永修与修河交汇后,在吴城与赣江最西最大的支流交汇,注入鄱阳湖。这一特点注定了吴城在历史上不同凡响。
以前人们走的是鄱阳湖东边,后来地震引发塌陷,松门山断开,鄱阳湖水南浸,海昏、枭阳沉没,吴城这一线便成为南北交通的主航道。有记载最早来的人是苏东坡。1094年,北宋的苏东坡流放惠州,去和回走的都是赣江这条大通道,都经过了吴城,写下《望湖亭三首》等诗文。自苏东坡来过之后,文天祥、陈友谅、解缙等历史名人都经过吴城。
当年吴城有大小街道近百条,全由长条形麻石铺成,沿前河(赣江)和后河(修河)建有4条商业街,号称“九垅十八巷,六坊八码头”。当年,吴城是粮草供应中转站,日本人为了打南昌,就打了吴城七天七夜。
六、长江沿岸城市:九江
九江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在于她是长江沿岸城市,境内有152公里的长江岸线。但江西境内的江河湖泊都没有到达,也没有流过九江,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在湖口,九江不是水和水的交汇处,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九江没被列入国家级文化历史名城的原因之一。其实,九江的历史底蕴十分深厚,文化特色十分浓郁,只不过,九江是长江的滨江城市,九江的文化是长江中游城市的大河文化,而不是赣江等五河与鄱阳湖组成的江湖文化。
水与人相会,就引发了美丽江西水文化的再思考——
江西的水,不仅从周边的山上流入五河一湖,更从江西的过去,流到了现在,再流向了未来。
一、更深刻地理解江西的人文历史
我曾提出过“三把尺子看江西”:
第一,万年尺。江西有一个县叫万年县。万年县是人类栽培水稻的发源地,历史1万2千年。江西是稻作文化,是中国粮食的主产区,全国产量5.3亿吨,江西的水稻产量200-225亿公斤,约占全国水稻产量的十分之一。
第二,千年尺。江西水路在中国历史上的交通地位,造就了江西的千年辉煌。
——千年瓷都。江西除了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地,手工业也非常发达,比如景德镇的瓷器和茶叶。景德镇的浮梁县令是一个五品官,就是因为它一产茶叶,二产瓷器。
——千年茶业。万里茶路走水口:河口-湖口-汉口-张家口-西口。白居易的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有一篇《唐宋时期的茶叶经济》的博士论文,提到江西茶叶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来源。
——千年铜都。上饶的炼铜,全国的钱币主要铸造地在江西。现在,亚洲最大和第二大的铜矿,一在德兴,二在铅山。宋代一个有名的炼铜家张潜,就在德兴撰写了怎么炼铜的著作。
——千年佛教。中国佛教在江西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东晋、唐代有很好的发展,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佛教要云游四方,做行脚和尚,提高修行。唐朝南宗禅以后,大庙高僧大都在江西和湖南,所以一般就在这两地走动,号称“走江湖”。
——千年道教。全国道教四大天师,江西占其三:龙虎山的张天师,樟树的葛天师,南昌西山万寿宫的许真君。
——千年纸业和书铺。翦伯赞先生《中国史纲要》提到,明清之后,长江以南形成五大手工业中心:一是上海的松江、二是苏杭、三是安徽的芜湖,另外两个就是江西的景德镇和铅山,铅山造纸叫连四纸,也叫连史纸。中国的文房四宝,江西都有名,比如:“铅山的造纸、浒湾的书、婺源的砚台、文港的笔。”
——千年书院。全国从开科举到结束科举1300多年里,共开科733次,全国共有552名状元,而江西状元48人,占8.6%。全国进士10万名,江西1.05万名,占全国的10.67%。全国近三千个县,平均每县30个,而婺源一个县就有552个进士。
第三,百年尺。江西更是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聚光灯的照射地。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九江是通商口岸。北伐时期,江西是北伐军的主要进军路线和与孙传芳作战的主要战场。后来国共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抗战时期,著名的万家岭大捷、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都发生在江西。从红色文化来看,江西更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等四大摇篮所在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更好地把握区位优势和山水特点,发展江西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江西时指出:我看你们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这些地方都是发达地区,只要对接得好,是大有希望的。
中国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和腹地纵深度使得中国推进长江国家战略,江西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将大有作为。我国的开放格局开始是五东向洋:广东向洋、闽东向洋、浦东向洋、山东向洋、辽东向洋。江西不但是南北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还是广东、闽东、浦东这三个“东”的腹地,是内地通往三个“东”的枢纽。所以,要抓住和发展江西在全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继续做好开放,在全国的方位里把我们江西的事情做好。历史和现实可以相互证明,水路、公路、铁路三路可以并行发力,三者相加不是等于三,而是大于三。
三、更好地保护山水,建设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也是江西发展的最佳路径。2016年8月,江西省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7年9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印发。
在建设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实施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整条河、跨区域的大保护;坚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六大制度创新;统一规范、创新创造工作机制;秉持求真务实、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
(本文所配图片由本报记者杨继红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