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河畔:万里长征从这里出发

发布时间:2021-02-28 18:05 | 来源:科技日报 2021年02月23日 第03版 | 查看:721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实习记者 代小佩 刘蓉蓉 

  记者 寇 勇 滕继濮

  “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当年送走我的红军哥哥哟,红军哥哥。”2月21日,江西赣州于都河畔,举行了一场新春歌友会。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下,人们唱着红色歌曲,挥舞着五星红旗。

  87年前,同样在于都河畔,一支8.6万人的大军在4天4夜里陆续渡河,踏上了震惊世界的远征。

  一条长河与一群勇士的革命突围

  1934年10月7日,中央红军接到一份绝密情报,10月下旬,国民党将对中央红军实施“铁桶计划”——以瑞金为最终目标,形成以瑞金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包围圈,一举歼灭中央红军。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在赣南失去立足之地,原本就打算在1934年深秋进行战略转移。而现在,“铁桶计划”逼近,红军的战略转移不得不提前。

  经过深思熟虑,中央把于都县作为战略转移前的红军主力集结地。

  随后,中央红军主力各部从其他地区赶来于都河岸集结,一面休整补充,一面做突围转移前的最后准备。

  战略转移的第一步是迈过水面宽600多米的于都河。当时,于都河没有桥,将士只能通过浮桥、摆渡或涉水过河。

  “为了支援红军渡河,于都县人民将家中几乎所有门板、木料都捐出来搭浮桥,有老人甚至把自己的寿棺也捐了出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钟敏告诉记者。

  最终,大大小小800多条船只覆盖在河面,军民在60里长河段架起5座浮桥。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红军和于都群众每天下午架浮桥,等红军顺利夜渡后,凌晨再把桥拆除,将浮板分散隐藏在岸边,不留任何痕迹。

  车辚辚,马萧萧,残阳的殷红泼洒在于都河上。大军出发前,于都河边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来到渡口为红军送行。

  时任毛泽东警卫员吴吉清回忆,父老乡亲送来草鞋、斗笠、雨伞,还往战士怀里塞吃的,有的站在河边深情唱着歌:“送红军到江边,江上穿呀穿梭忙。千军万马渡江去,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红军,革命成功早还乡。”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8.6万人的大军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出发,在夜色中跨过于都河,向着光明迤逦而去,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

  一条河,就此与一个民族息息相关。一群人,从此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一次远征和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红军各部渡过于都河后,歼灭驻守信丰古陂、新田、安息和安远版石等地的敌军,很快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陆定一有诗赞曰:“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在这场历经两年的征途中,红军行经15个省份、翻越20多座高山、渡过30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在重兵追堵下,这支队伍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战斗。

  跋山涉水、历尽艰险,从于都河畔出发的那支长征队伍最后走到了陕北,走向了新生,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这场“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汇成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标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一面墙上,80双草鞋组成了一幅特别的中国地图,纪念那支脚踏草鞋英勇远征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于都河》诗篇写道: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脚印,就此成了中国革命不变的方阵;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身影,就此成了中华民族永恒的队形。

  如今,长征渡口,河水悠悠,时光静好;于都河上,大桥飞架,道路通达。静静流淌了数千年的于都河,镌刻着革命豪情,铸就了历史丰碑,汇聚成前行伟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