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院:与中国当代文学共成长(3图)

发布时间:2020-10-16 09:01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6日 14版 | 查看:482次

中央文学研究所旧址 资料图片

1950年12月27日,文化部批复同意成立中央文学研究所 资料图片

鲁迅文学院芍药居校区外景 资料图片

  2020年,鲁迅文学院(以下简称鲁院)迎来70周年华诞。

  70年来,从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到鲁迅文学院,这座中国唯一一所国家级的以联系作家、服务作家、团结作家、培养作家为宗旨的教学与研究机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教育之路,为中国当代文坛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由此,鲁院被誉为“作家的摇篮”,成为一代代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向往的“文学的殿堂”。

初心 为新中国培养文学新人 

  1950年12月27日,中央文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此时,新中国成立仅仅一年有余,有多少关系政权稳定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事务急需处理,一所文学教育研究机构为何能够提上议事日程?

  其实,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项工作就在一批文学界领导人心中酝酿着。

  丁玲是文研所的首倡者和创办者。她在第一次文代会上的专题发言中提出,要成立专门机构,对青年写作者提供帮助。为了筹办这所机构,她在1949年访苏期间曾专程考察高尔基文学研究院。茅盾也以高尔基文学研究院为例,强调培养青年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当时文学界的领导者,茅盾、丁玲等人对作家队伍的现状有深入了解和清醒认识,他们深知,要发展和繁荣新中国文学事业,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创作队伍。因此,对中青年作家进行教育和培养,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第一次文代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中,就把“培养群众中的新的文艺力量”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并把“筹办文学院”列入1950年的工作计划。

  作家们的想法与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思考可谓不谋而合。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新中国文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敏锐地洞察到培养社会主义文学新人的必要性、紧迫性。毛泽东、刘少奇先后与丁玲谈话,让她办一所培养自己的作家的学校。在文研所成立过程中,周恩来给予了具体而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1949年10月24日,全国文协(中国作协前身)创作部在《创办文学院建议书》中提出:按文学艺术各部门来说,文学是一种基础艺术,目前有戏剧、音乐、美术各学院,恰恰缺少文学院;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除延安的鲁艺文学系和联大文学系培养文学干部外,一般的文学工作者都是单枪匹马;各地已涌现出许多青年文学工作者,他们有的实际生活较丰富,尚未写出多少好作品,有的虽写了一些,但思想性艺术性还比较低,迫切需要加强修养,需要进行政治上文艺上的系统学习。只有党和政府有计划的领导,文学人才才能更多更好地出现,文学上也才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所以有创办文学院之必要。

  1950年4月24日,全国文联党组向文化部提交报告,重述了《建议书》所列理由,同时提出,考虑到目前国家的经济和人力情况,不可能马上创办大规模的文学院,所以暂以小规模的文学研究院为宜。建议学校定名为国立鲁迅文学研究院。

  1950年12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签发命令,宣布“正式成立中央文学研究所”。

  中央文学研究所的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界的一件大事,郭沫若称之为“一个伟大事件”。《人民日报》指出,成立文学研究所的目的是:“选调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学习研究,提高其政治与业务的水平,培养实践毛泽东文艺方向的文学创作、文学运动组织、编辑、教育、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干部,为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高潮准备文学方面的条件,以便配合国家建设的总任务。”鲁院成立70年来,虽然名称变了,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方式、办学思路变了,但始终不变的是初心:为中国当代文学培养文学新人。

  文研所聚集了当时文学界一流作家、评论家、知名学者与教授。文研所主任丁玲是有重要影响的女作家,她很早就奔赴延安,成为延安文艺界的领导人之一。副主任张天翼,秘书长田间,副秘书长康濯、马烽都是知名作家、诗人。文研所邀请了郑振铎、郭沫若、俞平伯、余冠英、游国恩、叶圣陶、聂绀弩、阿英、钟敬文等讲授古典文学;张天翼、何干之、曹靖华、李霁野、李又然、吴组缃、陈企霞、郑振铎、丁玲、老舍、黄药眠、赵树理等讲授中国新文学专题课程;李广田、杨思仲、黄药眠、叶圣陶、艾青、田间、丁玲、胡风等讲授文艺学课程;周扬、冯雪峰、艾青、陈企霞、何其芳、肖殷、严文井、丁玲等讲授文艺思想与文艺政策方面的课程。还邀请了周立波、阮章竞、柳青、柯仲平、刘白羽、杨朔、秦兆阳等作家谈创作。

  1953年11月,中央文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57年11月因故停办。

探索 卓有成效的文学教育之路

  文学研究所如何开展工作?要培养什么样的作家?

  丁玲等人对文研所的办学宗旨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培养实践毛泽东文艺方向的文学创作、文学运动组织、编辑、教育、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干部。”这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积极响应。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学艺术干部和文学艺术工作者,为开展社会主义文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文研所正是延安鲁艺及后来的华北联大文学系办学实践的延续和传承。

  另一方面,苏联高尔基文学研究院为文研所的创办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刘少奇访苏的时候,斯大林曾经跟他谈过培养作家、诗人的事情;回国后他即找丁玲谈话,给她布置任务。文研所副秘书长康濯也访问过高尔基文学研究院,回国后写了一份《苏联高尔基文学研究院的情况》,“供所内的同志参考”。文研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更是直接借鉴了高尔基文学研究院的《教学计划》。

  对文研所的定位,当年的《人民日报》这样介绍:“中央文学研究所不只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艺术创作与研究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培养能忠实地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青年干部学校。”教学与创作、研究并重,这也正是丁玲、茅盾、周扬等人对于文研所(文学院)的心理预期。

  根据这一定位,文研所在制定教学研究工作计划时,遵循了如下原则:

  强调学习政治,学习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学习历史,研究自己民族的与苏联、俄罗斯及世界文学的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优良的部分,发展我们的新文艺;强调实践并发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人民文艺的伟大成就,加强思想改造,在生活实践与创作实践中,进一步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教学方法上不同于当时一般的高校中文系。

  在这一时期,文研所制定并贯彻执行了紧贴时代的教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员不仅提高了文化水平,而且创作出大批优秀的反映时代与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0年,文讲所恢复办学,后来改建为鲁迅文学院。文讲所以及后来的鲁院,部分延续了1950年代的文研所、文讲所以及苏联高尔基文学研究院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内容的组合方式,名家讲座、社会实践与自习、创作结合的方式,院内也逐步发展了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功能。

  与此同时,文讲所在历史上旧有的培训模式中寻求新的突破,使之适应新形势对作家培养提出的需求,试图从过去的单一化培训逐渐向正规化转变,为创立鲁迅文学院准备条件和积累经验。从制定招生计划起,即强调和突出了文化与知识综合水平的重要性。在制定教学计划上,总的指导思想是:在继承文研所、文讲所历年培训作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有效做法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元素,注意吸收普通高校文学系系统化教学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并使之与学员的文学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授课内容上,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史、文艺理论,包括名著选读、作品分析、作家研究、语法修辞等;二是作家谈创作;三是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和其他方面知识性讲座。

  改建为鲁院后,在师资的安排上,鉴于鲁院对师资要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所以依然采用主要依靠社会资源的做法。即聘请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授课。对教师的总体要求是:这些教师应是该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人士,或是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某研究领域的前沿人物,愿意并热心为中青年作家授课,其中大部分应已经过文讲所授课检验。同时,鲁院还聘请了一批在文学创作上有相当成就和经验的作家担任创作辅导员,对学员的创作实践进行具体辅导。

  教学计划的另一个重要之处,是特别指出了自学与研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认真听课、研读名著、小组漫谈的基础上,组织必要的课堂讨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倡学员之间的互学。

  适应当代文学发展实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鲁院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以政治理论与国情时政课、文学创作课、大文化课三大板块并重的教学模式。政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国情时政课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极大地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文学创作板块包括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和专家教授授课;同时为高研班学员配备文学创作辅导老师,一对一指导。大文化课包括除文学之外的所有艺术门类,以及历史、地理、传媒等。对于不同班次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研班采取课堂学习与自学、研讨相结合的方法,短期培训班则以课堂授课为主。

跨越 从中央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

  在丁玲等老一辈文研所人的构想中,他们想办的是一所以培养文学新人为目的的正规学院。1980年1月8日,文讲所恢复办学后,就不断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更名。1983年1月9日,文讲所在《关于文学讲习所工作改革意见的报告》中提出:“积极筹办文学院,到1985年建成鲁迅文学院。”1984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复同意“将文学讲习所改建为鲁迅文学院”。批复认为:“无论是从需要或可能来看,还是从教学力量或招生对象来看,办这所鲁迅文学院是可行的。”

  至此,丁玲等老一辈文研所人的心愿终于实现!

  从文讲所到鲁院,不是一次简单的名称变更,而是需要进行改造、建设、升级。所以,从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到鲁迅文学院,是一次质的提升和跨越。

  首先,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文研所成立时,完全是白手起家,没有校舍,没有图书,一切都是从零开始。1980年文讲所恢复后,再一次面临无处办学的窘境,只能暂时租借场地办学,甚至因校舍原因而延迟开学和暂时停课。人手又紧张,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先后建成鲁院八里庄校区和芍药居校区,结束了流浪的局面,办公环境、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更大的变化是办学思想上的改变。鲁迅文学院的成立,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与老一辈文研所人相比,鲁院人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活跃。鲁院成立后,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办学培训模式,办学思路、办学理念也实现了与时俱进。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创作呈现出异常活跃和繁荣的景象,一批文学新人崭露头角。因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文讲所及鲁院成立初期,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对象开展文学教育,初步形成了作家班、进修班、函授班三种办学层次;并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办学,开展学历教育。

  进入90年代,鲁院在教学方面进行了多形式、多方面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积累期。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客观形势和需求,短期进修班成为这一时期鲁院主要的培训模式。1998年,鲁院首次举办文学创作研究班,这个班虽然时间短,但规格和质量都很高,为新世纪高研班的举办提供了某些探索。

  2001年,中国作协党组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认识到,鲁院现行的办学状况和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党组提出举办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简称高研班)的设想,这些设想包括教学规格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思想的深化、教学机构的调整以及教学设施的改善等等。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坚决摒弃收费办学的路子,完全由国家出钱资助作家学习和创作。这一设想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和支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对鲁院校舍进行了彻底改造,完善了教学设施,改善了教学条件。

  2002年9月,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开学。举办高研班,是中宣部和中国作协立足于新世纪文学战略,团结广大中青年作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确保文学创作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培养新世纪文学人才的重点工程,是当下中国文学建设工作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亮点。以鲁院为依托,集中国内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为他们举办一种既带有学习性质,又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班,帮助和推动他们的文学创作,同时让他们对中国文学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思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此,鲁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鲁院迄今已举办38届高研班,将近2000名优秀中青年作家在这里得到了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

  进入21世纪,除了全力办好高研班外,鲁院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培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

  为了培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扶持少数民族作家,助推网络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从2010年、2013年起,鲁院先后开始有计划地开展网络文学作家培训和少数民族作家培训,并列入年度常规教学培训工作。迄今为止,已有1000余名网络作家、1500余名少数民族作家受到培训。同时,鲁院还积极举办基层作家培训班、残疾人作家培训班,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根据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中国作协深化改革方案》,从2017年起,鲁院开始举办国际写作计划,积极开展国际文学交流,促进各国作家的深度交流,推动人类精神领域的互联互通,以文学的方式展示我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良好国家形象,加深并扩展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认知与了解。来自各个国家的优秀中青年作家在这里亲眼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现状,感受鲁院的人文气息。不少作家把他们的所观所感写成文章,在所在国报刊发表。

  2019年,鲁院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由56个民族作家组成的多民族作家高研班。56个民族的优秀作家首次相聚鲁院,增进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

  为了培养学者型作家,培养高素质的文学创作和评论人才,自2017年起,鲁院与北师大再度携手,联合举办研究生班。

  2020年起,鲁院决定延伸工作手臂,实施青年作家“培根工程”。每年遴选若干名创作实力较强、创作业绩突出、发展前景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更深程度地介入文学现场和作家成长。

  目前,鲁院已形成了以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为中心,兼顾少数民族作家、网络文学作家、行业作家、基层作家,涵盖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与国际文学交流,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成熟稳定的办学格局和培训模式。

硕果 桃李芬芳满眼春

  在近日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作家迟子建手举着一枚陈旧的鲁院校徽,充满感情地说:“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给我打开了另外一个文学天地。我接触到不同的作家,不同的风格,各个老师带来不同的课程,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像迟子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他们的文学成长道路上,鲁院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70年来,鲁院继承延安鲁艺为国为民的文脉精神,坚守“为人民培养作家,培养人民作家;为时代培养作家,培养时代作家”的办学理念,与当代文学同频共振,为中国文坛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中青年作家,在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从1950年12月到1957年11月,文研(讲)所培养了279名学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马烽、陈登科、徐光耀、玛拉沁夫、邓友梅、唐达成等当时或日后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作家均在那一时期来到文研(讲)所学习。

  从1980年恢复办学至今,数以万计的中青年作家和文学写作者在鲁院得到了文学的滋养和丰润,不少人成为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诸如蒋子龙、莫言、叶辛、王安忆、高洪波、乌热尔图、邓刚、赵本夫、朱苏进、乔良、余华、刘震云、迟子建、周大新、毕淑敏、于坚、陆天明、张平、周梅森、何申、范小青、邱华栋、秦文君、叶广芩、王旭烽、谈歌、关仁山、徐坤、马丽华、柳建伟、孙惠芬、红柯、刘亮程、石舒清、次仁罗布、万玛才旦、阿拉提·阿斯木、温亚军、马金莲等等。在中国文学四大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国图书奖等重要奖项获得者中,有很多都在鲁院深造过。

  2012年10月,鲁院与北师大联办1988级“文艺学·文学创作”专业研究生班文学硕士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只是一个看得见的标尺,其实,鲁院对当代文学的贡献是潜移默化的。鲁院是一粒火种,点燃文学的星星之火,终呈燎原之势。无数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在这里受到艺术的熏陶,坚定艺术理想,提升文学境界,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文学创作队伍中。他们将为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大厦添砖加瓦。

  (作者:徐可,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