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反思:你今天还读诗吗?20年数据告诉你:中国人最喜欢的诺奖作家是谁?(组图)

发布时间:2020-10-11 09:21 | 来源:小时新闻 2020-10-09 14:27:43 | 查看:893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文 姬臣/图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她的诗集,2016年世纪文景曾推出《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两本。但对于她的获奖,出版社世纪文景没想到,各个也都没库存。杭州图书馆的馆藏中,这两本书3年仅借出4次。让人不禁反思,今天国人的阅读中,大家还读诗吗?

21世纪的已经过去20年,这20年里,中国人对诺贝尔奖作家的阅读情况如何?中国人最喜欢的诺奖作家是谁?哪些作家在国人阅读中渐渐“过气”?

以豆瓣网所提供数据,小时新闻统计了20年来117位诺奖作家的作品在大陆的出版、阅读情况。这些数据基本可以反映中国图书市场和国人的阅读中,对诺奖作品对兴趣及发展趋势。

【近20年,这些作家最受中国市场欢迎】

当之无愧第一名是印度作家泰戈尔。与刚获奖的露易丝·格丽克一样,这也是一位诗人。

这位诗人以201种作品独占鳌头——平均每年超过10种作品出版。

泰戈尔早在20世纪初就被翻译到中国,本人也受邀来华演讲,徐志摩全程陪同,一直到下一站日本。当下市面上,有郑振铎、冰心等人的译本。如好读文化2016年出品《最漫长的思念》——书中是《新月集》《飞鸟集》(郑振铎译本),出品方加了个新名字,易受当下市场青睐。

《最漫长的思念》

美国作家海明威以194种紧随其后。

海明威作品众多,受众也很广泛,尤其他的《老人与海》,作为中学生阅读经典,在市场上极受欢迎。

美国作家 海明威

以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例,吴劳翻译的《老人与海》分别在2003、2004、2006、2009、2010年出了5个版本。(1999年还有一版)再加上其他出版社,海明威的数据可想而知。

莫言

排名第三是莫言——130种。

莫言在2012年获诺奖之后,作品出版迎来了井喷。

第四为法国的罗曼·罗兰的105种。

罗兰与海明威相似,他主要以《名人传》刷高数据,这本书也是中小学经典读物,广受市场青睐。

排第五的是加缪,84种。

加缪的《局外人》《鼠疫》也是经典作品,出版较多。

【近5年,这些作家越来越受欢迎】

再看看近5年的出版数据。我们把近5年数据与近20年数据的做一个对比。两者比值代表近5年出版数量在近20年里的比重,基本可以理解为近年来出版得更多了。

加缪(42/84)近20年出版的84种作品中,42种都是近5年出版的。两个数据的比值,加缪是第一位的。

加缪

这位1960年去世的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局外人》《鼠疫》是他在中国读者中最流行的作品。

加缪之外,福克纳(17/40,代表作《喧哗与躁动》)、马尔克斯(13/33,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赫尔曼·黑塞(16/44,代表作《荒原狼》)也是近5年来出版数据占近20年总数据的比重较高的,基本可以理解为,近年来在中国读者中受欢迎程度上升。

言几又书店也向小时新闻证实了这一点,加缪《异乡人》、海明威《老人与海》、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泰戈尔《飞鸟集》是书店里销量比较好的书。

近5年,泰戈尔、海明威分别以62种、45种,在数量上仍然占据前2位——这两位可以用长盛不衰来形容了。

而莫言(15/130,代表作《红高粱家族》)的130种作品中,近5年只占了13种。可能与他近年作品少有关——诺奖之后,莫言到今年才以《晚熟的人》奉献文坛。另外,莫言作品青少年受众、版权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

【这些人大名鼎鼎,但近5年的作品出版变少了】

与加缪不一样,他的朋友兼对手萨特(4/19,代表作《存在与虚无》),近5年只有4种作品出版,属于比值较小的。

这个数值小,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近年在中国读者中渐渐冷却。

萨特

相似的还有爱尔兰诗人叶芝(9/31,代表作《叶芝诗集》),20年来31种作品,近5年只有9种。

我们对“当你老了”很熟,但是去看叶芝诗集的,可能人越来越少。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9/65,代表作《雪国》《古都》)一度是热门作家,近20年有65种作品出版,是总数中仅次于第5名加缪的。但近5年他只有9种作品出版,可能当下中国读者已经很久不看《雪国》《古都》《千只鹤》了。

同为日本作家的大江健三郎(3/40,代表作《广岛札记》)也是类似处境。他近20年作品出版总数也属于较多的,但集中在2007年到2012年,从2015年之后,5年来只有3部作品上市。

丘吉尔

美国诗人艾略特(5/18,代表作《荒原》),近年出版数量也在减少。类似情况的还有托马斯·曼(3/23,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萧伯纳(4/21,代表作《圣女贞德》)、丘吉尔(5/30,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奈保尔(9/37,代表作《米格尔街》)。

我们看到,这部分作家中,包含了多位诗人:叶芝、艾略特。

前两年获奖的鲍勃·迪伦,近5年来,也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两本:《狼蛛》《鲍勃·迪伦诗歌集 (1961-2012)》。这位身兼歌手、诗人的诺奖得主,在中国人的阅读中,似乎也没有特别受欢迎。

【关于数据出处的说明】

以上出版数据来自大陆公开出版发行机构,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出版机构的图书不计入。在统计中,考虑到我们要考察的是作家受欢迎程度,有以下原则。

作家同一套作品(如《希姆博尔斯卡诗集》分1和2,同为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出版,由林洪亮翻译)统计为同一本;

辛波丝卡的诗集

同一丛书不同译者(如《希姆博尔斯卡信札》,与上两本《诗集》同属《希姆博尔斯卡全集》、同出版社、同系列、同时出版,但译者为李怡楠)则视为两本;

不同出版社的同一译者(如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曾由中华书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视为两本;

同一出版社、同一译者,但不同出版年份(如范晔译《百年孤独》,南海出版公司先后于2011、2017年出版),也视为两本。

作家数量众多,情况各异,基于以上统计数据的结论相对机械性。比如版权问题。门罗、石黑一雄、托卡尔丘克、彼得·汉德克,是近年的获奖作家。一方面,他们的作品需要版权授权,不像海明威等作家一样去世超过50年,作品已成公共版权。

托卡尔丘克《衣柜》,月前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另一方面,他们获奖时间近,作品在中国被翻译和出版,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据浙江文艺出版社,以2018年得主波兰作家托卡尔丘克为例,他们已签下9种,目前已经出版2种,其他7种还在翻译和出版过程中。后浪则签下了另外3种的版权。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