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03 17:24 | 来源:澎湃新闻 2020-10-01 14:19 | 查看:1090次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吴习溱
谢琳半生的多数时间,是在一辆重型卡车上度过。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之间,将近1500公里的路程,有一辆车牌号“皖F 39108”红色的重型卡车穿行于两地之间。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它就像一颗红色的小点来回游走。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车里循环着费玉清的《一剪梅》,这是谢琳在漫漫运货路上最爱听的歌。
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动作干脆利索,素面朝天,皮肤稍显黝黑,脸部线条柔和,眼神坚毅,这是常年在外跑长途运输人的特征。
谢琳,来自安徽淮北,50岁出头,女人。
谢琳驾车奔向新疆援助。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车窗外,8月份的新疆广阔而晴朗,整体色调是暖黄色的。这让谢琳感到心安,而不觉得压抑,即使此刻的她身处在新疆疫情最紧张的“战时状态”。从7月17日零点起,乌鲁木齐正式“封城”。与此同时,新疆其他地州也同步实行封闭管理。
这是谢琳第二次成为逆行者,为新疆运送抗疫建筑板材,协助当地的邮局运送邮包。对于她来说,“封城”最深刻的记忆来自于武汉,“在武汉就是很窒息啊,在外面怕,进入武汉更害怕”。新闻镜头下那些白色的防护服,白色的救护车,白色的裹尸袋……
【因】
谢琳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是在2016年。
那一年,她运货至西藏阿里,途中经过无人区,不料,卡车出故障了。她不得不靠边停车,下车挥手求救。
这样艰难的处境,她不是没有遇到过。谢琳开了三十多年的货车,而且还是货车里规格最高、也最难驾驭的重型牵引卡车。
她曾经运货到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那些地方并不好走,很多路面不适合跑重型卡车,不仅路窄,还有很多沙石;她也曾多次深入云贵川、新疆和西藏,各种极端天气都遇到过——沙尘暴、冰雹、暴风雨。
有一次她运货穿越无人区,听到狼的嚎叫,眼下四处荒凉无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路上,她害怕得紧紧握住方向盘,不敢出现任何差错。
很多时候,她都自己一个人挺了过来。
而在西藏阿里无人区这次,孤立无援的感觉深深袭来。卡车故障,加上感冒,在高原反应下她开始咳血。由于身体不适,她需要大量补水,储备的饮用水很快耗尽,车上能吃的也越来越少……
等了三天救援还没来,在生死一线间,一列摩托车队路过。在无人区,看到了人,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看到了生机。
车队的第一辆车立刻停下来,领队的人给谢琳倒了一杯水。随后他呼叫后面的每一辆车也都停下来,驾驶员依次走过,都给谢琳倒了水。
她感动地连说“谢谢”,身体虚弱的她目光搜寻到,压尾的车插着“湖北武汉”的旗帜。
“在平时,送人一杯水没啥了不起;但在人人缺水的西藏无人区,这就是大爱。当我被困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们救了我的命。”谢琳激动地说。
【缘】
“这个保温瓶我至今仍留在车上。”谢琳驾驶的卡车后备箱里,总是放着一个粉红色的保温瓶,“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武汉的好心人。”
谢琳相信“因缘”,她把四年前的“杯水之恩”看作是上天赐予自己日后行善的“因”,把这次驰援武汉看作是报答那些好心人的“缘”。
武汉封城期间,她曾两度雪中送炭:驰援900公里,冒着巨大的风险运送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谢琳也害怕过。她怕病毒,怕被封锁在武汉出不来,怕那种被隔离的孤独感。
但一想到武汉人对她的“杯水之恩”,她的勇气就来了——“天塌下来我也当被盖,别的司机可以不去,但是我谢琳一定要去!”
第一次赶往武汉的夜里,她心里没底,担心被感染,但又知道前方等着这批物资救急。熬夜赶路时,她就洗了一把冷水脸,冲上几袋浓咖啡,又继续了。“整颗心都热乎乎的,不觉得困倦。”
等她到达武汉时,天还下着雨,看到医生护士们穿着又脏又旧的防护服,冒雨等着医疗物资的到来,她特别心疼。
因为武汉封城的关系,谢琳无法直接返回。医院要帮她安排宾馆歇息,她却谢绝了,“我不喜欢闲着!让我来帮你们开救护车吧,多一人多一份力。”最后,医院还是帮她成功办理了离开武汉的通行证。
谢琳援助武汉蔡甸火神山。
第一次救援结束从武汉返回后,谢琳一个人在车上自我隔离,吃了半个月的泡面。隔离期满,物流公司再次联系她是否愿意再去武汉,运送一批从瑞典加急采购回国的呼吸机——谢琳答应了。
她带足了泡面和咖啡赶到上海浦东机场等物资,当时国际物流运力不足,她干等了四五天才拿到物资,随后再次马不停蹄驰援武汉。“中途每隔四个小时休息20分钟,我一刻也不敢多耽搁,呼吸机都是救命的啊。”
她运来的130台无创通气呼吸机被送到武汉多家医院,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这背后也是130条生命。
“没想到这份‘因缘’以这样的方式得以轮回。”之前前往武汉,谢琳做了最坏的打算。她跟侄子交代,如果自己不幸倒下了,就让侄子把她的骨灰抱回老家。
【聚】
少有人知道,在武汉度过最惊心动魄的疫情期之后,谢琳又奔赴了新疆。
7月份,新感染者的出现,将新疆拉回“战时状态”。谢琳驾驶着3米宽、17.5米长的重型卡车,“单枪匹马”从山东北上,跨越内蒙古,沿京新高速公路独自“长征”4300多公里后抵达新疆,货箱里载着29吨抗疫所需的建筑板材。
8月11日,谢琳再次赴疆援助。这次,她经兰州北上,奔袭5000公里。这一去,就是整整几十天——她自愿待在新疆,协助当地的邮局运送邮包,住车上,吃盒饭,在乌鲁木齐和喀什之间往来奔波。
即使辗转于新疆疫区,她的神经也没有绷得那么紧。“新疆没有给我特别压抑的感觉,那里广阔而晴朗,没有五六个月前去武汉时那么紧张。”
8月底,新疆疫情得到控制,逐步“解封”,谢琳脑中蹦出了一个词——回家。
她踏上返程,从新疆返回内地的途中,9月份的天气已渐渐变凉。驾驶室内,费玉清的《一剪梅》清韵悠扬,“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9月份,谢琳从新疆返回内地的途中。
今年国庆节,谢琳想回武汉看看、走走。“武汉的医生护士们和我并肩战斗过,他们都是我的战友。很多医护人员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她还希望,有机会可以遇见那些在西藏无人区向她伸出援手的武汉好心人,“也许他们不记得我了,但是他们对我的恩情,我一直惦记着,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我想对他们说,无论你们今天在哪里,我都希望你们好好的;当然如果我们有缘再遇见,我心里自然是暖暖的。”
10月1日,澎湃新闻将直播跟随谢琳搭乘高铁重返武汉,去看看那座英雄城市,去看看那些曾经被困在疫情的寒冬但幸运走出来的人。
谢琳相信,一些人的善良、奉献乃至牺牲,都会对整个社会形成正面的影响,拉近彼此之间的情谊,化解原有的矛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