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5 14:43 | 来源: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10日 | 查看:582次
□九雨农
近日,知名美食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因被写入小学语文试卷中,引发舆论热议。
首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有家长发现,宁波市海曙区小学语文期末试卷的作文题给的材料之一是“网红”李子柒的故事。这段材料,除了展示我国传统田园文化之外,还添加了李子柒粉丝数的介绍。有家长觉得这让其无法接受,在网络论坛上吐槽“出卷老师知识浅薄”,还质疑“会不会带偏孩子的价值观”。
家长的意思很明确,“网红”文化不登大雅之堂,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小学期末考试这样正规的场合。特别是那句“凭什么让我孩子了解一个网红”,字里行间中更是透露出对“网红”职业的鄙视和不认同。
和这位家长有同样想法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现在“80后”估计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我们听“四大天王”或者周杰伦的歌时,家长总会站出来制止我们。他们觉得听音乐可以,但得听莫扎特、贝多芬的经典音乐,周杰伦唱的情情爱爱,会把孩子们教坏。实际上,我们的父辈反对的不是周杰伦,而是他代表的流行音乐文化,这个道理也可以同样套用在这位声讨出题人的家长身上,他反对的不是李子柒,而是她背后所代表的“网红”文化。
至于反对的理由,家长及其支持者可以找到一大堆。比如,现在有些网红以低俗为卖点,有些平台以下流吸引流量。这些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个别人的作为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家长们不能因“一叶障目”,就看不到背后的“泰山”。
事实上,从李子柒的故事来看,说她能带偏孩子的价值观,恐怕也有点担忧过度。作为内容行业的从业者,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她都走出了一条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新路。她本人的经历其实也很励志:留守儿童出身,还是孤儿,学历不高,曾饱尝生活的艰辛,后来走上视频创作的道路。为了拍好一条内容,她吃过无数苦头。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先是入选媒体评选的“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2019十大女性人物”;今年5月,李子柒又被农业农村部聘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和她一起入选的还有袁隆平、申纪兰、冯骥才等人,足见这个荣誉的分量。
人们应该还记得,就在不久前,为了帮助湖北刺激消费重振经济,一些传统媒体的主持人乃至基层干部,纷纷携手网络主播直播带货,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都说明,直播行业里既有乱象,也有正能量,网红里有品行不端的人,也有品行高尚的人;与其他传统行业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既然如此,人们又何必仅凭自己对某行业的好恶,就对其中的优秀从业者强加排斥呢?
家长们是时候正视如今流行文化的积极面了。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并不矛盾。揆诸历史,这两种文化实际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现在视为国粹的京剧,出现伊始也是以“流行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京剧伤风败俗,对京剧演员进行无情打压,比如蔑称他们为“戏子”,列入“下九流”,其本人和儿孙都无法参与科举,即便成为“角儿”也不能埋进祖坟。而今,当年遭讽议的艺术却多成为国粹,成为我们主流文化艺术史中的灿烂篇章。此外,我们引以为傲的唐诗宋词、元代杂剧、明清小说,亦是彼时“流行文化”的代表,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文化瑰宝。
即使在如今,一些流行文化也得到了社会主流的承认。比如金庸的小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视作“禁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书中所体现的侠义精神,对社会是有积极作用的,一些篇目开始入选语文课本,金庸的名字可以与鲁迅、巴金、老舍等人并列,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周杰伦的歌曲,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歌曲进入了校园。这些例子都表明,家长们不妨抛弃过往的偏见,用正确的眼光审视流行文化,毕竟文化本没有贵贱之分,经典的文化也有消极的一面,流行的文化也有积极的一面。
既然流行文化有积极的一面,家长们就要学会“因势利导”。相对于孩子,家长们的价值观更为成熟,更容易分辨出流行文化哪些是消极的,哪些是积极的。就像这起事件,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一出生即活在网络时代。让他们屏蔽互联网的影响,一心只读圣贤书,基本是不可能的。家长也好,老师也罢,与其传递给他们网红是豺狼虎豹的信号,不如引导他们了解哪些网红是好的、好在哪里,哪些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掌握独立分辨网络信息优劣的方法,不会被带偏价值观。
所以,这事讨论一下也挺好,家长不必攻击出题人浅薄,网友也无须指责家长狭隘,讨论这道题,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正视流行文化,摒弃对流行文化的偏见。希望这件事过后,家长们能与孩子们一起,发现流行文化中美的一面,以正直上进的心灵,不断去认识和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