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倡导全面发展 专家解读全国I卷(上)

发布时间:2020-07-11 16:15 |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0年07月09日 A39 | 查看:1145次

□楚天都市报记者 肖杨

今年,湖北省高考各科目都使用的是全国1卷。各科目考试结束后,相关专家对试题进行了详细解读。摘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语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

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专家认为,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全国Ⅰ卷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突出语文关键能力

科学考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试题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以全国Ⅰ卷的文学类阅读为例,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各类信息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甄别信息、整理信息、评估信息、利用信息成为重要的语文能力。全国Ⅰ卷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试题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加大了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以今年的作文试题为例,全国Ⅰ卷写一篇参加“历史人物评说”主题班会的发言稿。试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试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从而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坚持公平原则,把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平稳进行。

试卷结构稳定。全国Ⅰ、Ⅱ、Ⅲ卷试卷结构与2019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全国I、II、III卷的考查内容依据上一版语文课程标准。

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以论述类文本为例:全国I卷的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文章中提到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语文试题的命制依托于各种类型的语言文字材料,而材料、特别是文学性材料的情感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答题时的情绪产生一些影响。材料选择强调情感中正平和,色彩明快清新,对于学生来说,亲切友好、乐观积极。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全国I卷的《越野滑雪》讲述的是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

数学

突出理性思维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重视数学的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坚持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辩证统一,坚持必备知识与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辩证统一。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科学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突出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在数学素养中起着本质和核心的作用。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突出理性思维,将数学关键能力与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统一于理性思维的主线。理科第12题通过新的设计,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幂的运算、对数运算与换底公式等知识的灵活运用。试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对理性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

基于理性思维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一般意义下的能够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表达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的应用性和数学的一般性等方面的重要的综合能力。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加强了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理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学表达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题目将函数与不等式有机结合,需要考生打破常规思路,利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将目标函数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再利用导数进行研究。题目的解答需要考生进行分类讨论,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对数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试题层次分明,区分度较高,较好地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使考生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充分展示,也使考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潜能得以展现。

设计真实问题情境

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但影响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对事物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对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理科第19题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赛为背景,将概率问题融入常见的体育比赛,以参赛人的获胜概率设问,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题目以体育运动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和体育比赛中的数学,体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文、理科第3题则关注数学中的美,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不仅运用了许多数学原理与知识,而且体现了数学美与建筑美学的融合。本题基于金字塔设计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文科第17题以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为情境,以工业生产中的总厂分配加工业务为主题,以两分厂的A级品概率和厂家的决策问题设问,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的概率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试题来源于劳动生产,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英语

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引导体美劳教育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贯彻落实国务院高考内容改革专题会议精神,遵循“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试卷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材广泛、体裁多样、体现立德树人时代特征,引导体美劳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阅读理解C篇介绍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不同之处,引导考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阅读理解B篇阐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书籍的感悟,在重读中不断思考并提升自己,让考生体悟文字之美;短文改错语篇讲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引导考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辛苦,尊重劳动,并且愿意学习和参与劳动;语法填空语篇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彰显了中国成为第一个让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深入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导向,重点加强对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改变相对固化的考查形式,促进考生发展学科素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第一节15道小题中有10道小题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阶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书面表达题设置了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参赛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解释生活中现象的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语篇选择上,选取了关于重复阅读的感悟、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比较等语篇,启发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在题目设置上,第31题询问作者对竞走运动的态度,第35题让考生选择一个能准确表达语篇主旨的标题,这些题目要求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材料内容归纳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才能正确作答;书面表达试题改变近年来常用的撰写书信或邮件的形式,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结合具体的试题情境进行考查。

稳定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

充分考虑高考延期的考情和各省考生复习备考的学情,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稳定维持多年的试卷结构,合理控制试卷难度与试题区分度。通过创新选择题设问方式及优化干扰项设置等方式,稳步提升试题质量。七选五语篇讲述有关自我接受的话题,倡导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书面表达要求考生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完形填空讲述一位父亲不愿对孩子撒谎引发对子女教育的思考。这些语篇和情境设置通过宣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向考生传递正能量。

□楚天都市报记者 肖杨

今年,湖北省高考各科目都使用的是全国1卷。各科目考试结束后,相关专家对试题进行了详细解读。摘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语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

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专家认为,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全国Ⅰ卷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突出语文关键能力

科学考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既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试题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以全国Ⅰ卷的文学类阅读为例,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各类信息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甄别信息、整理信息、评估信息、利用信息成为重要的语文能力。全国Ⅰ卷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试题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加大了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以今年的作文试题为例,全国Ⅰ卷写一篇参加“历史人物评说”主题班会的发言稿。试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试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从而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坚持公平原则,把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平稳进行。

试卷结构稳定。全国Ⅰ、Ⅱ、Ⅲ卷试卷结构与2019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全国I、II、III卷的考查内容依据上一版语文课程标准。

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以论述类文本为例:全国I卷的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文章中提到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语文试题的命制依托于各种类型的语言文字材料,而材料、特别是文学性材料的情感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答题时的情绪产生一些影响。材料选择强调情感中正平和,色彩明快清新,对于学生来说,亲切友好、乐观积极。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全国I卷的《越野滑雪》讲述的是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

数学

突出理性思维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重视数学的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坚持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辩证统一,坚持必备知识与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辩证统一。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科学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突出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在数学素养中起着本质和核心的作用。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突出理性思维,将数学关键能力与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统一于理性思维的主线。理科第12题通过新的设计,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幂的运算、对数运算与换底公式等知识的灵活运用。试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对理性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

基于理性思维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一般意义下的能够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表达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的应用性和数学的一般性等方面的重要的综合能力。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加强了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理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学表达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题目将函数与不等式有机结合,需要考生打破常规思路,利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将目标函数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再利用导数进行研究。题目的解答需要考生进行分类讨论,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对数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试题层次分明,区分度较高,较好地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使考生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充分展示,也使考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潜能得以展现。

设计真实问题情境

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但影响学生对社会、对他人、对事物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对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理科第19题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赛为背景,将概率问题融入常见的体育比赛,以参赛人的获胜概率设问,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题目以体育运动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和体育比赛中的数学,体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文、理科第3题则关注数学中的美,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不仅运用了许多数学原理与知识,而且体现了数学美与建筑美学的融合。本题基于金字塔设计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文科第17题以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为情境,以工业生产中的总厂分配加工业务为主题,以两分厂的A级品概率和厂家的决策问题设问,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的概率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试题来源于劳动生产,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英语

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引导体美劳教育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贯彻落实国务院高考内容改革专题会议精神,遵循“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试卷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材广泛、体裁多样、体现立德树人时代特征,引导体美劳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阅读理解C篇介绍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不同之处,引导考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阅读理解B篇阐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书籍的感悟,在重读中不断思考并提升自己,让考生体悟文字之美;短文改错语篇讲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引导考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辛苦,尊重劳动,并且愿意学习和参与劳动;语法填空语篇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彰显了中国成为第一个让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深入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导向,重点加强对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改变相对固化的考查形式,促进考生发展学科素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第一节15道小题中有10道小题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阶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书面表达题设置了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参赛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解释生活中现象的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语篇选择上,选取了关于重复阅读的感悟、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比较等语篇,启发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在题目设置上,第31题询问作者对竞走运动的态度,第35题让考生选择一个能准确表达语篇主旨的标题,这些题目要求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材料内容归纳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才能正确作答;书面表达试题改变近年来常用的撰写书信或邮件的形式,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结合具体的试题情境进行考查。

稳定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

充分考虑高考延期的考情和各省考生复习备考的学情,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稳定维持多年的试卷结构,合理控制试卷难度与试题区分度。通过创新选择题设问方式及优化干扰项设置等方式,稳步提升试题质量。七选五语篇讲述有关自我接受的话题,倡导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书面表达要求考生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完形填空讲述一位父亲不愿对孩子撒谎引发对子女教育的思考。这些语篇和情境设置通过宣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向考生传递正能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