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1 13:57 | 来源: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8日 12版 | 查看:835次
李义宝、赵虹一家四口和双方四位老人合影。(采访对象提供)
李义宝(左二)和村民一起查看水稻秧苗及河蟹长势。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摄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核心提示
远隔1200多公里,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的李义宝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赵虹因爱走到一起。成家16年,两个儿子相继诞生,给小家庭带来满满的幸福。最近几年,家中四位老人相继患上重病,但面对困境,夫妻俩乐观坚定,尽最大努力给老人医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基层工作的李义宝和赵虹,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保一方百姓平安尽心竭力奉献。今年5月,他们一家荣获辽宁省抗疫“最美家庭”称号。
仲夏时节,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坨子里村农垦家苑小区绿意盎然,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摇蒲扇坐在阴凉处聊天消夏,为本就安静的小区平添了几分祥和温馨的气息。
走进一号楼二单元,敲开302室的房门,笑声从里面飘出来。见有陌生人,正在屋子里跑动的小男孩越发活泼了。客厅里,李义宝、赵虹两家的四位老人早已起身,微笑着请记者就座。
“这是我家老二李申越,才19个月大。他哥哥李申卓13岁,读初中一年级,学校已经复课了。”赵虹介绍着。
“申越这阶段正好动呢,身边一刻不能离开人,一眼瞅不全都不行。”紧跟小家伙身后的姥姥马海霞笑着说,“不过,也是好玩的时候,一天一个故事……”
安享晚年,儿孙绕膝,一瞬间,房间里充满了家的幸福以及爱的味道。如果不是记者事先了解,真的很难看出,四位精神状态相当饱满的老人,都是身有重疾的患者。
“我们都是乐观的人,也多亏了有老李,这辈子和他能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赵虹的话语中满是深情。
因为爱情:相隔1200多公里也要嫁
“新兴镇离她老家海拉尔,足足有1200多公里远,回去坐火车要一天一宿,人家是名副其实的远嫁啊。”李义宝说。
说起两人的相识,赵虹笃定地说:“就是缘分到了。”
2000年末,刚刚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后并入呼伦贝尔学院)毕业的赵虹,来到沈阳的亲属家,边继续学习,边寻找就业机会。“那时年轻人都爱用腾讯QQ交友聊天,我俩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相识相知的。”
随着接触渐多,在兴趣爱好上互相吸引的两个年轻人情愫萌生。2001年,21岁的李义宝和19岁的赵虹,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确立了恋爱关系。
“第一次见面是在沈阳,老李从盘锦赶来见我。当时在场的亲戚们都惊呼,我俩长得太像了,有夫妻相。”回想起当年的情形,赵虹抿着嘴笑了。
“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那一年。”李义宝说,“她来我家做客,正赶上和我们一起住的奶奶病了,大小便失禁。赵虹一点没犹豫,把奶奶的脏裤子拿过来就给洗了。当时我俩还没结婚呢,心里觉得特别感动。”
2004年6月,李义宝和赵虹领取了结婚证。婚后5年,夫妻俩和李义宝的父母住在一起。
儿子找到可心的伴侣,最高兴的是李义宝的母亲潘秀兰,“我当时干个体,结婚前后赵虹就跟着我去海城西柳进货,她有主见还特别能吃苦,一出去总有人说我们是亲娘俩。”
接过婆婆的话茬,赵虹说:“那些年我爱吃香蕉,婆婆就一箱一箱地买回家。我和老李要是拌嘴了,从来挨收拾的都是他。嫁过来这么多年,婆婆是把我当亲闺女待呢!”
2007年李义宝和赵虹的大儿子出生后,潘秀兰把经营了11年的服装门面店挑了(不干了),替小夫妻担负起照看孩子的重任,这一看就是8年,直到李申卓上小学。
潘秀兰告诉记者,她家在新兴镇曾是有名的困难户,“早先为贴补家用,我前后做了26年生意,儿子咋长大的,都不太记得。有了大孙子后,我就下决心,要把亏欠儿子的补回来。”
“我在东北待的时间比在草原都多两年了。婆婆家的人个个对我好,尤其是老李。”看着丈夫,赵虹的目光中满是柔情,“你看他那么高个子,刷碗、收拾屋,啥家务都干。表面上他粗手大脚,其实内心特别细腻。我平时身体觉得不舒服,他总是第一时间过来嘘寒问暖。”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不光对我好,对我爸妈更是没的说,他是一个家里家外都有责任感的男人。从内蒙古来到辽宁,我奔的就是他这个人。在这个家里,我收获了幸福和温暖。远嫁后,我妈说她一百个放心,我也经常告诉自己,要用心珍惜,善待婆家每一个人。”赵虹说。
共渡难关:让四位老人安享晚年
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李义宝、赵虹夫妻俩更比常人体会到了个中滋味。
“结婚后,我们始终相敬如宾,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有分歧协商解决。但近几年,老天好像是在考验我们似的,将一道道难题接连不断地摆到了我俩面前。”
赵虹说的难题,发生在老人身上。
2012年,赵虹父亲被诊断为直肠癌;2015年,李义宝母亲突发脑溢血;2018年,赵虹母亲被诊断为肺癌;最近两年,李义宝父亲相继被诊断为肺癌、膀胱癌。
作为新兴镇育新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义宝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赵虹,夫妻俩都身处村镇基层,工作任务都不轻,这两年还有小儿子需要照顾。不断加重的负担,让他们时常感到喘不过气来。“但回想起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辛苦付出,我和老李达成了共识:我们自己要乐观积极对待,要让四位老人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他们过去为了我们忙前忙后,很少外出,现在是我们该回报的时候了,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治病,条件允许就带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晚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开心、幸福。”赵虹说。
2018年,赵虹母亲在医院确诊后,思想负担一度很重。从检查到住院再到确诊,始终全程陪伴的女婿李义宝真诚地说:“妈,您咋想的就对我讲,治病需要的钱您不用发愁,由我们来张罗,如果觉得心理状态调不过来,你想上哪儿溜达,我就带您去哪儿。”
两个孩子的孝顺、乐观,给四位老人带来了极大安慰。李义宝的父亲李业华告诉赵虹,“虽然身体出现了问题,但一定会保持自己的健康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在小夫妻俩的陪伴开导下,四位老人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如今身体都在逐渐康复中。
2018年12月,李义宝、赵虹的二儿子降生了。考虑到亲家的身体状况,也为了给小两口减轻负担,赵虹的父母赵玉宝、马海霞从海拉尔来到新兴镇,担负起照看李申越的重任。
如今,住在赵虹家隔壁单元的公公婆婆,每天都与孩子的姥爷姥姥见面聊天,四位老人在看护隔代小家伙儿的日子里,也收获了别样的快乐。
抗击疫情:尽心竭力守护群众安全
2020年一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国各地迅速扩散。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新兴镇育新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义宝,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冲锋在前,带领全体村民将繁重、烦琐的防控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联防联控无死角、群防群治全覆盖”,为育新村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护墙。
大年初二下午,根据市县要求,立即排查从武汉回来的务工人员。李义宝在育新村九道弯和小五连两个自然屯走访,他面向群众公开的手机和微信号接到信息,“咱村从武汉回来的务工人员有好几个。”
通过紧急摸排,确定村内有4户6人是近期从湖北尤其是武汉返乡的人员。将情况上报后,李义宝抓紧时间调查他们的活动轨迹,挨家挨户排查,并主动提出由自己对这4户人家包户负责,劝导他们进行自我居家隔离,配合防保医生进行相应的防控处理。
李义宝一面积极了解4户家庭情况,一面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保障他们正常的生活所需,获得了全体村民尤其是4户群众的理解与配合。
随后一个月内,育新村先后出现村民患病等三起险情。“都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感觉和新闻中说的新冠肺炎症状很相似,大家都有了担心情绪。所幸经过检测,排除了险情,但大脑中那根弦一直绷着,丝毫不敢放松。”
育新村负责的防疫检查点位于省路支线上,直接管控周边红塔、腰岗子等3个村,涉及1500户5000名村民。同时,卡点周围有4家油田单位,每天经过这里的货运车流量极大。
从接到上级防控指令实施管控措施开始,李义宝每天晚上都坚守防疫检查点,带头对过往车辆和人员逐个检查并做好消毒等相关工作。那段时间,他曾连续16个晚上,都是带着轮岗村干部和群众志愿者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度过的。
为有效防控疫情,李义宝除了利用村里广播定时宣传外,几乎加了全村所有人的微信号,带动他们相互转发各种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和视频。他还组织110名党员和群众,成立应急志愿者团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那些天,他广播中的声音都是嘶哑的。”作为妻子,赵虹既心疼又理解。“当时我就想总得做点儿什么,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赵虹发挥自己是镇妇联执委的作用,组织镇里妇女,多次给半夜值班的村干部及志愿者送手包饺子,让他们吃上一口热乎饭。看到工作人员缺口罩,她又自掏腰包,想办法找渠道买一些送到抗疫一线。
村干部的辛苦,群众看在眼里,热在心上。他们自发组织起来,送饺子、送红糖水、送大衣。镇里两个小企业,自费用钢管焊了骨架棚,外面罩上塑料布,给值班人员遮风、挡雪。
“防控后期,几乎全村群众都在行动,有他们的理解支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李义宝说。
今年5月,李义宝、赵虹家庭荣获辽宁省抗疫“最美家庭”称号。
补记
村民眼中的
李义宝
今年40岁的李义宝,是土生土长的新兴镇人。
“从大专到函授本科,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公安管理等专业课程。2010年参加工作后,在新兴镇于岗子村、躺岗子村、育新村做过民兵连长、村委会主任等职务。”2018年,李义宝任职育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育新村位于新兴镇西南部,有九道弯和小五连两个自然屯。“全村现有440户1400口人,耕地面积3782亩,其中98%是水田。全村农户100%养殖河蟹,目前享受低保待遇的还有7户。”说起村里的基础情况,李义宝娓娓道来。
“其实我和育新村还是挺有缘分的。”李义宝告诉记者,2004年和2005年,他曾经两次在这里施救过车祸落水和车祸受伤的危重患者,新兴镇党委、镇政府还特别授予他见义勇为奖。
“稳重、踏实、讲诚信。”育新村里转一转,很多村民对李义宝都给出了相同的评价。
“李书记为人直爽,能为咱老百姓着想,也为咱们办了很多实事。群众跟他反映情况,或者提出困难,他都想方设法给解决,从不往外推。”小五连屯村民刘娇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专门的健身场所,2018年,有群众在党员大会上说了这件事后,村里很快在育新村主道边上的位置,建起了一处10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路面广场,还安装了路灯。现在村里人吃完晚饭再不猫家了,都到广场上扭扭秧歌、跳跳舞。大家觉得这件事办得特别好,有利于身心健康。”
“咱李书记,行!”说起李义宝,九道弯屯村民吴秀敏更有切身感受。“他原来当副主任时,就总下户和群众唠嗑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这两年村里提倡厕所入户,我家的厕所架高了,工程队说不好改。上个月我就到村委会问咋办,李书记得知情况后,立刻找工程队协调,又给重新下的瓮,费老了事了。”
“他这心里真是装着咱群众,别的不讲,就说今年2月防疫期间,我家邻居侯广静、柳素梅家,投入20多万元扣了3栋蘑菇大棚,结果蘑菇上市的节骨眼儿,赶上封闭管理,把两口子急坏了,这要是烂家里,得多大损失啊。李书记知道后,和他媳妇赵虹找亲戚、寻客户,紧着给联系买家,以正常市价卖给本村和本镇有需求的群众。一天卖1000多公斤,卖了20多天,可给解决大问题了。”吴秀敏说,“你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做事,咱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现在村里想干啥,咱老百姓支持的劲头可足呢。”
眼下,李义宝正和驻村“第一书记”一道,带领大伙儿在致富上琢磨新门路,“咱村河蟹年产量挺可观,能达到50多吨,我们联系到北京的一个厂家,正在洽谈河蟹深加工项目,要是能办成,今年大家的腰包就又有新进项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