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7 17:1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07日 02 版 | 查看:2486次
3月18日是病区清空的日子。
“以后想起在武汉这段时间会特别怀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感染科护士、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士长刘烨最后一个进入武汉市第四医院。对病区进行物资清点、仪器检查,把消毒后的物资收纳整齐,处理好垃圾后锁上大门的那一刻,她流下了眼泪。
刘烨和同事并肩作战57天,和患者结下深厚友谊,她在心里默默为武汉祈祷,希望再也不要遇到这样的灾难。
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近千名党员主动请缨,浙大一院党委、团委率先组建新冠肺炎救治青年突击队,798名队员分成浙江、武汉、科研3支队伍奔赴抗疫一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南丁格尔精神”坚守武汉重地
“我们是最早的一批,对前方的情况一无所知,大家非常勇敢。”除夕,浙大一院发出号召,刘烨写下请战书,不到24小时收到紧急消息,第二天即可出发前往武汉。
“现场一片混乱。”武汉市第四医院是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支援的对口医院,他们要整建制接管病区大楼第18、19、20层。刘烨临危受命为护理组组长,管理来自全国30多家医院的190多名护士,当时面临医护人员稀缺,病人多,床位少,医疗资源、防护物资短缺等众多难题。
“为了严格防控,我们取消了陪护,所有患者的一切护理和生活照料都由护士承担。”病区的清洁和消毒重任也压在护士们的肩膀上。60多斤的消毒桶背在身上,每天要消毒4次。仪器设备的修理、物资的准备和搬运这些后勤保障工作也全部由护理人员承担。
这批去武汉支援的医疗队很年轻,其中青年占比61%,90后队员344人,占比43%。自除夕开始,浙大一院新冠肺炎救治青年突击队选派15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武汉分队分4批次驰援武汉。他们都是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和感染科的骨干。
截至3月15日,武汉分队圆满完成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房救治工作。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2名,危重症和重症占56%,累计出院64人,转院8人,实现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3月17日凌晨转战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
“中国经验”向世界推广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大一院紧急启用之江院区,仅用3天完成改造,建立浙江版小汤山医院,成为浙江省危重症救治中心与公共卫生临床应急中心。之江院区每天至少一次的针对全省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讨论,创造了确诊患者“零死亡”的纪录;严谨的院感布控及针对所有医务人员的新冠防护培训,创造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纪录;严格的筛查制度及疑似患者单间隔离准则,创造了疑似患者“零漏诊”的纪录。
医护人员在实战中凝练出的新冠肺炎救治“浙一经验”被推广应用。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表示:“中国的抗疫经验和方法是付出巨大的代价换来的,不仅是为我们国家,也是为人类的抗疫作出杰出的贡献,值得国际借鉴,我们也会全力帮助其他国家共同面对、共同抗击新冠肺炎。”
浙大一院通过互联网开通了面向海外侨胞及医护人员的咨询平台,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耶鲁大学医院等连线求助共享。专家团队实施远程会诊与实地指导救治300余例次。医院携手马云公益基金会向全球发布新冠肺炎防治手册。
从3月18日到4月2日,浙大一院受邀向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在线经验分享。同时,7名突击队队员加入“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携带物资奔赴意大利,协助当地疫情防控。
攻坚克难,挑战医学高峰
手术要不要做?
“她当时的情况不做移植肯定是没有机会的,做移植可能也是九死一生。”肺移植科主任韩威力说,病人的双肺完全变白,气道几乎进不了气,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感染新冠病毒的66岁王女士(化名)将走向生命尽头。
“能不能跟普通的终末期肺病患者一样进行肺移植救命?”梁廷波大胆提出了这个极具挑战的想法。
经过专家组评估,手术方案经过再三讨论,并通过了医院大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的论证。3月1日,主任韩威力主刀,包括肺移植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成功实施了这例高难度手术。
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术成功,3月8日接受手术的第二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患者也在平稳康复中。
新冠肺炎研究基础空白,浙大一院科研分队突击队成员坚持科研攻关与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聚焦病毒株分离、发病机理、疫苗研发、药物遴选等关键领域开展火线科研攻关。
截至4月25日,浙大一院35岁以下青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中,已有《基于冠状病毒抗原、抗体快速检测试纸和数字PCR技术的检测与监控体系临床验证及应用研究》等两个科研攻关项目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应急立项;在线发表《三例妊娠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诊治分析》等17篇论文,申请专利1项。青年成为临床防治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璐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