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用“评价词”

发布时间:2020-06-21 18:4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0日 12版 | 查看:680次

“评价词”是语词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一类概念,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某人是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勇敢的或怯弱的、慷慨的或小气的、自私的或公正的;某物是好的或坏的;某种行为是正当的或不正当的、卑劣的或仁慈的;某事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我们还会说,某篇文章是粗鄙的或精妙的,某个观点是可靠的或荒唐的,某个演讲是拙劣的或精彩的,等等。“好”“坏”“善”“恶”这样一些评价性语词在日常使用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是,我们为什么喜欢使用评价性语词呢?

  评价性语词在语言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也是社会交往中对彼此进行道义计分的一套编码系统,是我们进行社会认知并做出判断和行动的重要依据,是大脑构建和维护社会规范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理解评价性语词是我们理解语言,理解自身,乃至理解社会和世界的重要途径。

  概而言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评价性语词在语言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首先,我们喜欢评论,喜欢纵论是非、褒贬春秋、臧否人物,这是由我们的复杂心灵所决定的。

  我们天生就具有了解他人心思、弄清楚他人社会地位的复杂心灵或大脑,而语言是大脑为了更好地了解自我、他人与世界而进化的自然结果。孟子说,人有四端,其中就有“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也就是说,人天生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实际上,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说法,“是非善恶”等观念是人类自认知革命以来用语言虚构的“故事”,正因为智人有了虚构故事的能力,才有了宗教与道德,有了“是非善恶”等观念,而这些观念的存在则让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也就是说,语言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可以描述和传达可见之物或存在之物的信息,对物理世界进行编码,它还可以传达不存在、不可见之物的信息,使人进行交流互动和协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构造理念,通过语言进行叙事,或者谈论理想与未来。

  正因为语言有这样一种功能,人类在认知革命之后就有了神话、传说与宗教,人类社会有了组织、权威、秩序、认同和荣誉等观念。借助语言,我们可以参与社会交往或拒绝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交换或分享信息,我们可以请求他人的帮助,可以分享我们对他人的感受,可以对他人提出合理的要求。在所有这些情形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评价性语词,甚至是需要大量使用评价性语词。我们不仅要区分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雅与俗、君子与小人,等等,还需要时刻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

  其次,评价词的使用表达的是我们对人、对事或对现实的一种情感、情绪和态度。

  人需要抒发各种情感和情绪,表达各种态度,而每一种情感或态度都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评价性语言来进行传递和纾解。比如,当我们受到礼遇时,可以说别人是友善的、真诚的,以此表达欣赏或认可;当我们受到委屈或伤害时候,可以说别人是冷漠的、不公正的,以此表达内心的排斥或反感;当我们怒不可遏时,我们可以用粗暴不雅的词汇来表达愤怒。这些话语有时就像高压锅上的减压阀,可以让我们的怒气得到排解,不至于让冲突升级,或者不至于让人在紧要关头怒发冲冠、失去理性。

  评价性语词在情绪和态度的传达方面充当了良好的中介,当听到正面评价,我们知道它传达的是某种肯定的、积极的信息,它会强化我们对自我的理解和社会行为的认知,让我们加强某些方面的表现;而负面评价传达的是某种否定的、消极的信息,它意味着我们被置于某种怀疑、批评或指责的境地,提醒我们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进行检视和反思,并做出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回应别人或更好地参与社会合作。因而,评价性语词的使用首先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表达方式,它既可以表达个体的情感、情绪和态度,也可以变成一种公共评价,对群体的言语和行为做出评价,而人们通过对评价性语词做出解读和回应,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和判断,并成为社会行动和选择的基础。

最后,评价性语词的使用是我们构建和维护社会规范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作为社会动物,我们处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其实就是处于各种社会评价系统之中,处在社会的整体规范之下,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要接受别人的评价,随时等待他人“审判”或“盖棺论定”。这种随时可能被评价或“审判”的机制会转化为对自我的约束和要求,并从而迫使我们主动遵循社会规范。

  从表面上看,评价性语词或评价性话语和自我约束以及遵循社会规范没有直接关联,但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man)等脑科学家发现,它们实际上都与大脑右半球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有关,被他人评价的感觉会转化为自我控制的意向,使得自我能够承担其社会责任。

  利伯曼认为,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思考自己的个性、信念和价值观与他人的关系,还能调动自控能力约束自己,从而追求更长远的目标。在他看来,人类的自我意识以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大脑右半球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为基础,它不完全是自我建构的,反而经常悄悄地将别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接入自己的心灵之中。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评价的时候,自我控制系统就会发挥作用,以便按照他人或群体的价值观行事。这样一套自我控制系统能够使我们更容易被别人或被群体接受、喜爱、尊重或认可。反言之,评价性语词的使用,有利于人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使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紧密地与社会对接,也就是说,与评价性语词的使用相关的自我控制系统实际上是我们参与社会过程中彼此进行道义计分的一套编码系统,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黏合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置于可以进行彼此评价和期待的公共空间之中,从而为一种更加有效的社会规范与道德义务提供持久有效的推动力。

  当然,评价性语词的使用并不总是能够达到合作、和谐或规范的效果,尤其是否定的、负面的评价,虽然也会带来正面的、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改善,但那些无理的指责,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也会撕裂人与人的感情,会离散人心瓦解家庭,还会破坏社会合作,甚至引起巨大的社会冲突和战争。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如果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制造麻烦和冲突,那么就要像法官做出法律裁决一样如履薄冰、严谨公正,慎重使用负面评价词。

(作者:刘松青,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