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8 21:24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6月08日 第01版 | 查看:2493次
本报记者 杨 仑 李丽云
通 讯 员 刘忠奎 实习生 王思聪
6月7日,拥有一校三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建校100周年校庆活动。
百年前,在奔涌的松花江畔,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中俄工业学校宣告成立,从此,这里成为工程师的摇篮;近70年前,被后人誉为“八百壮士”的青年师生以身许国,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奔赴东北,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句校训伴随着中国工业从一穷二白走到如今。建校百年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走出的30余万学子耕耘在工业、航天、国防等各个领域,不负国之重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薪火相传。
最实用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初次听闻哈工大校训,也许会有人觉得它缺少了一些哲思的光辉;但稍有了解,就会对这句校训肃然起敬。多年以来,这句校训也成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尺,也是哈工大人做人做事的准则。
为了满足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按照行业、企业工种设置专业,有些专业名称直接与工厂车间同名。只有那些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成就了哈工大“工程师摇篮”的美名。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俞大光院士,就因治学严谨、教学严厉而闻名全校。他任教的“电工基础”课被学生称为“老虎课”,有时全班竟没有一个人得到“优秀”,因为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还要能讲出道理来。
哈工大校长周玉院士曾撰文回忆,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整个班级只有3人及格。有人提出异议,教师重新批阅试卷后,将及格人数调整为2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让下了苦功的学生们形成方圆、做出成绩,才能成大器、好器、精器。
哈工大1965届毕业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母校的教育就是那句实实在在的话,‘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许党报国:八百壮士精神薪火相传
新中国成立之初,800多名青年师生从祖国各地汇聚东北边疆。哈工大的老一辈开拓者一路北上,把家安在了东北松花江上,把根扎在了太阳岛上,他们以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组建大兵团、开展大协作的气魄开创了“黄金时代”,锻造了百年品质,成为今天建设新百年哈工大的规格与功夫秘籍。
当年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仅有27.5岁。短短十余年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哈工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准备为本科生讲课,建设起了一个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祖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师+团队模式,在哈工大有着悠久的传统。百年校庆仪式上,学生代表苗悦发表了演讲。她是哈工大紫丁香微纳卫星团队的一员,这个由学生组成的团队,已经自主研制了多颗卫星,更为哈工大探索出了一种更好培养航天人才的方式。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跨专业、多团队攻关,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哈工大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50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它的总设计师和发射手孙家栋、胡世祥都出自哈工大。此外,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中国第一颗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世界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世界首次揭示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像这样的第一,哈工大还有许多。
老一代奠基了哈工大精神,新生代注入了新内涵,几代哈工大“八百壮士”的坚守,不仅为百年哈工大续添持续发展的动力,更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面向未来:理工强校、航天名校、世界一流大学
百年来,哈工大人才辈出。“两弹一星”元勋、国家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刘永坦院士,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等等……
建校百年历史里,哈工大为祖国培养了30余万优秀人才,他们或隐姓埋名,或执着耕耘,一生孜孜探索,只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百载光阴流转,不忘峥嵘岁月,风雨兼程。
站在新百年新长征路的新起点上,为了更好地砥砺奋进,重整行装再出发,牢记嘱托再赶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指出,哈工大人要以敢闯敢干、苦干实干、有旗必扛、有标必夺的精气神,瞄准拔尖人才培养、重大关键问题攻关、人才高地稳固三大改革攻坚任务,以闻令而动、领命先行、勇立潮头的姿态起好步、开好局、铺好路,在新时代展现主动出列、走在前列的哈工大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