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7 11:29 | 来源:百色新闻网 2013年04月15日 | 查看:4370次
麦琼方
在百色市中山二路电信局宿舍区,问麦琼方是谁,门卫可能不认识,可是,你说要找一个经常挑东西到山里面的女人,门卫就会认真地给你指引。
早从1979年开始,一根扁担两个编织袋,麦阿姨就行走在百色、河池深山里的瑶乡、壮寨,将收集的衣物、粮食送到孤寡老人手中,发现有失学儿童、孤儿,就千方百计资助他们,或直接接回百色与自己同吃住并送他们上学。
这些年,不知道她挑坏了多少条扁担,帮助过多少人,也忘记多少小孩来她家住过。"印象里,最多的时候,家里住了14个孩子;最多人吃饭的时候,7天煮了90斤大米。" 麦阿姨说。
她挑东西下乡的照片在百色本地网站流传之后,网友都亲切地称她为"扁担姐"。
如今她已57岁,爱人已去世,小孩也才开始工作,但除了自己独立资助的两姐妹外,她还继续帮扶4个孩子和8个孤寡老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可能增加。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她把爱心当成一生的牵挂,几十年不变?
莫名其妙成为瑶胞女儿
"找我女儿麦琼方!"
1982年的一天,两女一男3个头戴大圆帽的瑶族同胞来到百色地区医院(现在的百色市医院)。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没有听说小麦有这么个父母,但还是通知了麦琼方。
"我不认识你们!"一见面,当年心直口快的小麦开口就说。
"那你认识韦家延吗?"
"认识,我未婚!"麦琼方说。
"我儿子叫赵才旺,是韦家延的兄弟!"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妇女说。
韦家延在广州军区服役,麦琼方跑到百色军区打电话,证实了这个事情:赵才旺的母亲有病,当时耿直的韦家延就给赵才旺打包票:你父母就是我父母,我未婚妻、你姐在百色地区医院上班,有困难就去找她。
没有提前通知,赵才旺的父母和表妹就从田林利州瑶族乡来到百色找"女儿"。
安顿好赵才旺的父亲和表妹后,麦琼方带其母亲到地区医院检查治疗。
治好赵才旺母亲的病共花去了1000多元钱。"当时,我的工资才几十块钱,不过我在家最小,妈妈是打鱼有点钱,哥哥姐姐和医院的同事都帮忙,一年多时间,我们还清了这笔医疗费!"麦阿姨告诉记者。
赵才旺的父母回去之后,乡亲们都知道他们有个"女儿"在百色地区医院,一条村很多人就出来看病,一来二往,大家都熟络了,她就成了这些人的"女儿"。当时的田林利周瑶族乡十分偏僻,群众生活十分贫穷,麦琼方就在百色收集一些旧衣服、面条等东西去看望自己的"父母"。
在这里,他还资助一个孩子读大学,如今已经在桂林成家立业。
一声"妈妈!"重万斤
在巴马,有一对叫覃斯洁和覃疏桐的孤儿,妈妈、奶奶相继去世,爸爸之后下落不明,孤苦伶仃的两个孩子,投靠本身贫困的姨妈生活。
2007年,还差一个学期,覃斯洁就小学毕业,可是为了让妹妹能够上学,她带着对学校的无限眷恋,将身份证改成16岁,跟随表姐,踏上了南下的卧铺车。
大约在广东打了半年工,覃斯洁的姨妈打来电话:"你快回来,有好心人资助你读书了!"这个好心人就是麦琼方。
"没想到,我还能够重新回到学校!感谢妈妈!"
元宵前夕,在麦阿姨家里,记者见到了覃斯洁姐妹。如今,姐姐在重庆读中专,妹妹在巴马二中上初二。寒暑假,两个孩子就回百色居住,由其儿子教授一些电脑知识,而她们都亲切地叫麦阿姨做"妈妈"。
2007年,有一个叫哥满的巴马人来百色打工,租住麦琼方农场的房子,时常见她挑东西到偏远的村里去,觉得她是个好心人,就跟她提起村里的这对可怜的孤儿。
可是,麦阿姨当时的处境也艰难,丈夫已经去世,自己待岗在家,每月仅有生活补助150元,而小孩在桂林读大学,如何承担得起?不过,热心肠的她,还是去巴马。"看到疏桐蜡黄的脸,就觉得揪心,回来跟儿子商量,决定带她们回来。"
就这样,麦琼方将覃疏桐带回百色,送到八一希望小学读书,接着又把姐姐从广东叫回来,让其先在百色市医院食堂做了半年工,然后托人送到百色三中读书。
为了孩子,麦阿姨白天去给人洗完赚800元钱,晚上帮人守夜可以得700元。四口的开销,就靠这1650元钱过日子。"知道她的情况,我们都尊敬她,也从来没有见这么拼的人!"她曾帮守夜的老板如此评价麦阿姨。
两口木箱传递人间大爱
麦阿姨的事迹在小区和单位传开之后,很多人加入到资助贫困孩子的行列,除了她自己全额资助的两姐妹以外,这些热心人与她一起还帮扶4个学生和8个巴马的孤寡老人,他们每月定期将资助金转入孩子的账号。
"他们一向低调,不允许向资助者或社会透露信息,否则就终止资助,这些几年来,我们相互之间也守住这个秘密。"麦阿姨说,她在她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是说有一群好心人扶持你们,长大成材要懂得感恩。
在百色市中山二路电信局宿舍楼单车棚,麦阿姨放了两个大木箱,热心人悄悄地将油米、衣物等放进来,又悄悄地离开,她每个月就将这些衣服整理、消毒,分好尺寸,然后分批挑到山里面去。
年复一年,他们相互之间也都保持默契,也不去追问。这么多年,初略统计,她送到乡下去的衣服不下30000件。
今年,麦阿姨的母亲100岁了,行动不是很方便,于是就在一楼给住了一套房子,至此这几个爱心储物箱才从单车棚搬到一楼客厅。
成网络红人"惹得一身骚"
2012年大年降至,麦阿姨惦记着巴马的老人,一天在楼顶整理衣物准备送下去。儿子韦晶问她:"你要多少米,我帮你弄去!"
中午都没出门,能有什么名堂?
谁知道,韦晶则是通过"百色爱心QQ"群寻找帮助。
在爱心网友心怡的建议下,他们母子找到了百色团委。 一场" 乞讨百家米,养育状元娃"的募捐活动在百色森林广场进行,没多久就募集到1000斤大米。活动经过网络传播,奇瑞百色店老板自己找上门,愿意出车帮这些米和麦阿姨的物资运送到巴马去。
活动结束后,麦阿姨的"壮举"和经历更是在当地网上发酵,网友称其为"扁担姐"。随之而来,也开始有网友质疑:"作秀,那么多车运千把斤米,油费都不只!"、"小孩上学和孤寡老人有政府,你操什么心?"等等。
"我不懂上网,儿子告诉我这些事情之后,我一个晚上睡不着!"麦阿姨说,我一个老太婆,不图名不图利,就觉得自己能做这点事情,怎么了?就是贪这次便宜,热了一身骚!
2月10日下午,刚刚从郁闷中走出来,她又赶往巴马看望联系着的8个孤寡老人。"我再也不听什么网友了,做回我原来的样子,下车了,我自己挑进村就成了,轻省!"麦阿姨又恢复了乐呵呵的样子。
记者手记:
一个人,一条扁担两个编织袋,几十年不变,这是一种什么信念?记者一再探究。麦阿姨自己也说不上来,只是说:"第二次再下去的时候,这家的女人来说,你给我的衣服很合身;那家的女人来说,你给带来的衣服很暖和,我就特别高兴啦!忍不住又要下去!"不过,采访中,麦阿姨一直提到自己的妈妈,老人家100岁了,元宵节还穿着红色唐装看展演,在麦阿姨很小的时候就带她到街上给流浪汉理头发之类的。或许,爱是可以遗传?年前,她曾经资助的一个人打来电话:"我现在也在做慈善!"她十分欣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